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作者文集之八)                       《马湾春秋》序                     作者简介

 

 

《马湾春秋》---作者: 赵有勋

家 乡 巨 变

一、建国前马湾村的概况

马湾村原名赵家渠,后因殷纣王在此饮马更名为马湾村,后又因孔子在此讲学亦称圣人庙。村东紧挨着淇河河堤,村西有一条笔直的马路,路西仅有两三户人家,绝大多数家户都住在路东的长方形的土地上。该村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500来米。土改前有300来户不足1000口人,有2400来亩土地。

马湾村北端有座圣人庙,村南头有座三教堂,传说,这两个文物是我村兴旺发达的保护神,可是我没有见这两座庙神显过灵,而我对孔子是很尊重的,我每次回家都要拜一拜他的碑位。

马湾村是从东向西,又是从北向南发展的。共有四道街。从北向南的顺序是圣人庙街、王街、赵街、张街。在圣人庙街离河堤约40米处有一条赵家胡同直通王街。在赵街西南与张街西北离村约30米处,有座张氏祠堂,所以张街也叫张堂。圣人庙街的人与赵家胡同的家户大都姓赵,其它街道的命名,也都是据其姓氏而命名的。该村的四道街的间距是相等的,用四字描述恰如其分。建国前马湾村村貌便是马湾村的发展史。我家就在赵家胡同,我是我们赵氏家谱的续写人,我认为我的评述是正确的。

二 建国前的农业生产

建国前全国农民大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种地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我们那一带历来都是地肥水美的产粮区,每人平均2.4亩多地,可是广大的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一但遭了自然灾害便背井离乡,土改时,从山西回到老家的就有三、四户,没有回来的就更多了。就这样,我们那里也比当今河南产粮较多的滑县要好的多,其标志是我村没有一个讨饭的,而滑县的讨吃人是出了名的。

我村的地分为上地和坡地两大块,各占一半。上地称谓水浇地一年能收两季。坡地是靠天耕种,仅种一季麦子,若遭淇河决堤水灾,那是颗粒不收,我村到山西逃荒谋生的大都是在这样的年景离家外出的。

我村有3户地主5户富农,占有全村的四分之一土地。那时每亩地年产量,平均不足三百斤,而广大的贫下中农每人的土地,平均最多也不过一亩来地,他们打得粮食怎能够吃呢?我所说的平均亩产粮三百来斤,是据我家的情况而分析的,若无生产工具的贫民户,亩产量还得不到这个数字,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简单些说吧,他们连生产工具都不具备。怎能多打粮食呢?

那时种地全靠人工操作,主要的有四个环节:下种、施肥、浇地和收割。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牲口,及搬运的车,耕地用的犁和耙,播种用的耧,浇地用的水车和辘辘,水车是牲口拉,象拉磨、碾一样。这些工具早已被淘汰了。现在的年轻人再也见不到它们了,不要说那时的生产工具灭迹了,就连种地的牲口:牛、马、骡、驴在农村也断子绝孙了。如果现在的动物园里养这些动物,我想这肯定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景点。

那时的家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便是生产粮食的过程,掌握其使用的技术,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非像“朝阳沟”剧中所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你咋着。而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刻苦钻研的。特别是学会驯服大骡大马,那必须要拜师学艺的。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有好多谚语表述粪的重要性,地需要大量的粪。街道两旁各家户的粪堆紧相连,如今见个粪堆也稀罕。

那时绝大多数农户都喂牲口,小户人家喂的是牛驴蛋。蛋,一说牲畜小;二说是喂一个牛或驴。中等户喂两头或三头,也指牛和驴而言。其中必有一头牛,因牛劲大拉车、拉犁。一般是三个牲口,称作为一犋,有牛便能开套。地主富农家喂得是大骡大马。

家忙时小户人家种地,结伴而行,中户人家可独立经营,大户人家种地就不言而喻了。

牲畜粪好比蒸馍的发酵粉一样,将紫草灰及其不能作燃料的紫草沫,牲畜粪掺和一起,再加上大量的土。人们积肥主要在冬季、种下麦子后,就开始从地里往家拉土,第二年春季,把家里的粪再拉到地头,待收完麦后备种秋用。

收麦打场累得叫娘。我记得有人为收麦死在麦地里的,收麦子那几天,人们起早搭黑,一天忙得喘不过气来,因为麦的成熟期特快。有蚕老一时,麦熟一响之说。收割的早了减收成;熟透再收,若经一场大风,减少收成更大。因为那时人工收割太费时间和人工。那时麦的品种不好,成熟后子露在皮外,微风一吹子就落下来,所以麦到九成熟后就开始割,记得我家从开镰到拉回家,最短时间也得七天。

将麦拉回场里,经翻晒到碾成子,我家最少也得一个月。其间,既要忙于打麦子,也得忙于种秋。人们称火红的五月,这是人们一年中最忙的一月。

有个美丽的传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那时麦子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人们盼天天是个大好睛天,顺利将麦子拉回家。六月下雨,能按时种秋,秋收就有了保障。而老天爷是不随人意的,年年都离不了抗旱,抗旱施肥其劳动强度虽不像收麦时的劳动强度大,可也累得够呛。粪须一筐一筐地往地里抬或肩挑。抗旱时大户人家用水车,小户人家用手摇辘辘。那时地里的井是星罗棋布,忙于打井这一项,投进的人力和物力也不少。两个好劳力,一天起早贪黑浇不了二亩地,可想而知要费多大力气。落后的生产工具,缺肥缺水的条件真能多打粮食呢?

三、建国前农民的生活状况

男耕女织是那时农民的特点。男的冬春雨季\刮风下雨还有点休闲时间。女的只有过大年才能休闲几天。除了不可少的做饭、涮锅洗碗外,还得纺花织布,有的还靠纺花织布卖钱。那时绝大数人穿的都是粗布衣。我家虽是富户也是穿粗布衣为主。记得我父亲过年时才穿他的那件洋布大衫。记得,过年妈妈给我做了双黑洋布鞋,高兴得我手舞足蹈。农民穿得就更不好了。有的一辈子也没有穿上几件新衣服。贫民穿的就更不好了,曾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那时人们对吃的从不讲究,富户人家也是粗茶淡饭。除了逢年过节能吃上肉外平时少见。

我小时候盼亲朋好友到我家作客,因为客人来了能吃上鸡蛋挂面。平时,见到个走街窜巷,挑日用杂货担的也感到稀罕,而对卖盐的商贩可习为常客,但少见有人用钱买,大都用鸡蛋换盐两不找钱。

我们那里人虽穷,但没有一个要饭的,而滑县的讨吃者却很多,听说他们还有组织呢。

俗话说:出门求人三辈小,见了年轻女的叫大嫂。一讨吃者,到一爱挑刺的富户家门前讨饭,当富户将饭倒入讨饭者碗中后问他,“你是哪里人”。他连珠炮地说:“滑县的大爷”。富户严厉地又问,“你是哪里的呀!”?他仍执迷不悟地说:“滑县的大爷”。富户恼羞成怒地给了他两个耳光:“啊!给了你饭,你还当我的大爷呀!时隔日久,待富户为其母办丧事时,乞丐们结伴来到门前寻畔闹事,后经管事的说合才了结了这场风波。

那时取暖做饭用的大都是柴草,一般中农户过大年,用煤碳取暖的也不多。富户人家冬季取暖用煤碳也不过两三个月。由于取暖做饭用的是柴草树叶,所以家家户户都有柴禾垛。而柴禾垛也不相同,穷户堆集的是树叶,中农户堆柴的有树叶也有玉米杆、谷草杆,富户堆积的则是庄稼杆。树叶是做饭用,庄稼杆是牲畜的饲料。

解放前照明用的是花子油灯,后来有用煤油的。那时人们将煤油唤作洋油。家家户户灯光均象萤火虫一样。记得一贫户老妇,一年间仅买2两洋油,只是在过年时才点灯。

那时的农村文化生活很枯燥。解放前,政府从未组织过文体活动,有文体活动的村也没几个,活动期均在过年后的半个月内,一过正月十五就掩旗息鼓了。文体活动较多的是狮子舞。说是狮子舞,其间的武术活动内容很多,令人陶醉的是枪刀剑击,有狮子舞的村有臧口、枣园、霍街、沙窝。据说我村也曾组织过,后因武打时一人的眼睛被捅瞎,后改行为花船会。

那时,平时调剂农民文化娱乐的是瞎子,他们饭前在饭场开戏,人们边吃边听。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脚蹬梆子手拉弦,听我唱唱老来难,我自幼是他们忠诚的观众;对他们的抽签算卦更感兴趣,他们的到来是我莫大的欢喜。让他们教我唱,我把他们照顾的也很周到,我照顾他们上厕所睡觉。

瞎子说书卖唱不挣钱,饭前开唱,像安民告示一样,告诉人们多给锅里添碗水,待人们饭后顺便捎出一碗来。我们那里人好客,给瞎子端的饭,要给他们吃得质量高。我奶奶一听到瞎子叮叮嗒呱的抽签算卦声,就让我给他们准备玉米面窝窝。

我们那里人生活虽很贫穷,而对修房盖屋却舍得投资,大多数的中农户,住得都是表砖瓦房或楼房。这样的房子是土木砖结构,即墙里边是土坯,外表一层砖。富户人家的楼瓦房也大都是这样。中农之所以对房有所讲究,大都是为儿子找媳妇而着想。即便有个像样的房,男孩子多者,有的也不好找对象。巧嘴八舌说媒的,虽能添油加醋,而成亲者却不听说媒的那一套,不合心意决不允许。从我记事起就有不少光棍汉,从未见过为老人祝寿和为孩子过生日的场面。结婚的席面最好的也不过是八个喝酒菜和八大碗。所谓的八大碗也只是四个肉,另有荤素搭配的四个碗,光听说山珍海味,但从未见过海参鱿鱼是什么样子。丧事更是简单,一锅大荤菜就把事办。

解放前我们那里的乡下人,对机器都感到陌生,我也仅在课本上见到过。人们能看到当兵肩上扛的机关枪。在地里能远见冒烟奔跑的火车,眺望高空的飞机。可是眼见火车、飞机的人并不多。记得我到淇县上中学,第一个星期天,便是与同学同行到火车站看火车。

那时乡下人没见过汽车,连见自行车的人也不多。偶尔遇到一个骑自行车的,便成为街头巷议的新闻。那时人们称自行车为洋车,因为人们都称日本人为东洋鬼子,所以都认为自行车来源于日本。在乡下常见人用的是人推独轮车,小商贩推着卖货,农民用它积肥送粪。

从我记事起到土改时,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大的改变。那时的人民实在可怜,我清楚地记得,像“白毛女” 剧中的杨八劳过不去年的人物,向我奶奶求援。俗话说穷气横生,我牢固地记得,村里人为经济发生矛盾多次惹起的祸端。我更难忘,我的父亲为好多发生冲突的人当调解员。

四、建国后十年的马湾

建国后的十年马湾,九年间如同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一样,没有大的改观。可是最后一年的大跃进把马湾弄了个天翻地复。

我说的九年间没有什么变化,是指我村人民的生产方式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而政治形势却有很大的转变。政治运动接二连三,首先是镇压反革命,随之是三反、五反、反右斗争。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中国的社会一下子步入了共产主义,1959年跃进的形势更是茫然,中国的社会究竟走向何处,谁也摸不住方向盘。

建国之后,广大的贫下中农政治确实翻身作了主人,而生活水平仍然处于低下。我清楚地记得,土改后的前二年,卖地的还是那些贫农户,过不去年的也还是那此贫农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他们为什么还要卖呢?我最清楚,原因是贫农家的人口不会多,分到的土地也不多,种地没有生产工具是不行的。自己单干是不行的,必须与他人合伙,农民的山药旦思想合作是不会愉快的,自然打下的粮食不会多。再者穷人的亲人也是不会富有的,自然对他们的帮助也不大,而地主富农家的生活,相对地要比他们强的多,我家就是个实例。土改时我家有十八口人,给我家留下五十多亩,生产工具要啥有啥,后来虽卖了五亩地,仍能单独经营,生活的仍然不错。我清楚地记得,1951年我上初中一年级时,地主富农成份的子弟占大多数,而因家境贫寒缀学的还就是那些贫家。

土改后的第三年国策规定,不许买卖土地了。农民种地实行了互助组,后发展为农业社才开始摸索发展农业的新思路。生产工具有了新式步犁,在选优良品种,和合理密植等方面有所改进,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建国后鼓励多生多育的国策,我村的人口大增,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没有提高。

就在这生产方式有所改进的前提下,1958年大跃进的国策,一下子把我国的社会吹进了共产主义社会性质的,人民公社时期了。随之共产主义风,孚夸风便大肆地刮了起来。为此农民为“歌颂”大跃进,大炼钢铁及公共食堂制等编了好多个顺口溜。

“歌颂”大跃进的有:大干、实干加巧干,白天黑夜连轴转,男女老少齐上阵,亩产两千定实现。批判政治的有:政治挂帅就会吹,吹死牛后不犯罪。土高炉岂能炼出钢,鸡窝里怎能飞出金凤凰。讽刺食堂制的是公共食堂真正好,就是天天吃不饱。肚里经常咕咕叫,爬到地里啃玉茭。这些文化大都是1959年产生的素材,后来众人才编好的,当时是没人敢说的。曾有人对社会发泄不满,幸亏他出身好没有严惩他,如果是地富反坏右分子,定会把他批斗的几天也抬不起头来。这些顺口溜,不正是1959年的社会现状吗?这样的社会形势能持续下去吗?不会的。

五、人民公社时期的马湾

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国家为还苏联的外债加重了地方对政府的负担,时逢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起来,公共食堂越办越坏。

1958年初办的公共食堂是全街人共进午餐。好多品种花样齐全想吃啥就吃啥,时隔不久,就按各家的人头数成了份饭。家家户户都备有两个桶,没等开饭的钟声响,便排队在食堂的门前。开始一家人派一两个代表,后来取饭的人越来越多,原因是大家分成了两家,更不可思意的是,有好多夫妻二人也各打各的饭,可想而知,那时人民的生活是何等的低下。

我叔叔是教师,他对我说每月供他26斤粮,经常饿的头昏眼花,上课时好多教师讲课时是坐在凳子上的,学生听课头也不抬,都是进教师往桌子上一扒,下课后连一个活动的也没有,个个瘦的皮包骨头真可怜呀。他还对我说,有一个孝顺媳妇,公共食堂解体后。逮住一个老鼠给她公公吃了,她问他好吃吗。他问她这是啥肉呀。她笑了笑没敢对他公公说实话,因为北方人是不吃老鼠的,这说明了公共食堂解体后,人民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但比起1960年和1961年的生活要好一些。1961年全村人得浮肿病的很多,听说石奶庙一天曾死过十一人。

公共食堂制是1961年下半年解体的,解体后农村实行了以生产队为主的集体所有制,公共食堂制解体后的前二年,农民的生活也是十分艰苦的。

大炼钢铁时,各家各户做饭用的锅和切菜刀及农业用的犁、锄头等所有的铁器工具都炼成铁渣了,这些必要的做饭工具和生产工具,毁时容易再买就难了,光这两项开资就是不小的一个数字。在实行公共食堂制时期人都饿的不成样子了,可想而知牲畜的日子更难过。我是1962年夏天从劳改队回到家里的,我清楚地记得我所在的那个生产队只有两头瘦牛,我第一次参加劳动是人拉车往地里送粪。庄稼人都知道牲畜是农民家的半个产业,可是自从中国步入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的社会不旦没有向前发展,反而使社会的车轮向回倒退了若干年,可是社会的车轮永远是滚滚向前发展的,三年的时间又恢复到人民公社前那个水平了,但也真的不易呀。

自从实行以生产队为主的集体所有制后。农民每人分了二分自留地。劳力多人口少的靠挣工分渡日,劳力少人囗多的靠自留地发家致富。因为工分值仅有三、五毛钱的分红,所以劳力多的家庭,还不如劳力少者的家庭好,为此农业生产始终搞不上去,原因是这一生产制吃的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产生了磨洋工现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和企业,体制的改革是促进生产力的一个法宝,而农村以生产队集体制为主的生产方式,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变。马湾村1984年才实行了土地承包制,所以马湾村从建国后到1978年,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村貌没有大的改观。而生产技术和科学种田的实施是有所发展的。

六、改革开放后的马湾

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我国时代变革的里程碑,自此之后,各项事业都蓬勃地发展起来了。人民公社的地方政府被乡镇政府所取代,全国人民在邓小平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指引下,广大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发挥自己的才能从事于各项事业。早在生产队期间就有做手工挂面、纺麻、建筑队等副业组织。改革开放后,有同样技术的人便自由的组合起来走南闯北了。自此之后至今,全村农民外出打工成了他们的一项事业, 他们学到了各种创业的本领。

我的两个叔伯弟弟,赵有国、赵有民哥俩率先地组成了个建筑队进城盖房,从而开阔视野,如今他两家都不再以种地为主了。他俩各有两个儿子,其中有三个老板,一个给别人开汽车。

老大的大儿福树原是淇县有名的厨师,今是云梦山赛马场景点的老板。二儿福渠曾到北北京,南到琛圳广州,今在淇县给一家公司开汽车。老二的大儿十六岁学开车,后成为淇县有名的司机,他走南闯北,在上海、石家庄均有车老板高薪聘用他,都被他谢绝。今年他34岁了,去年他买了一辆30多万元的大卡车,如今他顾了一名司机,两个跟车的。他老婆开了个汽车配件门市部,他兄弟赵福红开了个汽车修理厂,他当过兵爱做慈善事,所以人称他车老板。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村农民外出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有经商的还有从医的,在本村创业的还有很多。不说它姓,光说我赵姓的养殖户就有好几家。我家南隔墙的侄儿,志强是个养猪专业户,占地15亩。我赵姓长门的侄儿和平是个养猪大户,占地30来亩养猪常达2000多头,顾有十多个职工,是个一条龙的食品加工业,他和他的爱人曾获淇县十大青年企业家的光荣称号。还有一个本家侄福祯也是养猪大户。他们几个都有自己的中高档小汽车,和平夫妇二人各有一辆30来万的小汽车。他们几个合作的非常愉快,还和一位名叫张素华的养猪大户的关系相当不错。姓张的也早有自己的小汽车。马湾村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养鸡、养羊的也发展起来了。

改革开放后的马湾村人民,不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了,而是农副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有两个学前班幼儿园和两个医疗所,有三、四个超市,想吃点啥,喝点啥,不出村便可如愿以偿了。

 

上篇<--- 本篇 --->下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