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夏伟田 - 童年往事系列之十五——表演节目
童年往事系列之十五——表演节目
作者:夏伟田  加入时间:2009-5-14 9:20:00  索引号:夏伟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判运动一茬接着一茬,一波高过一波。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文艺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要为阶级斗争服务,要为政治服务,各学校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只要不是地主、富农成份的有些表演才能的都能参加宣传队。
      当时,表演的主要形式有:快板书、天津快板、三句半、唱歌、相声、戏剧、短剧(类似小品)等。表演的主要内容有:革命样板戏歌曲选段、革命斗争故事、批林彪、批孔老二(孔丘),批周公、批克己复礼、批宋江等。演出的主要地点有:学校、农村戏台、打麦场、田间地头。
四乙班的夏熙富极有表演才能,在批投降派宋江一出戏里,扮演李逵,豪气冲天,威风凛凛,要坚持斗争到底,誓死不投降朝廷,夺过招安书,撕得粉碎,大板斧一挥,“替天行道”大旗倒地,高喊道:“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毒酒发作,英雄死在投降派手里。四乙班的夏熙富演的太精彩了。
      我们四甲班也不甘落后,苗秀连老师便请求夏熙贞老师给予帮助,编个好剧目。夏熙贞老师,个子不高,貌无奇特,声音细轻,语不惊人,为人处事,从不张扬,淡泊平实,不尚虚华。此人多才多艺,吹拉弹奏、敲锣打鼓样样在行;编写剧本、填词谱曲行家里手;登台演出、唱念做打也像模像样。人称小关汉卿。这夏老师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把《论语》上樊迟问稼的一段改编为孔老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老农都不如的故事。把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加以演义,俩小孩把孔子问得张口结舌,无以应对。这孔老夫子连太阳是早起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都不知道,也解释不出为何早晨太阳大而凉,中午小而热的道理,呆头笨脑,还算什么先生,还称什么先知先觉。把我们的大圣人着实讽刺了一番。剧本写的很好。
      苗老师挑选演员时,看到我胖乎乎的,便让我演学生樊迟和小孩,夏熙飞下巴稍尖,就让他演孔老二。这是我第一次加入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个短剧,就像今天的小品,我和夏熙飞排演特别带劲,在第五生产小队打麦场西侧进行挑选赛中一举成功,被选为参加高村公社六片联合汇演剧目。
      汇演地点在石佛寺大队西头路南的戏台上,那天台下观众特别多,人山人海,场面宏大。第一个节目是小屯学校选送的节目快板书,记得几句台词是:“孔老二,贼林彪,一个葫芦两个瓢……”后面的节目有夏熙彬的诗朗诵《革命形势无限好》,内容是:“东风劲吹红旗飘,革命形势无限好!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是莺歌燕舞,捷报像雪片一样飞来,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喜……”还有阿英唱的《心红胆壮志如钢》,阿明唱的《打虎上山》,大屯学校合唱的《泰山顶上一青松》,靳庄学校演出的批林批孔三句半等,终于轮到我们演出《樊迟问稼》了,这次我俩都穿着戏装,所谓戏装就是穿了一件斜襟上衣,一件大腰宽裤,束一条大布腰带。夏熙飞的戏装还比我多了一顶瓜皮帽。演出快要结束时,我气愤地说:“你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何称先生。”我猛一转身,用手指一点,把“孔老二”的瓜皮帽戳到戏台上,半圆的西瓜皮帽滚到了台下,引起了观众一阵大笑。我没有谢幕就跑到了后台。
       演出非常成功,心中美滋滋的。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