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正值年少的小伙子,好马金鞍,徜徉淇上,尽情欣赏醉人的淇河风光:黄柳丝丝,杂花垂垂,阳阳高照,春光明媚,红妆美人,或依或卧……简直是一幅美轮美奂的淇水美景图。诗人以凝炼简洁的笔触,刻画出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惬意。从此诗中可窥见淇河在唐代的景色之美,以及唐代诗人心目中淇河的影响和地位。
【注释】
菀菀:wǎnwǎn,柔顺、美好貌。
蒙蒙:原意为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此指杂花繁茂。
红妆:美女。
春光迟:春天的阳光温暖、光线充足的样子。《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朱熹《集传》:“迟迟,日长而暄也。”
倚:yǐ,靠。
宁:岂。
傍:bàng,靠近,此指居住在淇河边。
騕褭:yāoniǎo,良马名。《淮南子·齐俗》:“夫待騕褭、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马”。褭,袅的异体字。“騕褭”,《英灵》作“腰袅”。
羁:马笼头。
【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开元15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大历时曾任盱眙(xūyí,县名,在江苏省西部)尉,一身仕宦很不得志,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常建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昌龄)、孟(浩然)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炼简洁的笔触,来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愤,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诗56首。
附:原诗
春词二首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