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三)        首页      作者近照     封面封底     序言     导语

 
《淇园拾贝》---作者: 石同勋

民主渠首话今昔

       

已巳年孟夏,我和几位朋友去青岩绝石窟游览。到达贺家村北民主渠首,只见一道二百多米长的拦河大坝,劈腰把淇河水截断,清澈的河水缓缓悠悠通过渠首总闸欢快东去……

乘小憩之机和渠首管理员老冯同志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们民主渠解放前叫民生渠,是群众集资修建的。他的介绍引起我的兴趣,让他讲讲修建的情况。他指着渠首的一块石碑说:“不用我讲,一看就明白了。”我仔细阅读了碑文,是创修民生渠的纪念碑,刻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

此前,淇县花庄、庙口一带,多系丘岭硗确之壤,土薄石多,水源奇缺,虽然紧临淇河,但因地势突兀,却得不到淇河水的润泽。别说浇地,就连人畜吃水都成问题。一遇干旱,庄稼颗粒不收,民众不是逃荒要饭,便是卖儿卖女。民国十五年,时任淇县公款局局长、吕庄村有识之士吕国恩,为改变这一带贫困缺水的面貌,沿淇河进行实地考察,想开挖一条渠引淇河水为民造福。他的想法得到县长燕芳的支持,更受当地百姓的拥护。民国十六年,他召集高村、庙口一带村庄的仁人志士,成立了以他为会长的“民生渠工程委员会”,负责筹措资金及工程有关事宜。发动受益各村群众,按浇地面积集资,共收粮食860石;吕国恩又亲赴上海向“济生会”借款三万元。同时聘用本县能人纪明照为技术员,周密测量北起青岩绝、南至思德河39华里的主渠干道。经过两年紧锣密鼓的准备,终于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破土动工。开工不久,就遭到内外的干扰和阻挠。县内郭湾村“土匪大旗”任伍不让挖地,迫使停工。县长汪铭鉴出面作工作,方得继续进行。真是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浚县天赉渠派人把淇县告到河南省政府,说“开挖民生渠,截断淇河水,是破坏天赉渠。”省政府下令停工。省长冯玉祥亲临淇县考察后才得继续施工。为了争取时间,全线分为三段同时施工,各村参加挖渠人数达三千五百余人。他们克服了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和征地纠葛等诸多困难,经过一年的奋斗,填挖土石58962方,架修桥涵36座,于次年秋竣工。淇县第一条集资开挖的渠道开闸放水,开创了淇县历史上第一次用母亲河的乳汁灌溉庄稼的新纪元。受益面积达三万余亩, 把这一带贫薄的土地变成了膏腴之壤。百姓们看到这清清的渠水象乳汁一样流进将要枯萎的庄稼地里,高兴得热泪盈眶。由于这条水渠的开凿,解决了百姓的生活大计,故取名“民生渠”。

读罢碑文,对吕国恩这些有识之士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当时的条件下,能率领民众创修这么大的工程,的确是个创举。

老冯同志给我们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把民生渠易名民主渠,并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固了拦河大坝,主干渠进行了清淤、疏通、延伸等工程,使主干渠增加了一倍多,部分干渠进行了硬化,灌溉面积扩大到八万五千余亩。为了综合利用民主渠水,又在渠之上游建立了淇鲫鱼繁殖场,变野生为人工饲养。目前已有养殖水面210亩,初步形成年产鲜鱼3万公斤的生产规模。

返回途中,我们沿民主渠南下,只见清清的渠水,潺潺缓缓,渠畔庄稼郁郁葱葱,溢放出扑鼻的清香,好象闻到了母亲的乳嗅。渠水所到之处,人欢马叫,一派升平景象。“淇水荡荡,渐车帷裳”的弃妇悲歌已成历史。淇河两岸人民由于吮吸母亲的乳汁,多数人家已成为小康之家。

 

 
 

[上篇]<---本篇--->[下篇]

 

[ 返回主页]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 版权所有       站长:郑厚德       电话:0392-7226048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