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


     淇县作家协会《朝歌文苑》网   
守护

 
时间:2020-6-29 13:54:58  作者:吕文英 编辑:陈青梅 

 

             ——记淇县高村镇抗疫勇士孙永庆、肖树强

 
     “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本着最少接触的原则,要固定两个人每天入户测体温、问情况、消毒。孙永庆、肖树强,你们能不能干好?”淇县高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郑重地问。
     “能!”
     “能!”
      孙永庆、肖树强毫不犹豫地表了态。
时间:2020年1月24日中午,农历大年三十。
地点:鹤壁市淇县高村镇肖屯村。
前几天还感觉离我们那么遥远的新冠疫情,没想到突然之间就降临身边!
钟南山武汉调研后,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封城。长年在武汉务工的45岁的肖屯村民张某,于封城之前自驾车自武汉返乡,23日中午回到家中,下午即入住淇县人民医院,经过县、市两级一系列的检测,1月24日上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成为鹤壁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肖屯村封村。大喇叭里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信息,原本沉浸在节日的热闹喜庆中的大街小巷,顿时空荡寂静、悄无人迹……
      当然,比起隔离病房中直面生死的医生护士,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每天两次面对面的测体温算不得什么危险,但要说没有风险那简直是瞎说。这几天,从网上经常可以了解到武汉疫情的严重情况,谁不怕自己被感染?谁又不怕再通过自己传染给家里人呢!但是,对于身为党员的卫生院副院长孙永庆和已向组织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肖屯村卫生室医生肖树强,这是神圣的职责、使命所在,在这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紧要关头,他们要做人民大众的坚强守护者,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午饭后,来不及片刻歇息,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首先对包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张某家属在内的肖屯村全部自湖北(武汉)返乡人员30余人进行建档立卡,首测体温,迅速将居家隔离工作摸清了底数、理好了头绪。
晚上九点半,孙永庆结束工作回单位。肖屯村头通向外面的路已被土堆严严地堵住,几名村干部裹着厚厚的大衣,在除夕之夜的冷风中坚守。
回到卫生院,冯院长对他说:“回家去拿几件换洗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做好长期住站的准备吧,近期就不要回家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他很清楚,一旦密切接触者发病,发生聚集性疫情,往好的方面想,要隔离首先就得隔离他和树强;往坏的方面想,哎,不可想象啊!决不能把危险再带给同事和家人!
      大年初一早上,孙永庆给父母磕过头,拿起母亲为自己准备好的换洗衣服,匆匆上路了。
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沿途的村庄,除了家家门上新贴的红春联和门口新挂的红灯笼外,再也找不到热闹喜庆的元素了,清冷的空气中,随处传来各村的大喇叭播放的疫情防控信息:严禁拜年走动、严禁聚餐聚会……各个路口都设置了防控卡点,禁止人们来回走动。加上各地医疗队连夜组织,大批医护工作者迅速向武汉集结增援的消息,他心里不禁暗暗点赞:中国人真识大局,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力真强大!
遵照院长安排,他和树强穿上防护服,开始与张某家庭的9口人(其中有密切接触史者4人),开始了长达十数天的面对面接触。
他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孙永庆负责每天背着喷雾器对张某家庭的环境消毒,肖树强负责给他们测量体温。为了准确地了解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他们没用那种能快速测温的测温枪,而是用水银温度计耐心地测量,每次仅测体温一项工作,就需跟患者家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半小时左右。
      尽管他们冒着风险在工作,但刚开始,还是得不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张某家属一是埋怨他们不该泄露他们家的大量信息,二是因对新冠肺炎不了解,他们全家人陷入巨大的担惊、恐惧中,沮丧、怨恨、绝望等负面情绪笼罩着整个家庭。孙永庆、肖树强二人耐心地给他们做解释、疏导,说,向社会公布的那些信息是疫情防控必须的,同时鼓励他们振作精神,直面眼前的困难和坎坷,相信党和政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日复一日的关怀、照料,促膝的谈心、拉家长,孙永庆、肖树强不断用行动感化着这家人。为了解决他家的做饭问题,他俩还费尽周折,帮他家安装了燃气炉。几天下来,患者家属慢慢没有了抵触情绪,张某的妻子还主动加了孙永庆的微信(肖树强是本村的,双方很熟悉)。
      隔离的第五天,他们为患者家属测量体温时,张某的爱人问孙永庆:“求你个事儿好吗?下次来的时候能不能给俺捎些吃的、用的东西?”
孙永庆说:“不用说‘求’,需要帮忙尽管说。”第二天就给他们捎来了水果、点心、桶装水及张某八个月的外孙女需要的婴儿纸尿裤。张某女儿又说:“俺孩子的作业本没有了,再来时给俺捎几个来好吗?”孙永庆说:“中!”
可是,经过高村镇区时,街道两旁家家掩门闭户,两家卖生活必须品的超市虽然开着门,也是门可罗雀,无人光顾,哪里能买到作业本!望着鼠年春节期间空荡荡的街道、空荡荡的马路,孙永庆伏在方向盘上,好想哭——为国家蒙受的这场灾难,为千千万万个家庭遭遇的不幸……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