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三根头发 - 蔬菜西施
蔬菜西施
作者:三根头发  加入时间:2010-7-5 11:01:56  

   他俩双双下岗了,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必须干点什么,否则,坐吃山空,原先攒的几个钱就会一挥而去,现在的钱不值钱啊!
   他俩能干点什么呢?男人是一个很本分的人,老实巴交的,不善言语,闷声不响地干个直趟活倒还可以,但大都是体力活,挣不了几个钱。她左思右想:卖菜吧?或许能行,自家临着路,地理位置好,不需找门面房,并且这里的住家户也不少,一定能行!
   说干就干,她弄了两块予制板一架,旁边放了一张破方桌,趁着路边的两棵槐树搭了一个遮阳篷,选了一个吉日,就开张了。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菜摊推出各种各样的,红红绿绿的时令菜满足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她个子不高,短发齐耳,略显清瘦,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女人却把那个菜摊经营得有条不紊;也只有她站在菜摊后面,用她那很有亲和力的女中音招呼、应酬来往顾客时,才显出女人特有的成熟、稳重、利落和精干。
  “你要点什么?”她在招呼第一个客人时,扭过头对第二个人说:“你想要什么,拿一个袋先捡吧。”第一个客人把捡好的黄瓜往电子称上一放:“来,我要两块钱的。”随着手指的按动,数字停在两块壹上,“多一毛,算两块吧!”那个客人感激不尽,笑喜喜的提着黄瓜走了。就这样,人来人往,空手而来,满手而去------。
   这边一对中年夫妇在犹豫不定,“想买点啥菜?”她过去问道。女主人笑了:“还不知道吃啥饭,一时也想不起买啥菜好。”“这好办,先买点肉,有肉好做饭,吃米、吃面条都行,然后看饭买菜。”在场的人都笑了。接着是买肉、买菜满载而去,皆大欢喜。
  “来,给我称几个西红柿,再加两根黄瓜,今天中午我想吃面条。”一个中年男子说道。“是啊,今天天有点热,拍个黄瓜,吊张鸡蛋饼,捣点蒜汁,吃个过水面条也挺利口的。”她边给人家称边附和。出口的话轻轻松松,色、香、味俱全,使人觉得馋涎欲滴的西红柿、黄瓜丝,鸡蛋饼、浓浓的蒜汁,津道的冷面条就在眼前,即使胃口不好的人听了这番话也心神往之。
   菜摊支起了她的家,在菜摊后面她也得到了生活的乐趣,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有些人也看出了个中的商机,在她的菜摊附近,又有一家疏菜超市开业了,规模比她大,品种比她的多,兼营双汇肉,大用鸡及各种调味品。但不知什么原因,却总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记得有一天,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中午下班回家,顺路拐进了疏菜超市,里面的人也不少。我挑了两颗苞菜往电子称上一放,数字显示出两块肆毛叁。女老板随手把一个没人要的小苞头菜装到袋里:“拿两块半吧!”我随即把那个搭头拿出来:“这个还能吃吗?无所谓,就按两块半算吧!”“你再给我称五毛钱的青椒吧。正好配一整数,给你三块钱。”我说道。她随手抓了几个放到称上,一看不够,又抓了两个扔到上面,数子跳到五毛五,她拿出一个不够,放上去又多了,我赶紧把头扭过去不看她,她以为我没看见,拿出一个扔到大堆上,胡乱地打包一系:“好了,反正你不吃亏!”买了两种菜,都没有得够数,反而还得称人家的情,作为一个男人也不好意思因几分钱去和她论理,只好闷闷不乐的提着菜走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光顾过那个超市。慢慢地,那个超市还没有出大满月,就挂出了“此房转让”的免战牌。
   再看路边的那个菜摊依然顺风顺水,人来人往,不同的是,女主人进菜的人力三轮已换成了机动三轮。她那低低的,柔和的,富有磁性的女中音依旧不绝于耳,绕梁千日------。
   看似简单的小本生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的,其中的奥妙在于:前者是用心经营的,后者是用钱经营的。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