【题解】
刘德新拜谒子贡祠时,高度赞赏子贡的历史功德,认为他的名望甚至超过卫武公。
【注释】
谒:yè, 拜见。
黎公祠:俗谓子贡祠,明弘治十二年(1499)知县刘台创建。张肯堂重修《浚县志》载:子贡祠“在南门内街东,知县赵建极重修。”之后多次重修。于五十年代末被拆除。黎公,子贡封号。
素王:孔子的别称。在古籍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孔子是麒麟的化身。《拾遗记》上记载:“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当时就有相者说:“夫子继殷汤,水德而素王。”意思是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上承殷汤,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是无冕之王。这个故事也是“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传说的由来。另说:汉朝人发现孔子的相貌很像汉朝的第一个皇帝刘邦的相貌,是皇帝脸,所以称之为素王,素王是虚龙假凤的意思。
奔走臣:侍臣。
六瑚四琏:《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敦(dūn)、瑚、琏、簋(guǐ)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器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rǔ
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译文:子贡问道:“先生看我端木赐怎么样呢?”孔子说:“你啊,像个器具。”子贡说:“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像个宗庙之中装粮食作为祭品的瑚琏。”
结驷:一车并驾四马。指乘驷马高车之显贵。
事鲁:从业于鲁地(山东)。
鲁叟:指孔子。因孔子为鲁国人。
封黎:指历史上对子贡的多次加封:唐玄宗封其为十哲之一,后追封黎侯。北宋则加封黎阳公,到了南宋又改封黎公。
黎人:指子贡。因子贡为黎阳人。
淇园句:名声显赫的卫武公已被人们淡忘。淇园原为卫国竹园,《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绿竹”即是以淇园之竹比兴,颂扬君子卫武公,千百年来,“淇奥”、“绿竹”、“淇园绿”、“淇竹”成了卫武公和有政德之人的代名词。淇园竹因人为和气候的变化等原因逐渐消失,卫武公的名气也渐渐淡化。
古木句:子贡在社会上仍然有很高的声望。古木,指孔子墓旁子贡亲手所植之楷树。孔子去世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3年,唯子贡守墓6载。其间,子贡将南方稀有珍木楷树,移植孔子墓旁,寄托对老师的一腔真情。楷树,木质坚而韧,树干挺而直,顶天立地,象征孔子为万世师表,天下楷模。拱,大树称“拱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后因称墓旁之木为拱木。泗滣,即“泗上”,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春秋时孔子在泗上讲学授徒,后常以“泗上”指学术之乡。泗,sì,水名,在中国山东省。滣,chún,古同“漘”,水边。《诗经·伐檀》:“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作者简介】
刘德新,字裕公,辽宁开原县人,生卒年不祥。刘德新生于官宦之家,科举不第,以父功为荫生。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任浚县知县,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调任淇县知县。康熙十四年(1675年)底又继任浚县知县。任浚县知县八年。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升任浙江金华府同知,后又任江西吉安、浙江温州及陕西直隶兴安知府。清嘉庆《浚县志·循政记》记载,刘德新“性清静,好黄老术,政暇辄披道士服”。在浚县任内,造县署,修县志,广施惠政,为民所爱戴。浚县大伾山的清代建筑群多为他所建。山上摩崖题字,多处可见“刘德新”字样。刘德新为浚县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间有很多关于刘知县的传说。大伾山上吕祖祠中尚有刘德新身穿官服的彩色画像。他主建的吕祖祠和八卦楼,成为浚县的标志性建筑。
附:原诗
谒黎公祠
曾作素王奔走臣,六瑚四琏擅名珍。
分庭能抗诸侯贵,结驷不骄处士贫。
事鲁只因从鲁叟,封黎原本是黎人。
淇园此日无余竹,古木犹然拱泗滣。
晚闻性道少文章,只把颜渊让一行。
货殖谁令班范白,游谈不信近苏张。
六年风雨庐洙水,千古蘋繁荐洙乡。
久读残篇殷向往,欣从古庙拜衣裳。
鹿台已逐海桑更,城阙犹留端木名。
先正风流河岳古,上公英爽日星明。
亭亭老树千云影,寂寂空山落雨声。
只为诗书承手泽,何人不结瓣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