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作者是位抗金名将,民族英雄,生平喜为诗。其诗多记述行踪游迹,缅怀屈原﹑贾谊等的“忠义”风烈,寄寓讨贼复仇、忠君忧国的高尚情怀之作。《琅玕岩》一诗一脉相承,作者高度赞誉琅玕岩竹子的茂盛气势和珍奇贵重,
原因是他熟读过《诗经·淇奥》一诗,“谁从淇隈种岩阴”,说明作者对琅玕岩竹子华胄身世的谙悉,对
淇竹,对功德盖世的淇奥人卫武公崇敬有加,惺惺相惜,也说明作者自身所富有的君子品德、君子情怀。
【注释】
琅玕岩:为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位于七曲起点芙蓉滩的溪北之畔,沿溪耸立,层叠危峭,径极陡险。崖畔碧竹丛生,古人常喻竹为绿色的翡翠石——琅玕,故岩名也称“琅玕”。崖畔古有栏杆作为护翼,故又俗名栏杆岩。
玉府:泛指收藏宝物的府库。此喻琅玕岩的竹子——玉笋林。
铿锵:kēngqiāng,比喻竹子发出的声音有节奏而响亮。
“谁从”句:谁从淇奥移植竹子
到琅玕岩的北面。在作者看来,琅玕岩的竹子是竹子中的贵族——淇奥竹的后
裔,这就寓含着琅玕岩竹子身世的高贵和不平凡之意。淇隈,淇河弯曲的地方,也称“淇奥(yù,水岸弯曲处)”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竹
子生产繁育基地。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岩阴,岩北。
斑斓:灿烂多彩。
箨:tuò,竹笋上的皮。
“照水”句:长达几百寻茂密的竹林像云山烟海映照水中。极言竹子多而茂盛
壮观气势。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作者简介】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谥号忠定。祖籍邵武(今福建南平市下辖市)。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曾任北宋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他反对迁都,亲自督师征战,击退金兵。高宗即位拜为左相。李纲力主抗金,反对投降。主政仅75天,便被罢相。海南省潮音寺乃纪念宰相李纲的灵照堂,并树有一尊4.5米高李纲塑像。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赞誉他。南宋理学家朱熹、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也先后在福建邵武、福州创建李纲祠。李纲著作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梁溪先生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