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坛《淇园笔会第四卷》

文坛常客 - 李文杰 - 第二记 资料网罗(淇县“无耳朵狮子”考察记 )
第二记 资料网罗(淇县“无耳朵狮子”考察记 )
作者:李文杰  加入时间:2016-6-4 9:21:56

         一、网络搜索
    我对石狮的了解几乎为零,于是赶紧上网搜查资料。百度“无耳朵狮子”,找到三篇文章,正是介绍淇县“无耳朵狮子”,其内容和介绍牌上的内容几乎一样,故无法解答我的疑问。接着百度“石狮子”,学到很多知识,如中国本没有狮子,汉朝由外国传入,然而这些知识同样不能解答我的疑问。接下来查找知网等学术网站,相关资料让我对石狮子有了进一步了解,如石狮子的图像渊源,形象特征流变,文化寓意等,但仍然不能解我迷惑。
    看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石狮的图片,想知道其他石狮是否都雕刻有耳朵,如果其他狮子也存在不雕刻耳朵的现象,那么“无耳朵狮子”的无耳也就不足为奇了。此类资料相当丰富,从南狮到北狮,从古代到现代,从桥头狮子到陵墓狮子。
我没把隋唐以前的石狮图片作为观察重点,因为它们和“无耳朵狮子”年代相差太远。隋唐以前石狮,以非真实化、甚至神化和幻化的形式出现,它们可能有翅有翼,可能似虎似狮,可能有卷云纹和火焰云等神瑞装饰。这些特点在江苏南京南朝梁鄱忠烈王墓道旁的石狮身上可见一斑,见图3:


        

        图3[1]南京南朝梁鄱忠烈王墓道的石狮 

    形成这样的石狮形象也很好理解:一是因为当时人们鲜有机会见到外国进贡而来的狮子,石匠多靠想象或他人描述进行雕刻;二是源于中国人“重写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我也没把近现代以及当代的石狮图片作为观察重点。近代中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石雕这种不直接关乎民族命运的艺术作品已没有了精益求精的精力和动力。解放后人们首先解决的问题是“米”而非“茶”,后来遭遇十年文化浩劫,石雕作品不被削头断足已属有幸,更别说较以前技胜一筹,艺高一等了。目前,石狮雕刻也加入机器大生产行列,机器生产的只能是批量产品而不可能是艺术精品。
我仔细地观察着唐宋明清的石狮图片,能够看出大多数石狮的耳朵,它们有的呈圆形,有的尖尖犹如牛角,有的大如蒲扇,有的仅有一块凸起或凹入充作耳朵。然而有些石狮我却不能辨别出它们的耳朵,原因之一是图片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效果不利于对石狮耳朵的观察,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人相关知识储备不足。如北京卢沟桥上的一只狮子,我就不敢断言它是否有耳朵,见图4:

图4[3]北京卢沟桥狮子之一 
       看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一条颠之不破的真理,下一步我决定走出网络,运用人类学的“田野法”进行研究。


        二、走进淇县文物旅游管理局
    “无耳朵狮子”的管理权归属于淇县文化旅游管理局,要想得到相关资料和专业支持,到该局去一趟势在必行。2015年7月27日下午将近六点,我站在了淇县文化旅游管理局大院内。本次造访并无任何前期准备,于是迅速调集脑细胞,进行临时规划:下班时间马上到,碰到开门的办公室就进,权当撞大运!突然听到楼上有说话声,我循声而去,看见二楼一间开着门的办公室内一位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在打电话。我敲门进去,说明目的。男子非常随和热情,马上从抽屉内找到两本书并帮我查阅,可惜书中没有“无耳朵狮子”的信息,他建议找燕主席交流。
   “燕昭安主席吗?燕主席写了好多书,那么厉害的人,愿意和我这个无名小辈说话吗?”我问。
   “那倒不一定,文化交流嘛,燕主席肯定愿意。”男子鼓励说。他还提议我去找文物管理所王小运所长聊聊。
   我们的谈话一再被打断,看来他公务繁忙,我必须赶快离开,只是离开之前我得弄清他的身份,总不能得到了帮助还不知人家是谁吧。我问:“您是……”
   “这是局长办公室。”
   “哦!您贵姓?”
   “我姓刑。”
   原来是刑局长!
   看来今天运气不错,一来就撞上了局长。
   按照刑局长的建议,我又找到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员王小运。知道我来意后,已经准备下班(此时已经六点半了)接孩子的王所长重新坐下,并打开了空调。
   “王所长,您能告诉我无耳朵狮子的有关事情吗?”我来了一个狮子大开口,问了一个极其宽泛的问题。
   “这对狮子原在南关村关帝庙,1984年移到摘心台公园。”王所长面对一个无边无际的问题,介绍了石狮的来源。
    “哦,王所长,您认为这对狮子为什么没耳朵呢?”我继续问。
   “因工匠疏忽,忘记了雕刻耳朵。”
   “这样的说法来自哪里呢?”
   “口耳相传,老一代传下来的。”
   “您能不能为我提供记录无耳朵狮子的资料呢?”
   “告诉你,这方面就没什么资料,淇县出了一本《南关索古》,上面也是这样写的,因工匠疏忽而致。其他没什么资料,有的话我肯定知道。”
   “那您相信这样的解释吗?”我不依不饶。
   王所长思考片刻,悠悠地回答:“说实话我也不太相信。”
   “那您有什么看法?”
   王所长语重心长:“你可以展开想象,石狮雕刻时间是明末,或许雕刻者怀才不遇,或许他对社会不满,他不想听到社会的杂音。”
   “您的意思是雕刻者想表达‘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含义?”
   “史料上没有记载狮子为什么没有雕刻耳朵,所以你就有想象空间了。”
   “您见过的石狮都雕有耳朵吗?”
   “是的。”
   “我怎么看网上的石狮子有的也没耳朵呢?”
   “或许因为耳朵有点小,有时不容易被发现吧。公园里还有几对狮子,我带你去看看吧。”
   本来计划下班后接孩子的王所长,竟推迟了接孩子的时间,带我到摘心台公园看了“无耳朵狮子”和三人祠门口的石狮。谢谢您,王所长!
此行收获满满的,了解到很多“无耳朵狮子”的信息,向真相迈近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原本并不相识的邢培生局长和王小运所长给予我热情的帮助,心里暖暖的!


        三、 考察小结
    1.了解到无耳朵狮子的来源:原是淇县南关村关帝庙的镇庙之宝,1984年移至淇县摘心台公园。
    2.了解到石狮雕刻的基本常识。
    3. 据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员王小运所述:“工匠疏忽导致狮子无耳的说法是人们口耳相传的。”王所长本人对该说法持否定态度,并展开想象,认为雕刻者可能有一定的目的和寓意。
 
--------------------------------------------------------------------------------
 
    [1]此图来源:http://news.chiculture.net/article/38/5312.html
    [2]李芝岗.中国石狮雕刻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05),第41页.

 



 


《朝歌文坛》淇园笔会 由《淇县之窗---淇县热线》主办 栏目主持人: 朱莉娅 策划设计: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hnjulia@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