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余慧峰 - 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
作者:余慧峰  加入时间:2012-4-23 16:20:59  

         

  小时候,看场电影是很件奢侈的事儿,得遇到有喜事的人家办事才行,比如张家要娶媳妇、王家生了个胖小子、李家的小子考上了大学!一旦谁家要放电影,用不着宣传,那消息就会像旋风一样瞬间席卷了小村的犄角旮旯,继而辐射到三里五庄。
  到了傍晚,骑着自行车的放影员刚一进村,就被小孩儿们给盯上了,看看装着影片的铁箱子,瞅瞅神秘莫测的放影机,嘁嘁喳喳,闹个不停。放电影要找个空旷的地儿,要容得下人,而且得有合适的拴电影布的树木,没有的话,就得现挖坑现栽桩。等到长方或正方形的电影布扯好,大大的音箱固定好,放电影的桌子支好,小孩儿们就着了慌,一溜烟似地回了家,胡乱扒拉两口饭,就又重新簇拥在电影布前耍起了欢儿。再停一会儿,忙了一天的大人们就露了面,扛着板凳,携着椅子,雨后春笋般这一堆、那一股陆续冒了出来。等到一条条蜿蜒的小溪汇聚在一起时,露天的电影场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们,或站、或坐、或蹲、或倚,层层聚拢在电影机的前后左右,说的、笑的、闹的、叫的,乱作一团。有时来的人多了,电影布前面没有了合适的位置,后面也会站不少人(虽然画面左右是反的)。乱归乱,待到放影员支起机器、拉灭电灯之时,场内的动静就会消失大半。
  由于不是在电影院,画面要想匀称地投放于幕布上,还需要现场调试。放影员上下左右移动机器调光之际,顽皮的小孩儿就会伸出双手置于放影机射出的光线中,在幕布上弄出些千奇百怪的造型。用不了多长时间,放影员就调好了光线、挂上了影片,等到那一束带着色彩与图像、伴着声音与故事的神奇光线射出之时,场内彻底安静下来,声息皆无,只剩下两个轮子的放影机在慢慢转动。
  那时,要放电影一般会放两场,一场以武为主,或武打、或枪战,一场以文为主,或生活、或戏曲,《少林寺》、《地道战》、《朝阳沟》、《咱们的牛百岁》就是那时的经典篇目。如果是村委会有事放电影的话,中间还会放一个为时不长的加演片,用以布置或宣传某项工作,村支书也会趁机哼哼哈哈地讲那么一会儿话。一部影片往往不是一盘带子就能演完,熟练的放影员没等大家反映过来,就换下了旧的装上了新的,故事衔接也较为流畅。生疏的放影员就不行了,得拉开灯慢慢换,有时装上了新的,一放,故事跑得太远,还得倒倒带重新放。好在大伙儿并不介意,能看电影的喜悦远远抵消了这种不快,一个个目不转睛,深陷其中,随着电影情节的起伏忽悲忽喜、忽怒忽躁。
  最影响大家看电影情绪的有两点。一是天,正看着,天变了,电影布扭着身子、鼓着肚子、跳起了舞,画面也就跟着变了形。当然一般的情况不会驱散大伙,只要能凑合看,放电影的、看电影的都不会散场,记得那年给爷爷办三周年,放《木棉袈裟》,漫天飞舞的雪花硬没撵跑一个人。二是电,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停电常有发生,没办法,有条件的赶紧拉来发电机发电,没条件的只有催问电管所耐心等待了,停电的时间短了没事,人们嘻哈一阵接着看,长了就会一片愤懑、胡乱口伐了,但只要有希望,大部分人都会坚持到底。有的人即使回家睡了,也保持着高度警惕,一来电就会爬起来、折回来、接着看。
  现在的日子幸福多了,坐在家,嗑着瓜子,喝着开水,就能把电影看,不担心天,不操心电,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儿。就象吃惯了地摊,在家做同样的饭,但总没有在街口热腾腾、乱糟糟的饭肆里,浇点辣椒,来瓣大蒜,吃起来那么爽快。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