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个人文集 ---谷慧勇文集:我看淇县旅游

 
  主页 目录 作者介绍 后记 封面封底 留言评论  
     
 

 

云梦天坑怎么才能做出名堂?

 

 

在云梦山鬼谷清溪的中段,有一神奇的自然地质奇观,那就是天坑溶洞

此天坑又不象一般的天坑,不是仅仅的塌陷,而是一座山体的淘空,有人又称“天井”,可以“坐井观天”,半腰上还有一“人”字形门,能够破门而入。

此天坑足有一个篮球场大,进入之中,如瓮盖顶,要不是头顶通亮,真不知会有什么感觉。

更为神奇的是,天坑四壁上还有很多人造符号,如“七星图”、“阴阳鱼”等,隐隐透出原始智慧活动的印迹。

如果光有天坑还不足为叹,在天坑的正下面,还发现一条地下暗河。暗河的首段是溶洞,后段是地下河,从能够进到的溶洞来看,钟乳石、石笋、石柱、石盘等一应俱全,灯光一照,犹如地下宫殿,神话中的世界。

这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还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虽经开发商进行了初步整理,但由于定位不准确,规划不科学,资源利用不到位,宣传上有偏差,至今竟少有游客问津,实在令人遗憾。

今天上午我到了这个景点,因为去年遭洪水袭击,光知道他们在修复,有几个月没有上去过。今天一去,并没有给我以修复以后的惊喜,倒是看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

如在天坑的人字形入口处,不知什么时间修了个水泥“门岗”,一座框架结构的房子立在天坑洞口,像一个人的脸上贴了块狗皮膏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天坑里面,又是泥像,又是拜垫,又是集资箱,又是供品桌,简直成了一个农村街头的破庙。

在这里,天坑被开发者改称为“老龙洞”,全然把一个很高尚的地质奇观给“庸俗”得一点文化的意义都没有了。

我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我知道,开发商也很无奈,他投资了几百万元,现在又被大水给冲了个净光,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不能求助于游客,还不寄望于香客?

但是,这样下去,不仅不能挣钱,还破坏了这里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你是云梦山的一部分,你会败坏云梦山的声誉。

当然给他拆掉是最简单的处理办法,但是,光“堵”不行,得找到一条帮助开发商走出困境的门路。

最近,我看到重庆一个景区,人家就叫“天坑地缝”,这名字不好吗?多震撼人呀!所以,对开发商来说,还是个思想意识问题。他可能懂地质,但是他并不懂旅游,我们首先要给他讲清什么才是旅游,怎么才能搞好旅游。

我用一上午时间,给他讲旅游可不是塑几个像、建几座庙的事,就是发展信仰旅游,也不是谁想弄啥就弄啥,香客也有自己的选择,你新弄几个像,大家并不一定买你的账。

天坑这个地方可以搞一点信仰旅游,但是必须以观光和体验旅游为主,或者逐渐要向这个方向过渡。天坑的问题大体有三个:一是要解决老年游客进入不方便的问题。天坑毕竟在半山腰,离地大概有二三百米高的样子,年龄大的游客为什么“三过洞门而不入”,你第一没东西,第二不好上;二是要解决游客参与性的问题。如果老年游客吸引不住,为什么年轻游客来的也不多?关键是没有针对的他们的旅游产品;三是没有与之相配套的餐饮服务。人家来了以后,玩一上午,还得下去,因为你没有饭吃,这怎么能留住人?

所以,天坑这个景点,一是必须把位定好,就叫云梦天坑,或者天坑溶洞就打“豫北第一地质奇观”这个牌子。因为,在我们河南,不要说北方,就是全省,这样规模的天坑我还没有见过。

二是要把你的目标群体定好。不要光想着香火钱,要做差异化产品,要做年轻人的文章,建议可以通过步道、栈道的形式,让游客能爬到洞口往下俯视天坑。在洞里可以增设一些刺激性,探险性强的项目,让年轻人来了以后可以参与。

三是尽快开设度假产品如山洞旅馆、农家饭馆等,让旅游来了以后,能吃能住。

四是利用溶洞里面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水帘”、“瀑布”、“淋浴”等消夏产品。

五是天坑景区的打造一定要坚持“保持原貌、自然和谐”的原则,多用石材、木材,不用或者少用钢筋水泥。

六是坚决拆除低档建筑和垃圾杂物,旅游项目要高档生态,休憩设施要随意自然。

七是加大对天坑的宣传推介力度,让其成为云梦山鬼谷清溪景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必游项目。

鉴于开发商的经济条件,当前可不考虑上投资过大的项目,先上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经济类项目,如,天坑顶上俯瞰、天坑农家菜等。通过一年的经营,扭转经营困难的被动局面,增强投资商的信心,然后再向精品化迈进!

 
 

 
 
     

《我看淇县旅游》作者:谷慧勇   版权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鬼谷云梦博客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 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黄强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