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杜永沛 - 小岩沟
小岩沟
作者:杜永沛  加入时间:2011-10-10 9:01:13  

       小岩沟位于庙口镇西北十五里的深山中,属于庙口镇一个行政村,据《河南省淇县标准地名册》记,小岩沟居住76户人家, 290口人,拥有耕地602亩。

      由庙口镇西北行不远,进入山区,西行三四里,有小山村名田沟,穿田沟村西北行,沥青路片片剥剥,仄陡难行。山崇岭峻,石危岩峭,似无路可走,忽然,一条隧道出现,隧道宽约五米,长四百余米,高五六米。进入隧道,只觉得阴森幽暗,寒气逼人。地面凸凹,积水打脚,洞顶漏水滴答。隧道中间有几处弯折,行入深处,前方无光,后面无明,仿佛堕入地狱,令人憷然生畏。待磕磕绊绊走出隧道,豁然开朗,山岚之中,有小村若隐若显,宛如世外桃源,即为小岩沟。

      小岩沟四面环山,中间为一狭长谷地,村庄坐落于谷地中央宽阔处。南、东、西三面山岭高而陡,北面山岭较为平缓,一条曲折的河道穿村向北。翻过东岭,可到北大李庄;翻过西山,可到黄洞乡柳林村;沿着蜿蜒坎坷的山道北行,则可到东恶鱼沟;顺河道北行,能到西恶鱼沟。

田地里,稀稀落落的农民,或赶着骡马、或开着手扶拖拉机犁地耙地;或挑着担子,把收获的玉米、花生运回家去。山坡上,几群牛羊悠然地吃草,牧羊人坐在石块上,听着播放器放出的音乐,不时站起身子,甩一声响鞭,高声吆喝调皮的羊羔。

村中,方石块砌成的房子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无所谓街道,院落与院落之间,有弯曲的胡同相通,走着走着,就来到某家的院子。在一棵嶙峋的黄楝籽下,遇到一个清理羊圈的年轻人,和他攀谈起来。他用浓重山里口音告诉我,村里自古只有两姓人,一王姓,一秦姓,无杂姓。过去村里有三四百口人,现在只剩下四五十口人了,都是老人小孩年轻人,年轻人都到山外成了家。村里吃水不困难,村南头有一眼一百多米的深井泵,家家安有自来水。村里有一小学,后来没学生了,学校就撤了,现有几个小孩子,都在县城私立学校上学,有车接送,一个月回家一次。村南有一个石材厂,这里的石材质量好,宜开采,但不好往外运。村南那个山洞是六十年代末开的,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才打通。村里的地很多,产玉米、小麦、谷子、花生、红薯、棉花、绿豆,山上还产柿子、核桃、花椒。这里的特产是小米,米粒大,又香又粘,非常好吃,经常有山外的人来这里买小米。

走出小岩村北行,但见山坡上茂密的黄背草铺天盖地,满眼金黄,秋风吹过,沙啦有声,苍凉寂寥,宛若塞外大草原,。

小岩沟风景是原生态的,没有添加人工色素、香料、味精、鸡精、防腐剂。

来小岩沟游玩,宜独行,且宜骑车或步行;食物宜带馒头、大饼、水。如此方能体验到过隧道时产生的惊秫;体验到饥饿状态下,坐在青石块上,饱餐传统的、简单的食物的香甜与快感;体验到肉体疲惫状况下,伸展四肢,平躺蓝天、白云之下,野草之上的舒坦和惬意;体验到置身荒山野岭,远离现代文明的宁静与本真。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