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胫河今昔 折胫河今昔

河南省《朝歌文汇第一卷》 今天是:
    朝歌文汇 (一卷) 2009-2021    
说古论今 - 折胫河今昔
折胫河今昔
 
作者:淇河晨报记者 苗苗  加入时间:2015-4-8 20:28:07  qxsjj  

如今的折胫河早已断流,成了一条污水沟,你可知道——
曾经的折胫河“水源充足,可灌田数千亩”

 

2015-04-03 00:46:19

 

  折胫河淇县城区段如今已成了污水沟 晨报记者 赵永强 摄


淇河晨报记者 苗苗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折胫河古称肥泉、澳水、泉源水,又称阳河、勺金河、太和泉水,河中曾生长着五彩鳞片的小鱼,相传当年殷纣王曾在此折胫验髓。这条流经淇县城南的古老河流如今早已断流,折胫河沿岸的居民至今仍在心底惦念着这条曾经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的河流。

 

折胫河之名

源于折胫验髓的传说

 

折胫河之名源于殷纣王折胫验髓的传说。传说中,妲己想看看老人和小孩儿的骨髓有什么区别,蛊惑殷纣王将过河的一老一少二人的腿砍断验髓,后人因此把这条河易名为折胫河。

折胫河虽然只是一条全长不足20公里的小河,却在许多史书中均有记载。我国古代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泉水》诗中所咏“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指此河。

北魏晚期郦道元所作的《水经注》中,也有关于折胫河的记载,书中称之为肥泉。

东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谓之澳水。《一统志》称之为阳河。就连马可波罗所著的《寰宇记》中也有关于折胫河的记载。

据清光绪时期的《淇县舆地图说》记载,当年的折胫河水源充足,可灌田数千亩。”由此可知,这条小河给沿岸居民曾带来不少福祉。

 

给沿岸居民心中

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淇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折胫河有两个源头,一处源自卫都街道办事处泉头村的泉眼,另一处源自金牛岭水库,水库的一条暗流流至淇县城南与泉水交汇,流至北阳镇水屯村西南3公里处,汇入思德河。

4月1日,记者来到卫都街道办事处泉头村,找到了折胫河的源头,数十年前村民们在源头周围修了堤,防止水流太大影响生活。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没有必要了,因为这个源头现在一点儿水都没有了。

提起家门口的这条河,承载了不少村民美好的回忆,“俺妞今年27岁啦,她小时候我还在河边给她洗尿布呢。”一位村民说,几十年前,这里泉眼多得很,在河边随便一刨,就是一个泉眼。最大的泉眼能有一米见方,泉水源源不断地从里边往外涌。相传此处就是传说中殷纣王的饮马池。

今年60岁的张金生告诉记者,他家就在这饮马池旁,小时候他最爱在这河里玩,洗澡游泳、捉鱼抓虾,折胫河留给他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到了冬天,这里的泉水从不上冻,冒着热气,附近其他村的人都来这儿游泳。有人干活手冷了,就把手伸进河水里暖和一会儿。”

据年龄较长的村民说,在饮马池附近,河面最宽时能有一百多米呢。

折胫河流经淇县城南,数十年前,县城的不少居民会专程来这里玩耍。“那时候河水很清,水里有一种拇指大小的五色鱼,身上的鳞有五种颜色,非常漂亮。”一淇县居民告诉记者。

 

折胫河早已断流

成了一条污水沟

 

泉头村的村民告诉记者:“源头没水约有二十多年了。”说起没水的原因,村民们表示或与周边的工厂有关,那些工厂打了深水井后,泉水就越来越少了,直至如今一点儿水都没有了。

淇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证实了村民们的这一说法,工厂打了深水井后,地下水系统呈漏斗状,水都汇集到了深井中,泉眼自然就没水了。

折胫河的另一个源头在金牛岭水库,淇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牛岭水库早已经没有水了,自然不会再有水注入折胫河。

4月1日,记者来到淇县县城折胫桥下,曾承载着沿岸居民美好回忆的折胫河里只有灰色的污水,有居民表示,这是附近企业排出的污水,折胫河已经断流很久了,目前成了工厂排污的臭水沟。

折胫河能否回到当年的模样,淇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准备对淇县境内的河流进行整治,人们有希望再次见到碧波荡漾的折胫河。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