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学广集粹 战士历程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安阳城最早城址及地名来源综析

 
 

 

安阳城最早城址及地名来源综析

 

根据《史记》明清《彰德府志》,民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现代《古都安阳》等书记载,秦将赵邑“宁新中”更名安阳,取“宁”“安”意近,地处淇水之北为阳,安阳其名由此而得。安阳城先后四迁其址。秦安阳城在今市东南43华里;晋安阳城在今安阳市西南三至四里;隋唐安阳城在晋安阳东北,安阳河以南,宋增扩安阳城含今安阳市在内。目前要考究的,非指广义的安阳城变迁及其周围地区,而是秦安阳城之所在和地名来源。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余依据八三年夏亲身实地考察,在安阳古都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浅谈安阳古都及地名问题》的发言,认定秦安阳城即邻近今安阳县东南边境的汤阴县任固乡七个故城。八七年出版的《古都安阳》一书,也赞同并表明了秦安阳城在今安阳城东南20多公里的汤阴县故城一带。《安阳市地名志》、《安阳新县志》。也将明代著名学者、国子监祭酒崔铣所作的安阳地名注释,列入方志。

    然而,对于安阳地名来源和最早的安阳故城,争论既久而颇多。民国二十二年《续安阳县志》的编纂者,新立今安阳县西北岭寿安山南为阳之说,近人又有阳寓“吉祥如意”,“取易经意源于东阳”之说;《中州今古》载文,最早的安阳城址,位于汤阴古贤镇;《安阳日报》《安阳地名考考》《新乡师大学报》发表著述,力主“宁新中”系新乡,焦作地区“宁邑新中乡”和焦作“安阳城之说”;还有最早安阳城与“宁新中”无涉,即今安阳城和安阳县境之说,著论纷云,各衷一是,令人无所适从。此事关乎第一代安阳古城及其名称来源问题,大有集思广益彻底澄清之必要。现谨就诸家论著,着重从历史地理方面作些综合分析,陈述一孔之见。

()

    民国《续安阳县志》编修者,对安阳位于“淇水之北”而得名,提出质疑。认为安阳北临洹水,南有羡河、汤河、宜师沟。距淇河较远,为何以淇河命名?弄不清所以然,遂以寿安山南,立论解释安阳之名。实因编者对古今地理演变,缺乏研究,殊不知今安阳并非秦安阳,今淇水不同于古淇水。明代方有寿安山其名,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怎么会以寿安山命名安阳最早的故城?研究历史地理,应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此乃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绝对不能随意立论,杜撰新说贻害后人。作为后来的学人,应当以此为戒。

()

明代大学问家崔铣,以“淇北”注释安阳,确乎言之有据。众所周知,古黄河曾流经安阳东境,即为邺东古大河。《汉书·地理志》载“魏郡邺县有故大河,东北直达于海”。《浚县旧志》云:“在县西十里盖禹迹也。自此而北,历荡阴、安阳、邺县、斥丘(河北成安东南),左会衡漳,经所谓北过降水(漳水)也,河自东北入海,及()定王时南徙”。《汉书地理补注》还指明:“班固(汉书作者)知有邺东故大河矣,而不知其上承宿胥口。郦道元(南北朝《水经》作者)知宿胥故渎(浚县淇门以北)为白沟矣,而不知其下流即邺东之大河”,意即从浚县淇门北,经浚县西,荡阴(汤阴)东,内黄西、安阳东,邺县东,成安东,就是原来古黄河,春秋周定王年间河决淇门向东,北流之古黄河成为黄河故道,又名白沟。

从地形上看,当今汤阴五陵乡东部的水塌河、旱塌河、屯庄、大小宋村;任固乡南部的岳儿寨、綦逐、赵庄;内黄县东庄乡、高堤乡西部,二安乡、井店乡以北;安阳辛村乡东部北伏恩,李高利、贾太保、王洋凡,以及北郭乡西,这些沙丘沙滩就是邺东古黄河留下的陈迹。

那么古淇水流经何处?大致沿着古黄河故道北行。《中国历史地名词典》云:“淇水即今淇河,源出山西陵川县,本东南流入今河南汲县东北淇门镇入黄河。东汉建安末,曹操于淇()口筑堰,遏淇水东流入白沟”。清《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记:“淇水过内黄县为白沟,与洹水合”。《大清一统志》载:“卫水经内黄县西北,其在内黄界者即古淇水。”《水经注》曰:“淇水东北迳枉人山东”即今汤阴东北边境。《历史地名词典》“清水”条目注明:“汉魏以前于今淇县南入黄河。东汉初平三年(191)袁绍屯兵朝歌清水口,即此入河之口。晋改道会淇水入白沟”。“清河”条目表述:“上游承白沟,自今河北威县以下,始称清河,东北流经清河,故城两县及景县南至东光县西”。《方舆纪要》称:“清河郡,今广平府南东昌府北境是其地。清水即淇水,盖以水氏郡也。”另《内黄县志·大事记》记载:“洹水建安九年,引入白沟·,以通故黄河”。这就是说,淇水本在浚县南入黄河,后黄河决口改道,洪水北入白沟,从淇门流向东北,上游接清水,下游会清河,中间由黎水、汤水、洹水、漳水,滏水先后注入。所谓淇水、白沟、清河,皆乃淇水分段的不同名称,实则同为淇水。历经浚县西,汤阴东,内黄西北、安阳东、大名西、广平东、下至南宫、清河、平原、夏津、东光而入海。而第一代安阳城,即汤阴任固乡的故城,正位于古洪水北岸,按直线计算,也就是四十三里左右,或者稍远一点。该地系殷商故城,最早的古安阳城,理当在此,至于此处为何不名淇阳,因地名确定是历史的产物,后人不能苛求。隋代林县南部即设有淇阳县城,临淇县城。倘以此类推,今安阳城位于洹水南,似应改称洹阴了,然而安阳之名却一直沿袭下来。()

    汤阴县古贤(故县)镇,不是故安阳城,而是故汤阴县城。汤阴县系战国的魏荡阴邑,因位于荡水(今汤河)之南,故名荡阴,后改称汤阴。汉高祖二年(205)建县,东魏撤销并入邺县。隋文帝六年(586)恢复荡阴县,于县东十七里古贤镇设荡阴县城。文帝开皇十年,又撤荡阴入安阳,十六年再置荡源县城于今鹤壁故县村,隋炀帝大业二年再度撤销,唐武德四年(621)改名复置汤源县,回归古荡阴城(即今县城)。贞观之年改称汤阴。可是《中州今古》所发文章古贤镇即故安阳城(第气代安阳城)之论差矣,是作者将第二代汤阴城误认为最早的安阳古城。

()

宁新中邑与宁邑新中乡,同宁新中邑改安阳邑,南阳城改名安阳城,各为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谭其骧在《古代历史地图册》中已有明确标定。宁新中邑先属魏,秦曾一度攻占,此地后又属赵,而最终归秦改名为安阳邑。《中国历史地名词典》注释:“宁新中邑,战国赵地,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应为东南),秦改名安阳邑”。“安阳邑”,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应为东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宁新中更名安阳’即此”。《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记载;’秦昭王五十年,……魏信陵君在邯郸城下大破秦军;五十一年,……秦灭西周(应为东周),赵孝成王十年,乐乘、庆舍破秦王92军于宁新中(今安阳市西南——应为东南),韩、魏、楚助赵。”秦王政十一年,赵攻燕,秦乘机…攻赵,取阏与(山西和顺)、邺、安阳等城,尽有漳水流域之地。”这里不能理解为邺之安阳,显然指邺县、安阳两地。此安阳,当指原宁新中改名的安阳城,而非当时尚不存在的今安阳市,况且在此之前,秦王政六年取朝歌(淇县),七年取汲县(古汲城),九年取垣、蒲、衍氏(均在今长垣附近),秦王政十一年攻克安阳之后,十三年秦又破赵军于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十四年:再攻赤叩,宜安(均在河北石家庄东南).战争经过的前后印证,也是以证明当时安阳城<第一代安阳城)的所在位址。还可举《资治通鉴·破釜沉舟》佐证:“秦二世三年(20),秦将章邯以重兵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兵行安阳一带(安阳故城在楚旺西南三十里,见彰德府志),宋义犹豫不进,项羽杀宋义于帐中,得胜而为楚旺。”楚旺西南三十里,就是秦安阳城。

    而宁邑新中乡和焦作安阳城,则另当别论,宁邑泛指今新乡市所属的获嘉县,新乡县和焦作市及其所属的修武、博爱、沁阳、武陟、温县、孟县、济源等县。作为城邑,专指今获嘉县城,即古修武城,大修武城。另有一小修武城,在今修武县东四里。所谓大宁、小宁,指此两地。把小宁强加于安阳城村非矣。新中乡就是原归获嘉县的张固城,现划归新乡市郊区,今新乡市原称新乐县,古时属新中乡,也作过获嘉县城。原属修武。现划焦作市郊的安阳城村,本名南阳,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后属秦,与小宁无关。究其地名来源,古修武县城(今获嘉县城)本殷之宁邑,武王伐殷勒兵于宁,改名修武;获嘉县乃西汉武帝东巡至汲之新中乡(今新乡张固城村),得南越国叛相吕嘉首级,遂以其地置获嘉县,晋废,南北朝复置,治新乐城(今新乡市),隋移获嘉县治于古修武城;焦作之南阳城,据考早在周武王伐殷时,驻军南阳,遇雨而待阳,改名安阻城,但春秋、战国以至秦统一六国,皆称南阳,而不名安阳,如《地理通释》:“杯州修武县有南阳城,晋启南阳即此。”《秦本纪》:“秦昭王三十三年,魏入南阳以和。”《张仪传》:“魏绝南阳”。《白起传》:“攻南阳,太行道绝之”,笔者认为,此安阳城系河北人南安语音相混而造成。以地名论,周改宁邑为修武,汉改新中乡为获嘉,南阳城又名安阳城,均与秦改宁新中邑为安阳邑无任何干系。而且《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标明:“秦昭王四十四年(263),白起攻韩,取太行山以南之南阳。”并注释:“本书所记乃是完全攻占此地区”。如果宁邑和宁新中邑同为一地,既然四十四年已经完全攻占南阳地区,那么秦昭王五十年还用再次攻占宁新中邑吗?这就充分说明秦攻宁邑在前,而攻宁新中邑在后,本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次战事,怎么能硬拉址在一起呢?

    有的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无以三个字作地名,安阳地名前身为宁新中也不可能。实际情况是,虽少则有,无独有偶。秦国不仅有宁新中邑,尚有新秦中其地。秦始皇派蒙恬击败匈奴,收复今陕甘宁结合部的河套以南地,临河筑城,即名新秦中,移民屯戊。在司马迁写作《史记》期间,汉武帝就曾移关东贫民于新秦中。这在《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中国历史地名词典》等书中,都有明确记载。

(五)

秦攻宁新中邑之前,确有安阳之名。《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四年,秦昭王三十二年:“廉颇将攻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有学者认为,当时魏国境内只有两个安阳,一个是邺安阳(今安阳市县),一个是宁()安阳(即今焦作安阳城村)。此一表述并不符合实际。邺县(今临漳县西南)附近尚有安阳亭。先附赵后附魏的原卫国东阳地区(东阳治今河北清河县),在冀州、衡水、景县、故城之间,即后来西汉的信都国,还有另一个安阳城。

不过一九五七年王伯祥先生编注的《史记选》廉颇传及附图,则认定“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显然为河南安阳和防陵。附图标明:前275年拔魏防陵、安阳,均在今河南境内,今安阳在北,防陵在今安阳南;但廉颇所攻的安阳,箭头指向今安阳东南方、防陵正东的安阳(故城)。并特注释:“防陵在今河南安阳市南二十里,因防水为名;安阳故城在今安阳市东南四十三里,两邑相近,故并拔之。”从而进一步说明,廉颇攻占的安阳,绝非今安阳,而是由宁新中改名的秦安阳故城,即第一代安阳城。

然而不妨作些研究分析,身为西汉文史学家的司马迁,三十八岁搜集史料,四十二岁开始写《史记》,五十五岁成书,五十六岁绝笔。按顺序写成: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从前104年到公元91年,自纪写起,以传告终,长达十四年之久。且不讲战国至秦汉间的地理变更,就是在他写作《史记》的这十四年中,西汉历史地理该有多大变化!笔者由此认为,《秦本纪》:“宁新中改安阳”,《廉颇传》:“廉颇攻安阳”,两者应为一地。《史记》之所以在“安阳”问题上前后矛盾,是因司马迁写作“本纪”在前,而成节“列传”于后,作为西汉人撰写战国的历史,既然前面已在“秦本纪”中写明“宁新中改名安阳?那么在最后写“廉颇传”时,尽管年代超前,即索兴直述为“廉颇攻安阳”而不提宁新中。就如现代人写历史地理、名人籍贯往往书今地却不书古地一样。盘灾本迁于北蒙,而后人直写盘庚迁殷。司马迁系汉代夏阳人,今人统写陕西韩城人,其实前后乃同一地点。抗毕中改山西辽县为左权县,山东聊城为筑先县,堂邑为武训县,河南永城为雪枫县,解放战争时期改江苏天长县为炳辉县,新中国成立以后除左权保留外,其余都恢复了原来的县名,这些地方的现代人在写历史时,皆冠以恢复后的地名,旧地名只在方志沿革中略有记载。以安阳论,1947年分别成立邺县、安阳西县,解放后又划出城区建立安阳市,54年取消上述两县,恢复为统一的安阳县,现在安阳县写作有关历史、人事文章,谁还再提曾经存在七、八年的邺县呢?原籍安阳辛店的王秉璋将军,史书记载其籍贯,抗日时期应为河南安阳县,解放战争初期至54年应为平原省邺县,今却仍写为安阳县,实际并不矛盾。因此在这方面既不能非难前人,又不宜另作他释。照抄书本注家峰起,给后人造成的疑案实在太多了。

()

    古内黄城与秦安阳故城无涉,汤阴任固乡的故城乃故安阳城,

并非古内黄城。何以见得?内黄本是战国的魏黄邑,古名黄城。《民国内黄县志·沿革表》记载,春秋属晋,战国属魏,一名黄,一名繁阳,两者实为一地。黄城、繁阳的故址在今内黄县西北田氏乡的高城一带。战国赵敬候八年(379)拔魏黄城,即在此处。汉高祖九年始置内黄县,又分置繁阳县,东魏一并划归临漳,隋唐复置内黄县。《内黄史志资料选编》指出:“公元1171年南宋时,黄河自上游决口,把县城(内黄旧城)淹没,随迁往故县,后又乏至今址。”《方舆纪要》载:“内黄旧城(即汉内黄城)在今内黄县西北十八里”。《大清一统志》称:“内黄故城在今内黄县西北二十里”。这两个内黄县老城均属该县东庄乡,前者为旧县村,后者为大小故县两村,靠近内黄、汤阴边界,西隔卫河和汤阴任固乡故城相望。上述说明,从战国的黄城(高城)到汉代的内黄旧城(旧县村)再到甫宋的内黄故城,以至于今内黄城,均位于现在的内黄县境内,,与汤阴任固乡的秦安阳故城毫无牵连,把秦安阳城视为古内黄城是不切当的。

再以地名论,内黄以黄河、黄泽、黄池、黄沟得名。末:元和志》载;“今相州内黄县本汉旧县,魏以河北为内,河南为外,以冻留有外黄,故此为内黄。黄泽在县北(旧县北)五里,今淹废。”清《汉书地理地水道图说》明显标出:黄泽位于今内黄境内西南部。《内黄文物志》称:“黄以黄沟名,黄沟在今石盘屯以南,东西数十里的一片黄水大洼,已于南宋年代被黄河淤平。”《民国内黄县;忘》记述:“黄泽在县西北,泽方数十里,经内黄城南东注白沟”。此外,内黄县至今尚存有关黄泽的不少遗迹:孟家潭,俗言即黄泽;黄池水驿在县西南四十里高堤镇,鸬鹚坡在内黄旧洹水南(古洹水原入漳,曹魏改从内黄田氏镇入白沟,清代中期卫河淤塞,咸丰二年,将卫河东移二十里开凿新道,今洹水方自北豆公范羊入卫),周八十里。另以“荡水”佐证:“东北至内黄县(古大河东)入于黄泽。唐改曰汤水,后由神表村入境,沿邑西界至冉村西入卫河。今自神表村南折,改由西元村汤内交界处入卫河”。由此看出黄泽主体在今内黄界内,涉及右盘屯、豆公、东庄、高堤四个乡,略跨安阳、汤阴边境,清人所著《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明显标出;黄泽处于古犬河(即古淇水)之东,位于今内黄县西南部。若将安阳县东部的广润坡,以至瓦店乡以东,都视为古黄泽,恐难符合实际,古黄河故道也不等同于黄泽。更不应由此得出结论,汤阴故城村即为最早的黄城、古内黄城。诚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在其绘制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册》中有所显示,但他只是大致标定古黄城、古内黄城的位置,很难说十分准确,其将朝歌的古沫邑标成“洙”邑即属错误。五六十年代的一版《中国分省地图》,甚至将浚县西部的新镇,标入淇县西部,可见地图编制者有时也会失误。作为学者,就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实事求是,切忌迷信,尽信书不如无书。由于持此说者,误认秦安阳城为古内黄城,将内黄古城安错了地方,因之迄今找不到第一代安阳城,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

    从历史地形和所处方位看,汤阴七个故城村乃最早的故安阳

城无疑。《元和郡县志》讲:“安阳本七国时宁新中邑,秦昭骧王拔之,改名安阳。汉初废,以其地属荡阴县”。《彰德府志》《史袒选注撇中华活页文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内黄史志资料选编》都分别认定:“秦故安阳城在今安阳市东南四十三里,内黄楚旺西南三十里”。《新安阳县志》建置沿革表述也认定:“秦安阳城在今县址东南,分邺地初置,在今安阳、内黄、汤阴之间;汉安阳邑在今县址东南;汉昭帝安阳城在今县址东南,地属现在在汤阴县”。王国维所著《水经注释》指出:“洹水至邺东,经安阳县故城北。汤阴故城村正位于安阳、卢黄三县交界处的古淇水北岸,洹水之南,这不充分说明此处就是奏改宁新中为安阳的所在吗?难道还能再找出其它地方吗?事情一清二楚,毫无疑问,汤阴故城村就是秦安阳城,继续争论大可不必。”

文章写到这里,又看到199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河南省卷,内将汤阴县任固乡七个故城村标图并释为:西汉至北魏的内黄城。实际上又错了,这里乃宁新中邑?秦安阳邑的城址。汉魏内黄城在今内黄县境内的旧县、故县两处村落,与汤阴境内的原安阳故城无关。不禁吟诗一首:

    阅《地名词典·河南分册》

    魏宁新中在何处?安汤内间结合部。

    故城本乃秦安阳,标汉内黄实有误。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