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古灵山景区的梨树坡上,是一清幽的去处。上山的游客都喜欢到这里静思遐想,感受自然的赋予。
与好友到灵山采风,也被这满眼的绿色、满坡的荫凉所吸引。坐在树荫下的石桌前小憩,陶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疲惫、烦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随之而来的,我想要从这清新和静谧中寻找新的发现。忽然,一阵箫声从耳边掠过,并紧紧揪住了我的心扉。那箫声委婉、悠扬,如梦如幻,这是我在古灵山第一次听到美妙动听的箫声。
寻声望去,枝繁叶茂的梨树下,一位老人在专注的吹着箫。老人头戴白色休闲帽,目光安详,神态专注,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阅历和故事。如果不是那一双青筋暴跳的手在长长的箫管上灵活的运动,我想那一定是一尊绝美的雕塑。我对音乐极其敏感,无比神往,悄悄地走过去,静静地在老人身边聆听,一点儿也不敢惊扰他。
老人专注地吹着箫,箫声为梨树坡平添了灵性与活力。走来走去的游客或伫立凝望,或坐下静听。老人吹的曲子很多,《牡丹之歌》昭示着祖国的富贵和繁荣,《珊瑚颂》给你送来了精神和力量,《地道战》又将你的思绪带到了那难忘的岁月。我喜欢这样的氛围,也喜欢这样的老人,在老人的箫声中,我寻找着人生的真谛,理解着生活的意义。
几支曲子之后,老人作短暂的休息。我寻幽探胜似的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今年六十七了,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到地方后在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工作过。这支箫已陪伴老人整整五十年了。老人说,这支箫,在战争年代,为战士们送去过慰籍,为乡亲们送去过欢乐。在和平年代,为朝夕相处的同事送去过喜悦,为幸福美满的家庭送去过温馨。所以,几十年了,人走到哪,箫跟到哪,从未分离过!就连老伴也是因这箫声跟了自己一辈子!老人越说越兴奋,沉醉在一种难以表述的愉悦和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我渐渐地读懂了老人对箫情有独钟的原由了。那箫声传扬着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态度,也是老人沧桑之后的心境,我对老人肃然起敬了。老人说着说着,又情不自禁地吹起了那支箫。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冠,将一束束光线投射下来,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碎影。箫声犹如清风掠过耳畔,宛若花香沁人肺腑。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默默地望着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完全沉浸在箫声中。她从这箫声中感悟到的又是什么呢?……
作为凡夫俗子,我对生活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但我的那颗心却始终不能平静,我在解读来自古灵山梨花坡的天籁之音……
(原载《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