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朝歌文苑》网
     

 
剧本 - 《戏 魂》

《戏 魂》

 
作者:周在楼 孙居志  加入时间:2016-7-25 13:50:16

编剧:周在楼

(淇县版)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郝街五调腔剧团试用剧本

(孙居志整理)

    创作大纲

     一、创作原因

    我之所以要创作现代戏《戏魂》,源于我对家乡戏剧的热爱。50多年来,我一直参与郝街村五调腔剧团的工作,来承恩是当地剧团的师傅,他生前让我帮他立了一块感谢政府、乡亲们的仁义碑,当时剧团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

    30年后的今天,在戏剧走向低谷,五调腔面临绝迹的尴尬情况下,政府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唤醒了这个无人不唱戏的郝街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郝街村的五调腔剧团来承恩的弟子张平安、周在楼、孙桂花等人,克服重重困难,重办五调腔剧团,并成功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魂》主要以来承恩老师坎坷一生为主线,从戏徒、戏子、戏窝、戏碑到戏魂,展示出一代梨园弟子德艺双馨的执着追求以及今人对文化戏剧工作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从我的童年时代开始,来承恩老师就是我的戏剧启蒙老师,他的德艺双馨、正直做人、爱戏如命、执着追求,对弟子们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来承恩1919年出生于内黄,弟兄六人,因家境贫寒他九岁拜张平欣为师学戏,十二岁唱响河北、河南。十八岁掌班带领剧团四方演出,成为河南河北一代的戏剧名人。抗日

   战争爆发,日本人看了剧团的演出,指名道姓提出来要来承恩夫妻二人到日本军营演堂戏,为拒绝演出,两人同喝了禁药耳聋水,嗓子发不出声音,没法唱戏,日本人大怒,放火烧杀剧团,剧团解体,演员流离失所。后在安阳、新乡一代,他带着老婆、孩子靠传艺谋生。1949年,经戏友介绍,到淇县郝街村安家落户,组办郝街村五调腔剧团(简称捞窝)。接着,淇县仙谈岗村,汲县道光村、马营村的村民也拜其为师学艺。安阳、新乡、汤阴、浚县等地剧团艺人也投靠他联班演戏。

    来承恩老师戏路宽阔,经其传授的大型剧目达60多部。他不但任师傅,还出演各种行当,培养出周围弟子数百人,曾带领郝街五调腔剧团与延津的两夹弦、浚县的大平调、滑县的大乐戏等剧团对台演出,多次受到政府嘉奖。淇县《县志》、《文化志》都有记载,其传奇的戏剧人生被后人津津乐道。

    上世纪80年代,戏剧走向低谷,来承恩无处可投、无戏可演,整天赶着几只羊闷闷不乐、默默自语:难道这五调腔就算拉倒了!一天他把弟子叫到跟前,要在郝街村立一块仁义戏碑,众弟子立即响应,周在楼为“仁义碑”撰文,儿子周鸣祥为“仁义碑”书写刻石,一块记录当年演戏盛况和感恩社会的戏碑立在了郝街村。后来村里修路,戏碑搬来挪去,弟子们为保护仁义戏碑,将其安放在来承恩门前的大梨树下,天长日久,在剧团上台演出的人都要把名字刻在戏碑上,以求护佑和慰藉。过春节时,多少家的小孩子都要来这

 “开脸”,以求成人长大。谁家娶媳妇唱大戏,也都要到戏碑前烧香拜戏碑,以求祥和吉利。

    在考察、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这块仁义碑引起了省市县有关领导、专家的重视,纷纷拍照、拓片、录像、参观,他们说这不仅仅是一块仁义戏碑,更凝聚着多少人的戏魂,是申报非遗的有力佐证。2001年,他的弟子在三十年不唱五调腔的今天,克服没有人才、没有资金、没有场地的种种困难,重组五调腔剧团,学习来承恩保留剧目10多回在社会上多场演出,并向省文化厅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梨园弟子再创辉煌的勇气决心和牺牲个人、服务社会的精神品格。

   二、剧情概要

    该剧本按照“三一律”标准,时间集中在省市县领导考察戏碑的2011年6月1日上午,地点集中在来承恩的仁义戏碑前,主线不离戏,主题反映戏剧艺人的艰难生涯、执着追求、爱国为民的传统和后人传承创新、牺牲个人、服务社会的品格。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序幕:

   通过报幕词的方式,交待剧目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报幕员:

   在豫北,有一条唯一没被污染的河流叫淇河。

请点击观看原文:剧本:戏魂



 

 
     


《朝歌文苑》网 由淇县作家协会主办     主持人:陈青梅    电话 13783928068    电子邮箱: qxzxzgwy@126.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淇县之窗》   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   公安备案41062202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