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河
《诗之河》---淇河痴(姚慧明)文集
 
   
     
从“淇上”释为“临清县”说起(上)

——与燕昭安先生商榷
作者:姚慧明   时间:2016-7-4 9:31:26
     
 

事由缘起

鹤壁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专题栏目《淇水三千年》第56期《卫县淇上》中,在讲到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一诗时,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主持人:……燕老师,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经常会在诗中读到“淇上”这两个字眼,那么“淇上”就是指的淇河流域吗?

 嘉宾:对,“淇上”就是淇河以及河的两岸,而且特别是指淇河下游的这一段。……

 主持人:今天说到熊曜,熊曜是卫县县尉,但是书上和网上都说他是临清县尉,这是为什么呢?

 嘉宾:确实有这么个情况,好多资料在介绍熊曜,说他是临清县尉,因此有的人注解岑参的诗,就把“淇上”说成是临清县,其实这是弄错了。为什么说把“淇上”注释成临清县是错的呢?因为在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在现存的上千首提到淇河的古诗里面,“淇上”就是淇河,或者说是淇河这一带地方,这是没有疑问的。

其实笔者早就发现,燕昭安先生,在淇县电视台几年前录制并播出的《朝歌三千年》专题栏目中,就有这种说法。去年燕先生出版的《朝歌三千年》一书中还说:“《鹤壁日报》在第一版搞了个《每日一诗》栏目,在注释岑参的《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这首诗的时候,他把关键的‘淇上’注释错了,说‘淇上’即临清县。这样注释……缺乏认真的考察论证,是想当然”,“明明是淇河边的卫县,为什么被有的人理解成远在山东的临清县呢?

以上燕先生所说的将“淇上”注释为“临清县”的始作俑者应该就是笔者敝人。

但燕先生将“缺乏认真的考察论证,是想当然”的板子打在敝人屁股上实在有点冤屈。其实笔者在此问题上还真做过一些“考察论证”,岂敢轻易“想当然”。

鉴于“淇上”和“淇奧”“淇园”一样,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同样是研究淇河文化不可绕过的词语之一。借此机会将笔者就“淇上”一词所见到的有关文献资料考据和理解陈述一下,以就教于燕先生和方家,但愿对淇河文化研究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此“淇上”非彼“淇上”

历史文献中记载熊曜做过临清县尉的资料并不缺乏,但却查不出熊曜做过卫县县尉的记载,燕先生对此确认无疑。但燕先生为什么却认定他也做过卫县县尉的呢?

在《淇水三千年·卫县淇上》这一讲中说:“人们对熊曜的了解,只能在几部野史中找到一点点信息”“熊曜不可能一生只在一个地方任职”认为他又当过淇上卫县县尉的事“只是史料中给省略了”,并以《全唐文》介绍熊曜的文字里“只介绍他任‘贝州参军’,难道我们可以因为这个史料,就否认熊曜临清县的县尉吗?”

其实,从逻辑上说,凭“熊曜不可能一生只在一个地方任职”作依据,就推论熊曜也做过卫县县尉,这结论怎会可靠呢?再者,《全唐文》没有说到熊曜做过临清县尉,也没说到他做过卫县县尉,但是《全唐文》同时也未否定他做过临清县尉和卫县县尉,就凭此,燕先生怎么就证明《全唐文》“只是史料中给省略了”熊曜做过两县县尉的史实?这个推论过程也是极不严密,结果也是极其可疑和不确定的。

再者,同一个朝代,同样在卫州或淇县任职,为什么淇县志只记载《淇水三千年·卫县淇上》中提到的晚唐淇县县令崔珏,而“给省略了”盛唐时期的县尉熊曜呢?

燕先生认为“熊曜做过卫县县尉”,也不是纯粹无中生有,那么,支撑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唯一依据只是: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这首诗题目中的“淇上”二字,因而诗中记述的熊曜等四人的活动肯定是发生在“淇上”地域内,按燕先生的决断:“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淇上’就是淇河,或者说是淇河这一带地方,这是没有疑问的。”如此,诗中熊曜的“县尉”就只能是当时卫州(治所位于原汲县今卫辉市)辖区内的卫县(淇县)县尉了。

可惜,此“淇上”非彼“淇上”,燕先生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实际上还真有点儿“疑问”,如找不到确凿的其他文献依据,只凭“淇上”二字作依据,那么熊曜八成没有做过卫县(淇县)县尉。

“淇上”的渊源及应有的含义

“淇上”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代经学家颜师古对“淇上”的解释:“《桑中》之诗,淇上,淇水之上。”此中的“淇水之上”所指,当为2000年前做过近400年卫国都城的朝歌附近的淇水岸旁。这里的“淇上”是有特定条件特定环境的。

古诗文中类似“淇上”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诸如“濮上”“洹上”“济上”“淮上”“江上”“河上”等,这些词语通常情况下,均可理解为“x水之上”,“淇上”一词的含义虽非例外,但与其他河流不同的是,淇水的特殊性,历史上淇河的长度、流域面积,以及古诗文中“淇上”一词所指的具体位置,与我们今天对它的认知殊为不同。笔者将“淇上”注释为“临清县”的原因就在这里。

燕先生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针对今天淇河的长度来说的,历史上的淇河的上、中、下游,与今天迥异。这一说法既显得有点儿武断,又有违有关地理史实。

淇水“本自流入海”

今天的淇河,从山西陵川县方脑岭棋子山发源至浚县新镇淇门入卫河为止,其长度,官方的数字是161.5公里。但20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这条古老的淇河,因曾汇合清水后大致经由与今天的卫河相仿的水道“本自流入海”,可想它的长度会是今天的多少倍。清淇二水汇合后的这条河流的称谓或“清”,或“淇”,或“清淇”均名正言顺。那么,可称“淇上”之处,要比燕先生限定的范围大得太多了。(那时尚不存在卫河,卫河的出现是明朝以后的事,下文还将讲到)。

2000年前的淇河真的是这样的吗?以何为证呢?历史文献典籍的依据还真不少。

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春秋战国时期淇河故道之所以无水,是因为‘河徙南注,清水渎移’的缘故。本来淇河在同山之南绕了一个圈子,汇合清水一块再向东北流去。由于黄河在这里向北倒岸,冲断了淇河的弯曲处。淇河流人黄河,下游自然相应绝流。”淇河断流,形成故渎即淇河故道。这故道就是所谓宿胥故渎,亦即清渎。断流的淇河故道就是汉代所谓的白沟。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淇河故道称为白沟呢?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只是因为它的河床上遍布着白蚌壳类动物的残骸,呈现一片白色的缘故。淇河断流后,河床显得色白,因而就被称为白沟。”

关于清水与淇水名字混称彼此不分的史实,郦道元《水经·清水》:“以淇、清合河,故受名焉。清水又屈而南……又东入于河,谓之清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序:‘百门陂,案《水经》出自汲郡共山下,泉流百道,故谓百门。会同於淇,合流於海,鱼盐产利,不可谈悉。’”这“会同於淇,合流於海”,即百泉水汇入淇河直接入海之意。

《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开元二十五年,刺史卢晖自东城、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溉田五百余顷。”滹沱河在今河北石家庄北,保定南。“引滹沱东入淇”的“淇”绝非今天鹤壁境内的淇河,而只能是历史上流经河北境内“自流入海”的古淇河河段。

    《资治通鉴·周纪·第002卷·水经》:“淇水自馆陶清渊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汉因置清河郡”。馆陶县是河北省邯郸市下辖县。即是说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也承认周朝时淇水曾流经河北馆陶县。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佛楼北崖壁上,镌刻着明·陈大宾的一首诗《同杨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怪石穹窿夏木阴,移觞倚月共披襟。……淇源秋水萦如练,仰圣高歌绿竹吟。”淇源, 同“淇泉”,淇水和泉源水的合称,此偏指淇水。典出《诗经·竹竿》:“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站在大伾山上是看不到淇水的,这里的淇水实际上是卫水。这证明淇水卫水也确可通称的。如此,若将大伾山附近的卫水旁称作“卫上”或“淇上”并无不可。

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先生疏《水经·清水》说得更明白:“清水本自入海,自周定王五年(602),河徙南注,黎阳以北,清水之流遂绝,而故道犹存。今曹操开白沟遏淇水北流,行清水之道。故《淇水注》渭之‘清淇’,互受通称”。

《三国志·魏书一》 :“建安九年(204),春,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东汉建安九年以前,这条淇河故道称白沟,曹操“遏淇水人白沟”之后,这白沟仍称“淇水”、“清水”或“清淇”。隋唐时成为大运河“永济渠”、宋元时因此河曾为朝廷京城运粮食(漕米)或接济军用而称“御河”,明代称卫漕或卫水,清代因该河有源头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一直沿用至今。

既然如此,燕先生按今天的淇河长度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没有疑问的”的说法还可信吗?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