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个人文集 - 朱莉娅 -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朱莉娅  加入时间:2008-12-7 12:01:56

     她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尽管她深知自己是个渺小的人,从事着近乎卑微的职业。这种反差并未让她感到杞人忧天式的荒唐。

今晚,自从她站在熟悉的讲台上,面对一张张陌生的家长的面庞。她便被一种强烈的局促和痛苦所掌控。往日的自信不见了,老练不见了,神采不见了,乐观不见了。

她说:“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很心虚,不仅仅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很多家长无论从社会地位、人生阅历还是知识能力上都比我强得多,更因为我一直记得一位名师说过的话,她说,家长把最珍爱的宝贝送到我们手里,我们何德何能啊……”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而这一份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或许正是她痛苦的根源。“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不然,我何以这么痛苦不安?她想起《皇帝的新装》里虚伪的大臣、官员和昏庸的皇帝看到空织布机时的惶恐,不由用他们的话叩问自己的良知。

她事先准备好了讲话的稿子,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演讲或者朗诵是她的强项,可如今她是这么不自在,她几乎不敢触碰家长们如芒在刺的目光——她知道这来自于她想象的夸张,可信心的垮塌彻底摧毁了她昔日目光中如炬的热情和力量。不过,她的无奈和窘迫怕是家长们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吧。

这些家长们啊,对于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对于现行教育对孩子一生命运的影响,对于自己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又知道多少呢?很多时候,他们空有着迷茫的期望,这期望却不能转换成孩子上进的力量。

她感到自己是那么软弱无助,甚至没有勇气和能力继续维持一份淡定和从容。为什么要这么悲观?没有人站出来说5.12大地震是他的责任,也不需要这样一个承担罪过的人。

她哭了,面对静静的听她讲话的家长,她毫无防备的哭了,她在准备讲话稿的时候没有准备这可能突发的一项。她在说一个孩子的转变:那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到了初中,发展得极不理想。她多次找他耐心攀谈,她在他日记本上写下长长的批语。她抓住他的闪光点鼓励他,她指出他的不足批评他,一切无济于事。伴之而来的却是孩子心理状态的恶化,他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了,在家里得到的是斥责冷落,在学校得到的是老师的冷眼同学的轻视。他上课说话、做手工、画画,堕落得不可救药。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来到老师办公室,递给她一沓稿纸,说是自己写的小说。她看了以后很激动,那三篇小说,虽然稚嫩,但有情节,有人物,有他真切的人生体验,有他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遣词造句也比较准确。她觉得这出自一个八年级学生之手太难得了。她看到了促使孩子思想转变、点亮孩子前程的星星之光。

后来,她表扬了他,那孩子说我就是觉得题目起得都不合适,她笑着说我已经把题目都给你改了呢。那天下午,孩子又送来一篇小说,说是趁中午时间写的,还说他想写一本自己的小说集。那天,英语老师对她说,这孩子这两天的英语作业写得特别认真啊。

在作文课上,她让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了他的四篇小说,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她还专门找来了录音机和话筒。最后,她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只要心中有美好的梦想,就一定有实现的希望。全班同学都为那孩子梦想的实现热烈的鼓掌加油!

一天下午,上课前,那孩子来到她办公室,捧着一个用纸折叠的漏斗,漏斗里装满了粉笔头。他说:“老师,这是我今天中午在教室里捡的,都是同学们扔的。”还没有说到这里,她就哭了,或许很没出息,让家长们也觉得莫名其妙。她哭了,因为被孩子的善良所感动,被孩子对班集体的爱和责任感所感动。她哭了,因为这是一个曾经让她恨铁不成钢的孩子,现在却这么可爱。她哭了,因为她知道,唤醒一个孩子沉睡的上进心,激发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的愿望太艰难了。她哭了,因为这孩子以前欠下了太多的功课,他能补得上吗?她能保证这孩子成才成功吗?她哭了,她也不是单单为这一个孩子而哭,并没有人真正理解她为什么哭了。

她不是家长的大救星,不是孩子的救世主。可是10点了,还是有人围着她,谈着自己家孩子的情况。她内心的痛苦一点也没有减少。

在静静的夜里,眼泪也无法稀释深沉的痛苦和无助,她想或许她根本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她想她迟早要患上抑郁症了,她想……这些念头近乎歇斯底里……尽管她知道,没有人站出来说5.12大地震是他的责任,也不需要这样一个承担罪过的人。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