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星期六。天气晴好。
清早9点,与妻一道骑行清凉庵。去之前,只知道该庵位于尖山西北一个叫碾子沟的地方,相传为殷纣王避暑之处。
平时,到朝阳寺多一点。朝阳寺与清凉庵隔山相望,有山路相通。因寺全部建在半山腰上,如挂如悬,故又称悬空寺。这里背风向阳,冬天奇暖,淇县县志记载为“殷故宫”,是殷纣王冬天取暖的地方。
如果步行,可选择过朝阳寺翻山到清凉庵。这里的糊涂面条非常有名,每天都会有很多善家自发过来吃糊涂面条。若是骑车,也可直达。
约半个小时,我们便穿过县城,沿工业路,来到灵湖。这里有一交叉路口。往右便是古灵山,往左通往清凉庵。此时,路面开始抬高,骑行越发困难,很多路段只能推车前行。再过半个小时,才进入碾子沟。
沟里绿树匝地,野花喷奇,鸟语如歌,红尘已经隔断。时有松鼠挡道,针刺拦腰,但并无大碍,只是车如巨石,腿如灌铁,越走越觉力气不抵。
前不久还听人说,清凉庵还有一个景点叫王莽洞,因为位于高山之上,且并无路可攀,很少有人进入过。有到过的把其描述成仙宫玉苑,很是诱人胃口。因此,一面走,一而还向一旁探望着,希望能找到王莽洞的蛛丝马迹。不曾想真的在荆棘掩映之下,发现一条曲曲弯弯的小道。我想一定是通往王莽洞的道路。停下车来,观望半天,并不能看到洞口,而妻已经脚痛,所以探洞的心思便打住不说了。
两边的山势呈嵯峨之状,有的山峰如簇,有的山峰如花,有的山崖如门,有的山崖如瀑,风景如画,再难喻尽。此时圣儒石越发清晰,惟妙惟肖。而人们传说的开叉黄瓜,此刻来看,倒像是太上老君。忽然妻说,你往上瞧,那不是一尊佛吗?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看,果不其然,巍峨高大,面目慈祥,非鬼斧神工不能造化。
我揉了揉眼睛,还是不敢相信,便拿出相机拉近来看,镜头中的佛像愈加清晰,阿弥陀佛,我真的要五体投地了。
在一座山上,竟同时发现了圣儒石、老君岩和佛祖峰,三大教主排列成行,面朝东南,俯瞰众生,这不是天下奇观吗?我的眼睛有点润湿,三教峰呀,多么伟大的名字!
清凉庵坐落在一天然莲花座上,周边六大洞穴环拱,自古就是佛教圣地。在庵内,我找到两块古碑,一块是康熙年间的,叫“鸿恩碑”,根据《鸿恩碑记》的记载,清凉庵的前身观音堂曾有庙田47亩,主持海阔于康熙初年入山修行后在已成废墟的观音堂遗址上创建了清凉庵,并通过募化将庙田扩大到72亩。为使清凉庵免遭观音堂被地痞恶棍侵占后变成废墟的厄运,海阔向康熙皇帝申请执照,以求得朝廷的保护。
清朝年间乃至民国时期,淇县一带的庙宇和庙田被侵占的情况时常发生,有些庙宇中僧尼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今年76岁的碾子沟自然村村民赵琨说,他小时候就亲眼看到过村西边灵山上的两个和尚被人活活打死。
获得康熙皇帝恩准的执照后,清凉庵住持海阔立碑为记,碑文在铭记康熙鸿恩的同时也告诫地痞恶棍——众僧在清凉庵焚香和修行是受朝廷保护的。
除鸿恩碑外,清凉庵还遗存有数块古碑,它们记载着清凉庵历次修建的情况以及重要人物在清凉庵的事迹。一块雍正六年(1728年)的《重修清凉庵记》还对清凉庵的自然风光进行了描述:“太行居淇之右腋,距郭之半舍,有峰峙起,翘翘然堆螺髻于烟云,竖锥峰于碧落。山行六七里,迄逦而南,渐觉丘壑迥秀,林木畅茂,清流涌于丹崖,翠柏拂于峭壁,檐楣耸峙,而殿貌邃严者俗名碾子沟,即今所谓清凉庵也……山水名胜不减蓬莱”。
古人虽未留下关于清凉庵大佛的文字,但清凉庵和她周边的人民不是早就得到大佛的保佑了吗?清凉庵发现天然大佛实乃淇县文化史上一大盛事,她预示着淇县的明天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