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三卷》
个人文集 - 杜永沛 - 七里堡学修书院
七里堡学修书院
作者:杜永沛  加入时间:2013-1-19 9:06:30  

七里堡学修书院

 

   七里堡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距今四千多年前,已经有人在这里居住。一九七九年,在村西农田里,发现了代表龙山时期文化和商代时期文化陶片、残石器、兽骨以及鼎、鬲、盆、罐等大量文物,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堡地理位置优越。南距朝歌古城不七里,村名即由此而得,古代贯穿南北的交通动脉——官道,紧傍村东而过,通南北二京,交通十分便利。

 

   孔子在55岁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他最先来到了卫国,相对其它国家,卫国对孔子最好,所以孔子在卫国呆的时间最长,先后两次来卫国,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孔子在卫国期间,曾带弟子来到七里堡村,在村中讲学,传授他的思想,教化百姓。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朝初年,清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明令禁止私创书院,在各省城、府、州、县相继设置官办书院。乾隆帝即位不久就颁布谕旨,积极诱导、鼓励官民士庶兴建书院,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朝廷对书院的控制。

 

劳经武,举人出身,浙江钱塘人,乾隆六年至乾隆十三年在淇县当知县。他重视教育,在张近村建有斐书院,高村村南建淇澳书院,县城西门内建乐莫书院。因七里堡村曾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且村庄规模大,人口多,村民富裕,乾隆八年,劳经武责成七里堡村富绅杜丹修建学修书院。

 

  七里堡村东原建有三教堂,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后倾圮。明崇祯年间重修。杜丹经与族人商议,决定把三教堂改建为书院。改建需要大量银两,本着有钱出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杜丹发动七里堡村民捐献银两、粮食、木材,出义工。同时,三教堂住持也四处化募,香客纷纷募捐,建书院的钱物很快凑齐,随即开工改建。经时两年多,于乾隆九年仲夏,书院竣工。

 

 学修书院占地一千三百平米,坐北朝南,两进院落。院墙为青砖砌成,高约八尺,内墙面粉有白灰泥,墙顶为青砖勾出重檐,古朴厚重。临街为钟楼,阔三间,高约两丈,青砖平顶,正中有大门,门上有青石门额。门额长一点五米,高50厘米,厚十五厘米。上凹刻 “学修书院”四个行楷大字。门额右边凹刻小字“大清乾隆乙未”,左凹刻“仲夏吉旦立”。字为知县劳经武亲书。正门两旁各有一个圆形木格窗。

 

 从钟楼大门进入,有砖墁甬道,宽约三尺,直通过堂。过堂阔三间,进深丈余,蓝砖青瓦。穿过过堂,即到正殿。正殿台基高三尺,殿高一丈五尺,东西五间,进深两丈有余,飞檐兽脊。建筑格式为明二暗三,即殿两端两间凸出,中间三间凹进,形成明柱走廊。明柱为正方形青石,表面光滑细腻,上面镌刻有楹联,上联为“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沫土”,下联为“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 落款是“后学刘汉文沐手书敬题”。字体为正楷,端重大方。这副对联赞孔子富民和教民的赫赫圣人言论世代盛传于之乡,他老人家带着车马弟子游卫国时的言谈举止和岸然神态给乡人留下深深的印象。大殿前墙下部为青砖实墙,上部为镂空木隔墙。殿内距后墙两米处有立柱支撑大梁。立柱之间,用镂空木墙隔出神台,设有神龛,上面供奉有孔子塑像及木刻牌位。地面用方砖铺墁。正殿两侧,各有三间陪房,为青砖瓦房,屋深丈余,方格木窗。

 

 整个书院,布局规整,钟楼、过堂、正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考究。据老一辈子人传,上世纪四十年代,书院尚建筑完好,院内古柏森森,环境幽美。

 

为维持书院伙食开销,知县劳经武为书院划拨菜园一亩,位于书院东墙外,菜园旁边植有杏树,含杏坛之意,上世纪七十年代,尚有一株高大的老杏树存在。划拨学田五十亩,学田位于书院东侧,官道东边,因其地势较高,村里人称之为庙台地,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书院建成后,成了周边县府读书人研读四书五经,迎接科举考试的场所。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这里,读书作文,切磋学问。另外,这里还设了私塾,村里家道殷实的人家,聘请了饱学之士,当私塾先生,把子弟送到这里,读书习字。

 

   受圣贤遗风影响,得书院之便利,七里堡多出读书人。从书院建成后统计,七里堡杜氏家族出修职郎一人,文林郎三人,进士一人,另有贡生五人,太学生五人,廪生、增生二十余人。

 

   民国年间,学修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民国二十二年,县督学曾来这里视察,并在钟楼门前的照壁上题写“读书振家声”五个大字。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此处成立淇县第五完小,设置新课程,课程有修身、文法、历史、美术等。学制为初年级四年,高年级两年。周围村庄赵构、吴寨、崔庄等村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日本投降后,1946年,成立太和乡第一堡国民小学,当时,有教师一人,学生22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七里堡村小,招收本村儿童,当时村里的夜校、扫盲班也设在此处。正殿、陪房、过堂成为教室,而钟楼则为教师的办公室。1976年之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学校增设了初中班。因学校规模扩大,再加上旧房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村里将大殿、陪房、过堂、钟楼拆除,在原址上盖起红砖红瓦新房,建成一座新学校。

 

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又将红砖瓦房拆除,把校园面积扩大,重新规划,建起砖混结构教室,拉起红砖院墙,修了新大门。新学校建成后,一些热心的香客,通过与学校协商,学校在原大殿的位置,专门留出一间,作为先师孔圣庙。庙中供有孔子像,保存有学修书院门额,大殿石柱楹联。石柱一根完整,另一根已经断为两截,所幸楹联字迹尚清晰完整。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