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作者文集之八)                       《马湾春秋》序                     作者简介

 

 

《马湾春秋》---作者: 赵有勋

显 老 创 业

马湾村像我这年已古稀的老茬人,提起赵老显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在马湾街有名,在方圆二十里境内,乃至汲县的板桥,浚县的淇门、李桥、郭村等地也大名鼎鼎。好多好多人都称他老显,我称他老显爷,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家的老人。他是谁家的先人呢?他就是1979年回国定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年纪最轻的赵玉芬的亲爷爷。

俺两家仅有一墙之隔,也都姓赵,可血缘关系,却不如我和我街的赵姓密切。而相处的关系却非亲似亲,相当亲近,并不比我与同姓间的亲热较差,因我与老显爷接触的机会较多。

俺两家家院毗邻,俺两家村北的后地,也只有一沙丘之隔。 这块地在今皇王庙村正东,通向淇河河堤通道的南北两侧,他家的地在道南,我家的地在道北。今日紧挨河堤向西约100米的通道,原是一个高出地面1.7米高的沙丘,沙丘上栽的全是高大的白杨树,所以此地当年称为杨树林。

后地是沙淤地,种的都是棉花,老显爷年迈时,我还年幼,为看棉花俺爷俩常朝夕相伴,在那里他为我谈古论今,所以他是我年少时期的一位教师,由于他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高大的英雄形象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人,老字难得,显老的尊称更来之不易,他标志着他艰苦创业光辉的一生。

他叫赵凤堂,字显明,生于1864年,卒与1951年,享年81岁。小名叫九牛。其名也还是他人生的象征,他广交朋友,爱喝酒,真乃海量啊。他能两手猜媒划拳,可是喝酒再多也不醉,他身体壮如牛,彪形大汉,宽宏大量,助人为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物。

他家境贫寒,姊妹四人,他为老大,弟凤瑞,忠厚老实,勤劳善良,可个性特强,常固执己见,外人送号:二别。还有人称他是枣木杠,而对他哥却是百依百顺,他哥的话像圣旨一样听从。可见老显爷在家的威望是何等之高。

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嫁到村南的霍街王家,一个嫁到浚县的郭村李家,妹妹出嫁后,兄弟而人以卖咸豆为生,他走街窜乡出卖,其弟在家忙与家务,因卖咸豆难以活命,便冒着生命的危险到焦作煤矿挖煤。

煤矿生活使他大开眼界,于是便放弃了挖煤,开创了煤炭生意,初在淇县车站设立煤厂,后又在淇县东门里设立分厂。

由于煤炭生意,结识了好多各商界的朋友,他之所以能两手划拳猜媒,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练成的,他从朋友身上学到了经商的本领,于是关闭了又脏又累的煤炭生意,开创了多种经营,他开过酒店,与张街张信楷联营,还贩卖过木材到天津,其方法是将木材并在一起,人来支撑,通过卫河运到天津,这两项买卖,都没有发大财。盈利最多的是收购粮食,出售给县城的粮库,当时淇县的田丰;玉兴等二十多家字号都由他供应,他常派十多人到汲县的板桥、浚县的淇门、郭村、李桥等村收购,集中在他的家中,浚县的粮食车辆过河不易,只能运到淇河的东岸,所以马湾村的贫民好多人,都给他当过搬运工,由于农民生活十分贫穷,这个从河东向河西搬粮的苦力活,很受他们的欢迎,老显爷在人们中的威望也是从此产生的。

每当麦收后和秋罢,前来的车辆川流不息,有从四面八方往他家送粮的车辆,还有从县城各粮库字号来拉粮的车辆。他家的客房,常常高棚满座,划拳猜媒,碰杯喝酒声常鸣,他不仅成为我县买卖粮食的大户,还有人请他作经销商和代理商,就此项使他家大发,买了一百来亩地,这些地大都是因家出祸而抵押的便宜地,养了六头骡子,忙时务农,闲时拉麦,还雇佣过一两个短期的长工,家业之大名气大增,像他这样的创业,在我这一代是十分少见。

他因家穷从未入学读书,而记忆力特强,这么大的家业,凡是经他手的大事,都能一一记在心上,他虽理财有方,有经商的聪颖天赋,而持家的大权,却掌握在他兄弟的大儿子手中。

一、立 家

老显爷虽斗大的字不认几个,但对封建礼教的三刚五常的教导,付出了真实的行动。老显爷发家后,先为弟成家,婚后生下二子二女,老显爷三十岁后才成家,后人称他妻为老九奶,她生有四子一女,长子广田,字得渊,次子井田,三子宝田,四子勤田,他的孩子,都没有他兄弟的孩子年龄大,最小的勤田,还没有他弟弟芸田的儿子大,和他弟弟的二儿子,芝田的儿子家俊年龄不差上下,可是他们间的关系相当不错,如今家俊去世四年有余了,他享年八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他六叔勤田,可想而知他爷们,弟兄们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老显爷与其弟事事不分你我,孩子们的称呼也混为一体,人们称芸田为大掌柜,依次称二三四五六掌柜。

老显爷经商尝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所以对孩子们学文化非常重视,因此孩子们都读过书,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人的智力也各不相同,二掌柜和四掌柜因不贪学,只好从事商业和务农。大掌柜学业有成,能打会算精明能干,所以成材后老显爷就把持家大权交给了他,此后称芸田为大掌柜。老显爷该如何称呼呢?人们先称老掌柜,后称显老,显老的尊称也是以此基础上诞生的。

赵芸田执政后,老显爷便专心从事与社交工作,但家的大事仍少不了他,大掌柜对他非常尊重,无事不请教他,只要老掌柜点了头的事,他才办,否则他就不办。一个家庭的兴衰,和外当家里当家的二人有直接的关系,他家的大掌柜,在老掌柜的辅助下,已经成熟,其母里当家有些欠缺,急需有人顶替她。

老九奶比老显爷小十四岁之多,她和她弟媳的大姑娘不差上下,可是婚后不到半年,她弟媳便把里当家的席位让给了她。原因是她精明能干,贤惠的道德令人信赖。

她家鼎盛时期,有二十口之多,她在大掌柜媳妇的帮助下,家里的事根本不用大掌柜把心挂,二十口改善生活,想吃烙饼,老九奶一人能看三个烙子,两个人擀面皮还供不上她。有时客人进门,就点她的拿手好戏烙饼。她烙的油饼的确好吃,我小时候还吃过,通过这件事,可想而知,她干活非常利索,她不但干啥活利索,处理家务事也是快刀斩乱麻,可就是有点“偏心”。

她弟媳下世较早,她的丧事及她孩子们婚事,都由她张罗。不用说她孩子们婚事也全靠她。同样是婚事,可办事有区别。她弟媳们孩子们的婚事,总要比她亲生孩子花钱要多。她这种做法,不但外当家的大掌柜不满,就连光干活不问家事的他爹,也说了话,说她,你这样做,孩子们日后会埋怨你的,不要说孩子们,我心里也过意不去呀!我对你有亏欠呀。

你们猜老九奶咋说,她对她弟弟说你懂个啥?对大掌柜说“咱们有言再先,家里的事我当家,你管不着,就在这时,直言不讳四掌柜说了话,他说俺叔说的对,当儿的不说,那媳妇当下不说,日后总会要发作,老显爷斩钉截铁的说,你妈说的对,这是我和你妈共同的决定,原因是你们有妈,他们没有妈,日后哪个敢埋怨,看我怎么样收拾他。也许是他的家规家法过分严格,他的儿媳们的确没有说三道四的。

由于老显爷和老九奶及大掌柜这三辆马车的齐心合力,他家大业大成为马湾村人口最多的一户人家,可是不久他家便遭下大祸,其因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二、插  曲

1940年的冬天。汲县南坊村姓陈的一家,当爹的用钱买人把他儿打了黑枪,主要原因是他儿吸鸦片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儿死后他一点泪也没掉,孩子他妈虽有点后悔,光掉泪也不再埋怨他爹。他的弟妹们为他身穿孝衣送终,但眼泪也不多,唯有他的老婆和他的大兄弟哭的比较伤心,而并不是为他死落泪,主要原因是她叔嫂成婚怕别人说他俩的闲话,这件枪杀案,显然是他们家议决的。

陈家是一富户,自从大儿子吸毒后日益衰落,先偷自己家的东西变卖,将他女人的金银首饰也换成鸦片吸了。他女人多次和他开明的公公商议对他的处理。他爹把他锁到家里,他竟偷跑外出加入了土匪团伙,于是他居家议决借刀杀人这一策略。同时还拟定了小叔子与他嫂相结合的计划。

姓陈的媳妇漂亮贤惠,让她嫁给别人他舍不得。他的二儿对他嫂颇有好感,他嫂对他印象也相当不错,他嫂嫂担心的是小叔子不会同意,小叔子总觉面上太过意不去,所以对爹妈始终是不冷不热,一言不发,最后他爹下了命令,他们的婚事就这样定下了。成婚后他叔嫂的感情,十分融洽,他仍喊她嫂子,她仍称他兄弟,婚后确有好多人说他们的闲话,后来确变成了人们传说的佳话。

这一事例充分的说明了,鸦片对人和社会的危害,这仅是其一,还有卖儿卖女卖老婆的。这一插曲,是为下边的文章作铺垫的,不然的话就难易归入主题了。

三、我村三人遭到土匪绑架

抗日战争爆发后,吸毒的人日益增多,这号人大多出自与富户人家,一但上了瘾便无法收拾了,鸦片一时供应不上,便口吐白沫,像那即将断命的小鸡一样,脚蹬几下就不省人事了,倘若到了无钱买“料子面”的时候,便上山加入土匪的团伙,加入这个组织,不要写申请,也不需要体格检查,随到随收,但必须有同行引路,不然的话难易找到头头。

土匪集团的老巢,在太行山脚下,南北四井,曹村一带,其头目人称靠山大王,土匪的组织管理相当严格,象中共发展地下党员大都是单线联系。所以发生误会也是有的,他们的总头只有一个,担任副职的很多,有分管后勤的,有管绑架的,有管情报的,还有管外交的。由于组织项目多,当官的也多。出了名的有关耀亭、刘玉春、王平十多个。

土匪众称老抬,他们打着抗日旗帜掩盖肆意抢劫民财,开始矛头对准富户人家,后来大鱼小鱼一起抓。

他们绑架人质的行动空间和老鼠的作息时间差不多。由于人们掌握了他们作案的规律,所以外出的人事在忙,也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家。那时小孩哭,她娘吓唬不再哭,把用猫叫的方法改为老抬来啦,可见土匪抢劫的活动是何等猖獗。那时马湾村四道街西头,都按有栅栏,村公所派人巡逻,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执勤,富户人家的高楼上,传出老和尚敲木鱼的响声,以示意土匪他们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来吉少凶多,就在那个时期,我家将东瓦房改建为四层楼的高平房,备有枪支弹药。

由于人民的防犯意思加强,土匪也随即改变了他们的抢劫的方案,一是改变了他们的群体做案为游击战,二是作息时间不局限晚上,根据情报员的线索伺机作案,1940年那一年,我村有三人遭受了土匪的绑架之苦。

笫一个是张际春。1940年三月的一天中午,他到县西裴屯赶会,太阳未落山时分在回家的路上,今思德河桥东,包公庙村西,那时称做大桥坡的路段,突然遭到四面来的蒙面人绑架,先用黑布将他的头全部缠裹,象拉磨似的急速转圈,当他已不知道东南西北之时。将他弄到西山山洞里监管。同被绑架去的三人。因是“同案犯”将他们分放在三个单间。一个单间有三个人,命令他们谁也不许解下头包的黑布,否则将受酷刑。

因为他们是同命相连,早已被绑的大师兄首先向他介绍了入洞的经验。送饭者将把碗递给你的时候要牢记,碗在左边你定要从右边去接,即便是眼看见,也要伪装看不见,不然的话这顿饭就让你免餐,别说饭的质量其数量也少的可怜,土匪的原则是,饿不死就行,为的是让家人用钱来换你出监。他的家人曾托人释保,其价钱会让他倾家荡产,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办法,无钱换回人质的,在土匪的威胁下亲自出马,逮住个有钱的放你归乡,这叫做替身法。

大师兄再次地警告他,千万不要有偷跑的想法,跑也跑不出去,一人逃跑二人受刁难,跑了当然好,跑不了命难保全,他们的枪可是常张嘴等着吃人的呀。

他在山洞里蹲了三天,待他两位师兄同一天出监后,他作好了偷跑的准备,他深夜破洞而出,不是向东边地势平坦的方向跑去,而是向西南山崖峭壁攀沿上了山。

他只所以能逃出虎穴原因有两点,一是他机智聪明有胆量。二是他一年常逢会赶集,腿部有强劲功夫。一般人所不及。

那一天傍晚我近门的赵家平伯父,在大桥坡遭到土匪抢劫,他不顾生命逃脱,枪子从他嘴巴上穿过,牙被打掉两颗,后嘴歪生蛆虫向外爬,他可受了大罪啦。

第三个是老显爷家的大掌柜,他在那年秋天是因进城讨债,也是在大桥坡高粱地被抓。

四、因祸得福

 被绑架着称为绑票,和现在的人质差不多。如今的人质案件原因很多,有的是为勒索钱财;有的则是为讨债而发生的,土匪绑架的原因则单纯的是为勒索敲诈。现在的人质案件发生后,只要给110打个电话公安部门马上派人前去侦破。那时正处于日本鬼子扫荡的时期,伪县政府根本不过问老百姓的死活,甚至有的与土匪团伙勾结也捞一把,所以被绑架者,只有和土匪集团搞外交的协商解决。

由于老显爷在淇县的名声较大,土匪们绑架了他的大掌柜,视为钓着一条大鱼,所以释保回家的身价要比一般被绑架者高出许多。身为经商的他,对土匪的要价难以承受,持任打任罚的态度,决不在土匪拟定好的协约书上签字划押。

土匪们无奈只好找老显爷协商解决。他虽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对土匪外交者敲诈的金额却听的十分明白。听了后霎时头大,冷对着对方欲怒而不敢发。对方随即作出了让步。老显爷由于救人心切。不惜重金当场拍板定案,第二天便放大掌柜回了家。

大掌柜被绑前身体非常强壮,蹲了十多天山洞,面黄肌瘦,遍体鳞伤,脊背上伤口处的蛆虫,蜂拥似的在爬。他的亲人们看到他如此的惨状,目不忍睹失声痛苦。血气方刚的三掌柜怒不可懈的发誓不抱此仇誓不罢休。可是后来谁也想不到,仇人竟变成故交,这是谁也想不到的。其原因本书的《三子争父》的篇目中自有解答。

家衰落的原因很多,赎大掌柜的赎金数目太大。还有为他看病花的钱也不是个小数。请的是有名的名医。在他家坐诊整整三个月,用的都是好药。这两项不是他家衰落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大掌柜,是他家的顶梁柱,他被缚后他家的生意随之便关门了。更重要的是他家养的六条骡子两天死了个净光。农户最怕的是牲口出差错,全槽牲口都死的称做倒槽。牲口称为庄户人家的半个产业。

俗话说,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他家所发生的一切看来这话一点也不假,可是我却另有说法,我说他是因祸得福,这是为什么呢?

试想他家如果非遭此不幸,那么他家肯定事业兴旺发达,土地改革划定成分时,不划为地主,也做划做富农,地主富农这顶紧箍咒,那可比顶孝帽也难受的多的多。顶孝帽哭亲人,那是自然泪下,哭鼻子顶孝帽痛苦也不过七天。一但把地富反坏右这顶帽子扣在头上,受苦受罪就是三十来年呀。受害的不仅是一个人,而珠连几代人。

俗话说,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太阳,而他们是有理也是无理,连说话的权利也没有,他们只能含悲忍泪下肚,那滋味可是真难受呀。有的地主富农子弟一辈子连个老婆也找不上,得打一辈子光棍呀。有的地主分子为了传宗接代,忍痛割爱用换亲的办法,把自己漂亮的闺女,换回一个身残的姑娘做为儿子的老婆。这样的亲事相处好的不多,这样的悲剧有好多地方都发生过。有的经不起阶级斗争的大浪淘沙,跳井上吊早已见了马克思。特别是在清理阶级队伍的斗争中,有海外关系者更受折磨,我在这方面可是深有体会的,而他家由于坎坷的磨难,没有被划上地主富农,自然也不会遭受阶级斗争之苦,所以我说他家是因祸得富,应当感谢那段天灾人祸的艰难岁月,这和英雄造时事,时事造英雄的道理差不多。

 因祸得福是个因果关系,从当时的事来说,是谁也不愿有的,给他家带来莫大的困难,人常好说,穷气横生这么一句话。由于他家大人口众多,所以一年之后他们就分了家。

五、分 家

我村座东朝西,村东紧邻柳树成荫的河提,村西有一条直通的马路,在往西是无限广阔的肥沃土地,离家最远的母猪湾,距村长达八里,从北向南数有四道街是平行向西伸展的,这四道街分别为圣人庙(原赵街)王街,赵街和张堂,每道街的街西头各尊一做庙,两端的北圣人庙,南端是三教堂庙,王街的庙是火神庙,赵街南端的大槐下有一个土地庙,如今未有圣人庙几经修建,依然还在,其他庙均已消失,圣人庙理应是有特色的文物古迹,经我查阅建国后,我县的第一部县志,竟没有记载马湾和圣人庙的文字,我认为这一憾事,圣人庙内,有四块石碑有明朝的和嘉庆年间的,碑后碑文上有记叙几经修建圣人庙的文字,可见圣人庙的历史是悠久的。

我村呈长方形,街长约90米,,宽约500多米,在圣人庙街距河堤有40米之处,有一跳宽约6米的胡同,直通王街。这条胡同,名赵家胡同,长约100米, 我家座西朝东,座落在胡同西的正中间,约在胡同西侧面积的三分之一,家西墙后便是村西的马路,老显爷家的宅基地,比我的宅基地还大,从我家门向南占据赵家胡同西侧面积的二分之一,有两院。路东还有两处宅基地。一在赵家胡同北端,是他家的牲畜大院,占地面积约50X10=500平方米, 另外和我家对门有一个长约八米,宽约三十米的东院,有三间正房和三间西房。东院的房子都是砖土木结构。

他家最好房屋是胡同的西院,北院,南房是三间楼房,东有并座的各三间瓦房,西有三间瓦房和三间晒棚。南院是柴草院和磨屋。

按照那时分家的惯例,弟兄分家在财产的分配上,舅舅作主分成较平等的几份,先由老大挑选,后采取抓纸蛋的办法,决定所分的。老显爷没有舅舅,即便是有舅舅他也不会由舅舅掌舵来处理。

那时,许多家户为了图个五世同堂和四世同堂的好名,所以普通家户都人口多,人多矛盾就多,弟兄们为争家产曾有打破头的事例,还有和舅舅断绝关系的,那时的舅舅这个位置可不好当,我想儿子结婚,舅舅座上席就是这个原因酿成的。

老显爷家分家时,他的孩子们都已成家,他弟弟的大儿子大掌柜都有了孙子,是一个三十多口人之大家,这样的家若要平分秋色,合情合理那可太不容易。

我村张王李赵家的红白大事和分家,常请他当总经理,那时称作掌盘的。如今轮到自己头上他表现的十分理智,由于他的高风亮节。先人后己的道德品质,感动的他弟弟求他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处理。

老显爷的家法十分严格,家里大事都由他自作主张,谁也不敢说个不字,这次分家,他弟弟却提出了抗议,他这根枣木杠使他哥哥也只好听他的。

按惯例分家,事先先请亲近人拟定个分家方案,而老显爷破例自作主张,请人写了两份内容相同的分家契约,由于财产的价值悬殊太大,写契约的人随即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言:显老这样不平等的契约,我从未写过,这富有的归谁呀?显老笑着问到:“你说呢?那当然归你了!”老显爷斩钉截铁说道:“那我以后我还有脸去给别人家分家哩?众人该怎样看我呢?随即在契约上签字画押。

契约上写明,四个家院,弟兄两人各分两院,家院的西院,和我家对门的东院,归他弟弟所有,牲畜院和家院的东院归他所有,同样的把家的好地归他弟弟所有。差等地归他所有。

那时老显爷家的人口要比他弟弟家的人口多,而财产分的要比他弟弟家的财产少的多,历来顺从他的老伴,人称老九奶的她,提出来坚决的抗议说“这好地分给弟弟我同意,可这家院分给弟弟不太妥,你让孩子往哪住呀,不能让两个媳妇同居一室吧!老显爷说草屋磨屋我都能住,那总比讨吃要饭的条件好的多,就这样定了,所以老九奶也只好听他的。可是到了分家那天,分家的契约又变更了。

分家那天,当主持人把分家契约交到他弟弟的大儿子,人称大掌柜手中后,随即和他耳聋的爹高声诉说了分家方案,他对老显爷说,平时我都听你的,这次你必须听我的,别的不说,咱两个把家院换了,不然的话我就不认你这个哥哥,人称枣木扛的他,谁都知道他这个牛脾气,主持人当机立断,随即改动了契约弟兄二字,老显爷也只好听从了。就这样他们分家了。

他家分家时我还年幼,这是我爷爷对我说的,他常用老显爷动人的事例来教育我,我想我家能五世同堂,受老显爷家的影响很大,俺两家至今的关系仍相当不错,但也发生过矛盾,事后也都能互相了解。

六、感 受

我今年已是75岁的老人了,耳闻目睹长子如父,老嫂比母的人是很多很多,我大哥和我老娘就是这样的人,然而相比之下,我大哥和我母亲逊色于老显爷与老九奶两个。上篇我对他二老的事迹已写的不少了,后来感人的事件还有很多。

分了家后,老显爷与他弟弟之间的关系,不旦没有破裂反而更好了,而老二家的两个儿子不久却扬道分镳了。

不幸的是,老二家出嫁到余庄的姑娘,和老二家的老婆过早的去世了,老显爷和老九奶把大部分精力都灌注在这两个不幸的家庭了。我清楚的记得我奶奶告诉我的一件事是,老九奶获息余庄的老姑娘手拉一双儿女讨饭的事后,她亲自把她们拉到自己的家,安慰他们说今后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还清楚地记得,比我姐大两岁的胖妞姑,逢年过节回家总是带上三份礼品,一份是送给她爷爷的,一份是送给她爹赵芸田的,一份是送给老九奶的。礼品虽都一样,但大小却有区别,那最大的一个是送给老九奶的。胖妞姑就是现在有文他姑姑。

我还清楚地记得,1964年,老九奶突然病故的恶耗传出后,全村人无不惋惜,她这位积德行善的这位老人,她享年85岁,当时是我村年龄最大的一个。毛主席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一定要报。我想这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个哲理。

老显爷的家规家法看来有点过分严格,从他与其弟相处关系来看,是值得另人敬佩效仿的,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类似他这样家规家法的家庭还有很多,可是像他这样说到能做到的家户不多,可见老显爷老九奶在家的威望是何等之高,孩子们对他二老的尊重是他对孩子们的付出换来的,现在有好多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比二位老人付出的还多,可是其子女在维护父母尊严这方面,可不如他的儿女呀。当今当爹当妈的,做为儿女的,为使你的家庭和谐,儿女成材,我劝你就从两位老人身上吸取营养吧。 我受他们的影响非常之大,但仍有大的欠缺,我最大的弱点是涵养性越来越差,有时使孩子们难易承受,我是应检点自己的。

上篇<--- 本篇 --->下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河南省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