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九)        首页      序言       作者近照      手稿

 
《淇河之歌》---作者: 贾振君

阿P外传(小说)

阿P外传

贾振君

                                                        

一、沸点不同


      阿P是个响当当的高中生,毕业于文革后期,在农村过去也算是个秀才了。
      一日,妻子拎出一塑料壶花生油对阿P说,你把这油熟熟吧,搁得日子长了会脂辣(变质的意思)。阿P说行啊,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油倒进了地锅,他忽然又想起床底下还放着一壶,不知是猴年马月的陈货了,也许是爹年龄大了,早忘记到那里的,既然今天熟油,就掺到一块儿熟吧,免得费柴火,他从床底下提过来油壶看也没看,拧开盖子就续到锅里了。妻子一闻,说气味儿不对劲儿。吓得阿P赶快用勺子舀出一点来尝尝,坏了,是柴油!怎么办?妻子既心疼又无奈地说,算了,扔了吧。
      阿P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一拍妻子大声说道,有了,上学时老师讲过,各种油的沸点不同,柴油的沸点比花生油低,到了一定温度必先蒸发掉,剩下的自然就是花生油了,你只管烧火就是了,让我来掌勺,到时候定会完璧归赵。妻子说,这行吗?有什么不中的,你得相信科学哇,阿P信心十足。
      阿P说,火小。妻子就赶紧往炉膛里多添柴禾。阿P说,火大。妻子不敢怠慢,忙压压火势。阿P感到今天很得志。他想,妻子平时老爱叨叨上学没啥用,学问不能当饭吃,你阿P倒是一个高中生,不照样种这二亩坷垃地?他今天要让妻子知道,到关键时刻知识就派上了用场,看看最终胜利属于谁。大火烧得越旺越好。阿P指挥若定。妻子手忙脚乱,累出了一头大汗。咕嘟嘟,咕嘟嘟,油锅滚起来了,油还在持续升温,锅台上烟气腾腾。看来阿P就要收获到纯正的花生油了。突然,轰的一声响,油锅里蹿出了熊熊大火,直逼房檐,情况万分危急。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把妻子吓晕了。沉着,沉着,一定要沉着。阿P命令道。还好,妻子很快镇静了。她端起盆子就泼起水来。不料火势不减反增,大有蔓延之势。阿P说,这样儿救火不行,类似这种情况,只能用沙土压或者拿湿被子盖,这样才能隔绝空气,进而得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化学老师说的。妻子眼疾手快,从床上扯了一条花被子,按到水缸里一沾,捞出后就罩在了油锅上……
      大火终于熄灭了。


二、
是什么?


      阿P家的锅圈儿(圆环状,架在火炉口,上面放锅)毁了,妻子说,你到厂里多给张师傅说些好话,让他给咱重新焊一个。阿P说,杀鸡焉用宰牛刀,我过去也学过一手电焊技术,焊个锅圈儿小菜一碟了,用不着麻烦人家。
      阿P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干就干。来到厂里后,找了两根废旧钢筋,用卷尺量好尺寸,然后截断,再弯成圆环状,就焊起来,只用了半个小时,一个精致的锅圈儿就焊成功了。不料,他拿尺子一量直径太小,连煤球都放不进去,这还怎么用呢?阿P想,不是啥大问题,可能是刚才把钢筋截得短了,这次再加上几公分就是了。阿P又费了半个小时焊了一个,心说这次肯定正好。可是一量才知道,圆环又太大了。阿P只好硬着头皮再焊下去,就这样,我们可爱的阿P前后共制造了六个锅圈,竟没有一个合格产品。
      看来真是个大问题。阿P蹲下去沉思起来,他左思右想,只想得头疼,也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巧这时张师傅走过来了,到底张师傅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阿P遇到了技术难题,也难怪,当初这个问题的确是制约许多学徒工成长的瓶颈,于是忙提醒道,你不知道
吗?是什么?我觉得有点耳熟,好像是数学上的符号……阿P就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想下去。仿佛是智慧闪现了一个火花,突然间,阿P尘封的记忆被激活了。对,π是圆周率!它的近似值为3.14。阿P又进一步联想到了一个数学公式:圆的周长=直径×,阿P豁然开朗。

      这次他不蛮干了,他经过周密的计算,测算出了钢筋的长度,照此去焊,结果竟分毫不差。
      阿P回到家后,有位亲戚正好来找他。原来,这位亲戚承包了村里的一项工程,要盖一座房子,这所房子很不一般,是“炮楼”形(圆柱形)的,正在为造预算发愁,因为阿P是村里惟一的高才生,这才登门讨教。刚一听说,确实把阿P也难住了,他在屋内来回踱着步,冥思苦索,但阿P不愧是阿P。他想,虽说房子是炮楼形的,但若沿着一条“高”把它“剪开”,再展开,不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平面吗,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他终于推导出一个计算公式:房子的面积=房子的高×炮楼的直径×π。阿P很神气的把计算方法告诉了这位亲戚。亲戚却仍然哭丧着脸,他说啥是π呀?阿P说,这很高深,一时半会儿也跟你说不清,说了你也听不懂,你把它当成3.14来计算就行了。亲戚连连点头,是是是,看来你的学问真深啊。阿P送他出门时,竟不自觉地把双手放在了背后,昂起头来了。


 三、热胀冷缩


      小时候,阿P曾有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他在街上碰到的膨苞米花的事儿。明明看到那个老头儿倒进去一茶缸玉米籽,可是那个铁家伙在火炉上翻滚一会儿,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就会变出一大篮子雪白色的苞米花,酥酥的,脆脆的,非常好吃。
      后来,阿P上了中学学了物理才知道,这就是热胀冷缩的道理,但老师说归说,眼见才为实,阿P在心里总是有疑虑,这团疑云始终挥之不去。
      机会终于来了。阿P找到一个铁罐头瓶,装进去一小把儿玉米籽,然后用刀削了一个萝卜塞子,紧紧地把罐头瓶口塞住,放到火炉上,来回拨浪翻滚着,唰唰唰,唰唰唰,玉米籽在罐头瓶内作响,眼看半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总不见动静儿,就在阿P失去耐性儿,准备放弃时,情况发生了突变。
      随着砰的一声响,罐头瓶不见了,原来蹿到屋顶上了,膨出的玉米花飞溅得满屋都是。把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着实吓了一跳,忙喊叫:阿P,咋回事儿啊?阿P哪里听得到,他正在陷入沉思:老师讲得没错,果然是热胀冷缩的道理。


四、上网搜索


      今天阿P和妻子到野外游玩,收获可不小。他们摘了两个青葫芦,说是葫芦,是因为颜色和形状有点儿像,但又有点特别:一是长在荒郊野外,并不是像在家里一样,专门种到那儿,还给它搭一个架子,让它的瓜蔓往上缠绕,葫芦呢,一个个坠在架下面;二是它的形状太不一般,一头儿粗,一头儿细,粗头儿如人的大腿般,小头儿则像人的胳膊似的,而且有一米多长。他们从未见过,阿P说,咱请教一下老乡吧。这时正好过来一个老伯,老伯不愧见多识广,只瞥了一眼便说,这叫葫。
      回到家后,阿P和妻子就这两个葫的吃法和食用的时间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妻子说,它们来得不容易,我们吃得也要有纪念意义,不能来得不明去得黑。阿P说对呀,这两个葫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吃法上也必须讲究科学,依我看,应该选择上等的双汇精瘦肉与它搭配,来道青葫炒肉大菜,这叫荤素结合,绿色对保健,包你吃得如意称心。两口儿议论了半天,最后得成了共识,一致同意趁八月十五,这个全家团圆的日子,熬一锅烩菜共同品尝享用。
      日子如同射箭,哧溜一声就来到了。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阿P打了一上午电话,把父母、兄弟姐妹都请来了,还召集七大姑和八大姨,说是一定要来啊,中午会餐,让大家吃一样儿稀罕东西,绝对绿色食品,吃了健身长寿。为了开眼界,才上午十一点钟,人就聚齐了。妻子一声令下,炊事班就开始忙活起来,择菜的择菜,切肉的切肉。阿P干活有技巧,就把葫子削皮的任务独自揽了下来。时临正午,屋内就飘出了诱人的香味,果然很特别,人们说,到底是稀罕物。
      每人盛上一大碗后,就要开始就餐了。不料,妻子尝了一口后皱起了眉头。阿P看着不对劲儿,忙问怎么了。妻子说你尝尝,可能是我的舌头有问题。阿P尝了一小口说,这是怎么回事儿,不该呀。接着大家都吃出了问题。原来这肉菜竟苦得难吃。阿P忙说暂停。发动大家找找原因,是不是有人下毒。大家就把做饭的每一个环节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准没有任何问题,也不存在人为投毒的嫌疑。最后大家的焦点集中到了葫的身上,但一时谁也拿不准。阿P说且慢,让我上网查查。
      阿P家近日买了一台电脑,他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总爱上网求教,电脑成了他最好的老师。只见他把“葫”字敲上去,然后一点“百度搜索”,一条字幕清晰地出现电脑屏幕上:葫,葫芦科植物,共分两种,一种味甘,可食用;另一种味苦,不能食用,含有毒素,可如药。阿P愣住了,幸亏家有电脑,幸亏我发现得早。
妻子说,这样吧,咱把葫统统拣出来扔掉,其它菜总可以吃吧?阿P说,不行!这种葫含有毒素,早把满锅的菜沾染了,扔掉菜不可惜,若真吃了这顿饭,闹得全家中毒,损失可就大了。
      妻子只好倒掉了这一锅烩菜,还有心爱的稀罕的葫。

 
 

[我的天堂]<---本篇--->[首页

 

[ 返回主页]    个人博客:凤凰宅主jijianshenji@163.com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