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笔会第一卷
 


怎样看待马屁现象
  作者:宋建江        上传时间:  2007/5/8  

 

  前天,看到正义网博客榜首卜安淳教授的文章《我们为什么休假?》,同野认真拜读之后,感触颇深,这样回道:“你这个如果非常重要,中国人过洋节,简直是岂有此理,按照这个逻辑,西方人也该在清明、端午、中秋放七天长假了,但人家甩你中国个狗蛋。这就叫巴结人家,舔人家的屁股。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由是勾起了关于马屁的话题。

  马屁,自然不是人屁,人屁多数情况下会惹起开心的笑,况且说人屁代表内脏健康。那么拍马屁,自然也不能与拍人屁同日而语,拍人屁当然首先承认对方是“人”而不是牲口,况且除了同野在这里说到拍人屁,此前没有过这样的语汇。马屁也不是驴屁、狗屁,所以拍马屁还没有拍驴屁、拍狗屁那样糟糕。说谁放驴屁、放狗屁,是很坏的话头儿,没有人把那么坏的语气说成放马屁的。因此,拍马屁一词,处于贬义里面靠近褒义的地方。
  据一些马屁现象研究人士讲,“拍马屁”一词是从产马区流传起来的。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竟不管别人的马好与坏、强和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于是“拍马屁”一词便用来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的行为了。
  足见,拍马屁原本属于友好举动,就像人们见到对方的孩子都会说:真乖!所以,拍马屁没有那么糟糕的贬义。

  卜老的文章之所以让我想到了马屁,是由这些话引起的:“按古代中国的传统,休假主要是出于孝亲的需要。这与西方传统的休假不大相同。西方传统的休假最初是源于犹太教的安息日(Sabbath)。中国人一般不敬西方的神,但现代中国人与西方人一样星期日休假。”又谈到“五一节是国际工人阶级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掀起斗争运动的一个纪念日”,论证了现在的五一长假意义却相当的“经济化”。革命、劳动的本意几乎没人理睬。进而,卜教授认为,既然现在的五一“不为孝亲,不为敬神,亦不是为了弘扬革命精神和法治精神”,而是经济化了,那么就可以让“各个任职者皆有额外的较长时间的假期(如一年有一个月长休假或半个月长休假),且假期根据不妨碍工作的原则各人灵活享用,全国全年的旅游人数一定会更多。”

  同野作前面的回复之后,也许有着坏秉性的同野关于马屁的话有点尖刻了,使卜老有了进一步的触动,“百多年来,中华的精英们痛感于受欺于人、受制于人,总觉得中华民族斗不过西洋人,是祖宗文化的罪过,因而发奋西化,先是学日而德化,后是学俄而苏化,今是学美而英化,他们主观上不一定是同野君所说的巴结西人,但客观上是在尾随西人。学西式文明并不完全错,问题是中华的好东西不能丢。且学习西方主要不应学形式,应认识人家形式所含的实质,实质所涵的精神。批判扬弃中华传统中不妥当的东西亦不能仅视其形式,亦应该认识自家形式所含的实质,实质所涵的精神。劳动者(任职者)一年中需要一些身心的休整,这应当是基于人的身体和精神的需求,是维护人性的方式,涵有维护人权的精神。中国古人休假为孝亲,西方古人休假为敬神,我们今天虽都已不必学,但亦无须完全扬弃。今日西方制度中的任职者休假主要出于身心的休整,这应该是可学的东西。设节假为革命,放长假为经济,都不是基于人性和人权的考虑,离以人为本太远,亦不符合社会和谐的宗旨。”
  卜老以如此长篇言语回复同野,我作为后生,深感荣幸。荣幸之余,我也受到了进一步触动,于是想到下一点功夫,对如何看待马屁现象与诸君作个探讨。

  我参加工作之初,一度担任国有企业文书、办公室主任,十分惹眼,虽然我不曾坏谁的好事,不曾靠告密、陷人博得上司信任,赢得管理的良效,但有相当一些人认为我是拍马屁的结果,不是才学的过人。但我的位置,就属于天生的马屁位置,因此,当有人当面说我拍马屁的时候,我无法驳斥,只能反唇相讥:“你没有拍过马屁吗?你不拍马屁能够混到这份工作吗?!”
  如此下来,我对于拍马屁的贬义渐渐淡化了。倒是觉得,拍马屁真的很多时候对于那些庸人不辄是最好的进身之阶。从拍马屁原本友好的意蕴看,我们拍西方的马屁还是收效很大的。事实上,凡是善于拍马屁的,没有几个不沾光、受益的。王莽、袁世凯拍到了帝位;和绅拍到了一等公爵,权倾朝野等等。
  为什么我们会把讨好别人、学习别人、尾随别人,落了个坏结果,说成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呢?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只要没有拍到马蹄子,拍马屁还是有不错的时候。正面讲,国父孙中山从学习西医倡导西医,到学习共和倡导共和,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帝王统治,换了人间,这都是不容忽视的好处。 同样李大钊、陈独秀等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最终诞生了共产党,进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帝王统治的依恋,让华夏文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好处。如此等等,这些好处的得来,我们只能从拍马屁的本源含义来看待。
  因此,拍马屁没什么值得好笑的,也不必讥笑,在我看来,就是那些铁骨铮铮的英雄们,照样也是靠拍马屁赢得了身前身后名。文天祥、岳飞可谓大大的英雄了,他们如果不拍宋朝皇帝的马屁,怎能达到那样的身阶,又怎能有那样的权势、权威。关云长、张翼德要不是听说刘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绝对不会把三双手叠加在一起,那么关张两个也许不会成就后来的赫赫威名。
  可以说,凡是关乎名利之事,要显扬要富贵,无一不拍马屁。如果这个人不屑于名利,不屑于拍马屁,那就只好归隐山林,不入闹市,过着原始生活。然而有几个不需要功名利禄的,所以拍马屁还是没有那么坏的,关键是你不要拍到马蹄子上,那样就要坏菜了。同野说这话,其含义大家都能心领神会的,无须引经据典了。

  说起拍到马蹄子,就又回到了五一节以及相关问题上头,卜教授论及的让中国人过假要有中国人自己的主意,是十分中肯的。中国人拍西方的马屁,沾了很多光,受了很多益,但是不能因为沾光受益就忘乎所以,以为别人那“马屁”撒出的矢花也是好的,竟至于把自己的好东西也忘得一干二净。那样的情形就属于“拍到马蹄子”了。比如,13亿中国人最少8亿不懂圣诞节,一些人却瞎起哄也过圣诞节。体系完备、治病救人很管用的中医,因为孙文学的西医提倡西医就被高等学府挂起来了,一直挂了很多年,竟至于闹“非典”差一点儿不采用。中国的清明节为了祭祖,端午节纪念屈原,中秋节为了团圆,有这么好的由头,是绝佳的凝聚人心的活动,作为治理、管理中国的大佬们居然熟视无睹,反倒要把中国人根本不懂的洋节拿来,咿咿呀呀,摇头晃脑,跟着洋人屁颠儿屁颠儿,让洋人们都觉得中国人没劲,没骨头。凡此种种,不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是什么?!
  所以,马屁现象并不都是坏事情,要一分为二,要辨证思维。关键是要掌握拍马屁的力道,既不能轻轻挠一下,不声不响,达不到效果。也不能死命拍下去,把马屁拍痛了,迟早闹出笑话,直到被马一脚揣翻在地,甚至于丢掉了自己的鲜活,危及卿卿性命。

 

   
       
 

《淇县之窗》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栏目主持人:宋建江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