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九)        首页      序言       作者近照      手稿

 
《淇河之歌》---作者: 贾振君

云 梦 魂

 

     “金鳌背上峙危峰,万壑千岩紫翠重。”这是明朝诗人曹安描写青岩山的诗句。青岩山是云梦山的别称,“青岩仙境”曾被明代《淇县志》列为淇县八大风景之一。千百年来,云梦山名扬天下,久盛不衰,是什么力量使无数文人墨士和寻幽探险者对她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多少次,我驻足其间,试图解读她、鉴赏她;多少次,我身临其境,试图撩开她神秘的面纱,然而她太厚重了,我无法索解她的“沧海一粟”,她太玄奥了,我未能破译她的只言片语,总是无功而返,“望山兴叹”。   
      “武学之师,军校之母”。天开玄窍授名贤,地涌灵泉在里边。万古水甘帘不卷,有谁读易绝韦编?水帘洞口,明朝窦文的摩崖题记依稀可辨。舍身台前、映瑞池旁、太阳洞里,演兵岭上、南桃园中……我寻觅古人的足迹,仿佛看到了鬼谷先生传艺授武的矫健身影,又仿佛听到了他的弟子们出辞吐辩的滔滔雄论。“演兵岭藏天下阵法,云梦山聚五洲风雷。”鬼谷先生造就了一批叱咤风云、出将入相的旷世奇才,他们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春秋战国史,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战国军庠和先生同时为后人景仰、膜拜。   
      云梦山文化底蕴丰厚。山上有许多摩崖石刻,元代王恽,明代李东阳、王琮,清代柴望、何士琦等历代文士墨客皆有题写。现在可辩认的距今年代最久的是元代王恽的碑文,“……徘徊读尽摩崖记,却笑无能继后踪。”从王恽的诗看,当时青岩上应有更早的遗存。明代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载:“虽齐、鲁、燕、赵、三晋之民,慕其威灵,跻跻跄跄伏首于祠下者,日以万计。”这些遗迹为我们研究云梦山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对于云梦山鬼谷子隐居地这一学术界多年来争议的问题,提供了无可争辩的佐证。云梦山是一座文化山、宝山。   
      云梦山凝聚了淇县人民“团结、实干、拼搏、争先”的伟大精神。柏油公路似一条蜿蜒的巨龙盘绕在群山之间,遍山尽野的果树、松柏好像给群山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锦衣,翠绿丛中的亭阁楼榭又宛如镶嵌在霓裳上的颗颗明珠。登上山巅,鸟瞰群山,无不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慑、所折服、所惊叹!历史进入新的纪元,朝歌人并未陶醉于既得的成绩,而是登高望远快马加鞭。凭借云梦山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眼光投身更高、更远。1994年云梦山20公里的盘山公路修通,使天堑变通途;1995年10万大军绿化太行山大会战;1998年云梦山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森林公园”,全国绿化造林现场会在淇县召开;2000年云梦山命名为“河南省十大旅游风景区”;1994年淇县 举办了“全国首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2003年云梦山景区命名为全 国4A级风景名胜区,云梦山风景区南桃园的建设一日千里、如火如 荼……小县绘出了大蓝图,小县写出大手笔,小县释放了撼天动地的大能量,小县显示了排山倒海的大气魄。   
      “行九霄云梦遍山野映瑞呈祥,奔千里太行独此处藏龙卧虎。”巍巍云梦犹如一座丰碑,树起了淇县人民“战太行、富太行”的决心和志气;座座青山记载了26万淇河儿女尽舜尧的风流壮举。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将世世代代传递下去,这便是云梦之魂。

 

 

[姜尚与朝歌]<---本篇--->[无核枣

 

[ 返回主页]    个人博客:凤凰宅主jijianshenji@163.com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