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周晓峰 - 做 好 事
做 好 事
作者:周晓峰  加入时间:2012-2-25 19:15:17  

                                 做 好 事
                                                      周晓峰
    记得小的时候爱做好事,比如帮助大人干点家务,大人往往夸奖说:“嘿!乖孩子真行”。有时帮老师做点工作,老师总是拍拍我的脑袋说:“行了,把东西放那去上课吧,真是个好学生”! 许多好事虽然主要是在家长或老师的的鼓励下才去做的,未必是自然而然的去做好事,但是时间久了,帮助别人做一些举手之劳,得到一些称赞和信任,便感觉到了一种做好事的愉悦。
    后来慢慢长大了,虽然懂得了个人的利益,也有了与人竞争的功利观念,但仍然没有放弃去做那些对人有益对己无害并且是举手之劳的好事。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有很多义务劳动(或叫差事)需要人办,因为我总是有求必应,积极去做,所以学校交给我去办的事也比较多。有同学说:“咱在这三天两后晌的,给他干那做啥”!我总是笑一笑自干自的,并不为所动。
    参加工作后依然如此。我曾经在供销社工作过很短一段时间,后调任乡政府工作。有几次我路上遇到供销社的同事拉着沉重货物上坡,我总是下车帮忙推车。有同事说:“哎呀!当官了,还没有忘了弟兄呀”!
   在乡里,我负责计划生育工作。一次,一位妇女到卫生院做引产手术,但因严重的炎症医生不敢做。他的丈夫他便找到我,希望我帮忙做做工作。经向医生了解,医生说,这样的情况,国家规定乡级卫生院是不能处理的。见此,我动员他们上县医院!但这对夫妻还是不想到县医院,原因一是路远不方便,二是没带多少钱。我果断的说:车和钱我帮你想办法。我立即在路边拦了一辆货车,让患者坐进驾驶室,我和她的丈夫爬上货车车厢上。在县医院,医生经检查后认为,炎症比较严重,暂不能做手术,需要一边住院观察,一边输液消炎,待机再确定下步治疗方案。没办法,只好住院。那时还实行粮票供给制,没有粮票连饭也吃不成。于是,我从家里拿来了一些粮票和钱,帮他们办了住院和就餐手续。
    第二天,我到医院去看他们,那位丈夫对我说:“住院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我想还是回家借点钱,麻烦你替我招呼一下,我今天回去,明天就来”。我说:“你去吧,抓紧回来”。就这样,我每天上午去医院看护那位妇女输液,而那位丈夫一回去就是十多天。期间,那位妇女因严重的感染而自然流产,医院随机做了紧急处理。处理后她的身体非常虚弱,不能自理。那些天我每天天不明就赶到医院,晚上一直到她休息了我才回家。病情严重的那几天,她不能吃医院里的饭,我爱人就做一些甜面汤给他送去。等到她丈夫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准备出院了。当时,我爱人还不无埋怨的对我说:“我生孩子的时候,你也没有这样照顾过我”。
    后来,我又被调到县直机关工作。机关的衙门作风,不要说老百姓多有微词,即便是我这样的乡干部到县城办事,也是深有同感。记得有一次我到县某机关找一位并不很大的官员办事,这位官员经常下乡,我也接待过多次。每次就餐我都是安排伙房专门另外加菜专做,有时人手不便我还要亲自端到桌前。我想这次领导派我来找他办事,事办不办不敢说,总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接待一下吧!谁知,来到他的办公室,他正在与人下象棋,感觉到有人进来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我急忙说:“X长,我们的书记让我来找你说个事”!只见他“嗯”了一声就又继续下棋。我无奈,只好坐在他的身边等着。哪知道,他下了一盘又一盘,直到天快黑了,我不免很有些气愤,心想算了,干脆回去得了。想罢起身要走,他见我要走,不免随意问了一句:“有事”?我说:“没事”。起身离开了耽误我一晌的地方。
    有的人,自己找人办事的时候被人冷落,愤愤不平。而当有一天别人找他办事的时候,他却照章办事,一样高高在上,带理不理的。记得有一次,有人来找我的一位同事办事,本来很简单的应该办的事,他就是找理由不办,那人无奈地走了。我不由得心生疑惑,便问他:“这事怪复杂么”!他说:“不复杂,很简单”。我问:“既然很简单,给人家办了不行了,让人家来回跑啥哩”?他说:“你不知道,人家谁来办事不拿盒烟,舍不得整盒抽出一支让让也行啊,咱都恁低搭,连根烟都混不上”。我不免有些愕然:“你不是不吸烟么”?“我吸不吸是我的事,他该拿不拿那就是他的毛病”,他这样回答,我听了以后感到无言以对。
    我始终认为,来办事的人,特别是农村人,跑一趟城里不容易,且对办事的程序往往不明就里,再加上各机关及下设的各处室都会增设一些大大小小的门槛,让人如入云里雾里。我在基层时经常跑上边,深知办事的不易。进机关后我想,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一定不这样做。对于来找我办事的,能办的,想方设法积极去办,不能办的,也有个积极耐心的态度。有时我会亲自领着来访者楼上楼下到有关科室以提高效率。这时有人会问我:这是你的亲戚?我也不多解释,只是含混的哼一声或点一下头。一次,一位同事开玩笑的说:“你看你经常帮人跑上跑下办事的这些人,男的哪个也不像有本事的人,女的也不是什么漂亮女孩,值吗”!我也不过多解释,只是笑笑而已,我心中自有自己的做法和习惯。
    我这样做或许仅仅是一种本性而已,并不认为自己多么高尚。但有一次,一件小事却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使我对做好事帮助人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
    近年来,许多机关为了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提出了一个首问负责制。其实,我平时就是这样做的。上班时假如我遇到来机关办事的人,特别是那些东张西望不知所措的农村人,我会主动问询:“你找谁、有什么事情”?然后,为他们指引办事的方位。
这次,遇到的是一位农村妇女,她在楼梯里东张西望,见谁都想问询,看看大家都目不斜视的从自己面前走过,却欲言又止。于是,我便主动问道:“你有事?”女人抖抖索索从衣袋里拿出一张纸来说:“我来办这个手续,人家说需要领导签字,我也不知道找谁,你看看,这个字该找谁签”?我一看条子,知道需要主要领导签字,我把她领到领导门前,听见领导房间里有许多人正在说事,就说:“里面正在开会,你就在这个门口等着,等散会了,你进去就行了”。说完,我就去忙我的了。
    时值中午,我下班走到楼梯口时,见到那位妇女还在那站着,我很惊奇:“你怎么还在这,领导没有给你签字吗”?她说:“不是,是屋里出出进进一直有人,我也没好意思进去”。我随手去敲领导的门,里面已经空无一人。我只好说:“已经下班了呀,只好下午再来了。”又说:“你先去外面吃个饭,找个地方休息会,下午三点钟上班你再来吧。”女人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我也就下班走了。
    下午三点,当我上班时见那妇女依然站在原处,一脸的疲惫。我说:“来了,中午吃点饭没有”?谁知,我这一随意的询问,那女人竟像受了委屈似的哽咽起来,眼泪扑簌扑簌的掉了下来。我立刻明白了,这个老实巴交的山里妇女根本就没有出门,更没有吃什么饭,足足在这里等了三个钟头。这时,只见领导的房门已开。我对他说:“领导来了,你快去办吧”!但是,这女人见总是有人进出,有人在说事,便有些迟疑。见状,我只好说:“拿来吧,我去给你办”。说罢,拿过条子进了领导房间。从拿条子到签完字送到那女人手中,连半分钟都不到。我想这事到此算结束了,谁知,那女人接过条子却一再表示千恩万谢,又说什么可碰见了好人,还说自己是什么乡什么村的,家里男人叫什么,让我有空一定到他家去看看等等,好像我帮了多大忙似的。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我感到:能帮没有能耐的人一些举手之劳,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安慰呀。
    其实,不仅是在单位,我在社会和朋友之间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谁,无论通过什么渠道,只要找到我,我都会尽力而为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一生热爱文化,自己编写收集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想把它出书,苦于无人编辑整理。原来我与之并不相识。也是一个朋友向他介绍,说我有点文字能力,特别是还有点热心肠。老先生果然来找我了。看在朋友介绍的面子上,特别是老先生八十多岁依然孜孜不倦著书立说的精神把我感动了。我答应下来,利用工作之余帮他整理编辑一下。这几十万字,光是电脑打字输入,就需要很大的功夫。老先生几次要给我点表示,都被我拒绝了。期间,老先生的一些朋友因为出书、续家谱等也来找我帮忙电脑输入等,我也尽力而为之。
    好人难当,许多人都这么说。在我的观念中,我并不是要当什么好人,也不希图别人的夸奖和报酬,只是想着能解决问题就好。有些事碰到面前了,如果力所能及或举手之劳或依据法律和道德认为自己有这个义务,也不免努力一下。有一些闲言碎语我也并不在意,但有时这些闲言是来自几十年的老朋友老伙计,不免让人有些烦恼。其实,对这些老朋友、老伙计我也是一样对待,也曾经为他们或多或少的尽力而为的做过一些或许不值一提的好事。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卖弄什么,只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确实困惑了。那些自己心理阴暗却总用阴暗心理推测别人的人让我真的有点不能接受了。
    有一位知青朋友,家在外地。丈夫去世,下岗在家,还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孩子,平时没有稳定的收入,但是对老知青们的聚会活动却有着难得的热情,尽管家境困难,每次参加时还要拿出份子钱。去年春天,这位知青因患较为严重的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也是一位外地知青向我发出询问,能不能发动我们的知青朋友来一次募捐,帮助一下她,如果可以,因为他们都不在淇县,想委托我办理此事。我想,可以试一下吧。怎么募捐呢?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我想,总得让人自愿捐吧。
    在我的心目中,我是非常讨厌勉强人的,曾经一个保险公司的老总来找我,让我加盟,还说给我特殊的职位和待遇。我说:“跑保险有点像传销,是个勉强人的事,我做不来”。
    那么,怎么让人募捐呢?我曾想过把各位知青召集到一起说一下这个事,又觉得有勉强别人之感。到时候有想捐有不想捐的,想捐的道也无所谓,报个数拿个钱就行了,不想捐的也许会难为情和尴尬的。后来我想还是发个信息吧,接到信息,想捐的就捐,不想捐的也不至于在众人面前难堪。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应该是很尊重人的了。
    不错,信息发出后有一部分知青积极响应,加上还有并非知青的朋友的资助,共募捐了两万余元,为那位知青做心脏手术帮了大忙。
    但是,就这么一个异常简单的活动,在我们知青之间竟然也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捐过钱的知青什么都没说,而那些不曾捐钱的人却无端的散步了许许多多的流言蜚语。什么方法不对了,此事应该如何如何处理;什么光发个信息就让人家捐钱,连句话也没有,我们就恁低搭?什么她应该去参加医保、她应该去找自家的亲人帮忙、还有人说我:“他为什么帮她的忙,肯定跟她有关系”。唉呀!我真是要呼呜呼哀哉了!我们之所以为她捐款,一是知青,二是患有严重的疾病,三是确实困难,至于什么方法、什么低搭、什么有关系呀,这些问题重要吗?在东北,有一个专门的知青救助网,哪个知青需要救助,只是在网上发个消息就行了,各人自愿捐助。其实,捐不捐钱完全是自己的权力,何必非要给自己找个伤人不利己的理由呢?还在那里操心费事的分析谁可能捐,谁可能不捐,谁捐多少钱,无聊呀!
    在上海电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中,有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法国人对一堆中国人说:“你们都在指责一个做好事的中国人,说他的方式不对,说他的动机不纯,难道他伤害谁了吗?如果是我,我愿意做一个这样的人”。看来这样的事到处都有,无怪乎有人说中国虽然缺少运动员,但绝不缺少裁判员,中国或许缺少实干家,但绝不缺少能当总理的人。
    通过这件事以后,我真的不想做好事了。但是又一想,不做好事,心情就愉快吗?答案是不一定。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对于做好事,你可以不作为,但不要要求别人太完美。

                                                            二O一二年二月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