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九)        首页      序言       作者近照      手稿

 
《淇河之歌》---作者: 贾振君

小城的叫卖声

 

      叫卖声是各种小商小贩、手艺人招揽生意时的一种特有的带有行业特征的吆喝。各地的民情民俗及商品生产不同,吆喝声也不尽相同。家乡地处豫北地区,因此带有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记忆中的吆喝声是从“糖糖人儿”开始的。“糖糖人儿”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往往推着一辆独轮车,或者挑一副担子,走村串巷,浪迹江湖。乍一进街,随着堂堂堂的一番敲锣,或叮叮咚咚的一阵拨浪鼓声,即扯着喉咙儿喝道:“生铁旧鞋换钢笔儿,皮麻绳头换顶针儿……”非常的顺口格律儿,声音的穿透力也极强,全城都能听得到,人们如赶集般蜂拥而至,一口破木箱俨如魔术师的百宝箱,从小男孩儿玩得纸炮,到大闺女头上戴得发卡;从小媳妇儿做活儿用得缝衣针,到老头儿抽烟的烟袋杆儿,无不一应俱全,有求必应。再后来,小城就更热闹了,五行六艺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天。
       吆喝声讲究颇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比如“辣椒酱,芝麻酱,豆拌酱,小磨香油、酱油、醋。”“包子料,饺子料,味精花椒、十三香。”之类的吆喝听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而“热红薯,红薯丸,杂面丸,有渣。”“刚出笼的包子。”的吆喝突出了“热”的一面,让人好像看到了冒着滚滚哈汽的肉包儿,馋得口水直流。“磨剪子来——抢菜刀——”,这是现在尚能听到的为数不多经典吆喝,吆喝声粗犷洪亮,底气饱满,收放自如。“摘猪来——骟狗哩——”,“破烂哩——”,补锅来——钉盆儿罗——“豆腐罗——”等,这一类吆喝简捷明了,结尾拖长音儿中往往带有本地方言,使人感到亲切。
      吆喝得最好的要数卖缝纫机针的。他每年来一次,主阵地在朝歌大市场。单听声音别看人,你一定以为是个女的,他拖着一副绵绵细细的唱腔,这变声调便是他的特色之一,另外,他能把小小的缝纫机针从大到小各类型号的性能、用途,编成非常压韵的歌词吟唱出来。“头号针是大针,使用如意又放心;头号针数它大,鞋帮皮革都不怕;二号针……三号针……买卖不成仁义在,籴不了粮食有布袋。”缝纫机针本来不是啥紧俏商品,那儿都有卖的,这时人群却争相购买,多半是受了他吆喝的诱惑。可见这吆喝的作用不容小视。
      现在,有了一种半导体喇叭,吆喝起来就省大劲儿了,再加上音乐的伴奏,更能吸引人。“豆浆,北京鲜豆浆”,“归一牛奶,酸奶、纯奶、果味奶,欢迎定购”,“安钢牛奶,对老人的孝心,对爱人的忠心,对孩子的爱心”,“好香蕉便宜了,一块钱一斤。”……伴随着每一个黎明的到来,这样的吆喝声会充斥大街小巷。因小喇叭还有录音功能,有的小商小贩干脆就事先录好,然后只管一路播放。大到开着汽车卖玻璃壁画的,小到蹬三轮儿收破烂儿的,无一不是配备着这种新式武器,倒是颇能招揽生意。
      吆喝者也有出错的时候。有一个卖韭菜的老先生,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后支架上带了两篓韭菜,沿街叫卖。这天,看到街上围了一圈儿人在下象棋,不由得就靠了上去,原来他竟也是一个象棋迷。只见两人棋逢对手,你来我往,杀得难分难解,不一会儿,其中一方陷入了困境,围观者也纷纷起哄“缴枪吧!缴枪吧!”老先生默默不语却看出一招绝好的棋,能力挽狂澜,但是“观棋不语真君子”啊,何况自己是一个卖菜翁,老先生没有给他点破,只感到替他窝囊,摇摇头无奈地离开了,他不能“不务正业”。他继续吆喝着自己的生意:“攻卒——”他的原意明明是要喊“韭菜——”的呀,人群一阵哄堂大笑,真是好啥不为偏!
      还有一种另类吆喝者。比如他卖的是豆腐,平常是这样吆喝的:“豆腐——”,后面往往要拖一段长音,这次他刚一喊叫“豆腐”,碰巧遇到一位熟人,两人就说了一会儿话,待熟人走后,按说你继续吆喝下一句就是了,可他仍要再拖长一声“腐——”,大概是他觉得刚才喊叫的尾音没有拖长拖足,无论干什么,总不能偷工减料吧。

 

 

[客厅咏叹调]<---本篇--->[人间火红五月地

 

[ 返回主页]    个人博客:凤凰宅主jijianshenji@163.com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