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二)        首页  

 
《王守振文集》---作者: 王守振

芦 花 飞 绪


   走进深秋时节的雁鸣湖,曾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中“芦花飞荡,稻谷飘香, 岸柳成行”的场景立即浮现眼前。

    该湖位于郑州开封两大古都之间中牟境内的黄河岸边,这里原是4000余亩的黄河湿地,因冬季大雁聚居越冬、雁群鸣声不绝而得名。但真正让雁鸣湖名声鹊起并成为都市人旅游休闲胜地的,不仅仅是可以观赏那些久违了的大雁,还是因为人们能够在这里感受浩淼湖面的壮阔,欣赏随风摇曳的芦苇,观赏满荡飞鸿安之若素的嬉戏,品尝湖内盛产的膏满黄肥的大闸蟹。然而,今秋之旅,我则更醉心于那满湖荡漾的飞絮。

漫步雁鸣湖畔,水面宏阔,游船如织。荷花虽已隐去,但那些曾经碧翠和伞盖无垠湖面的荷叶,却更让人心动,扯出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举目望远,在茂密的芦苇间,一群白羽黑翅的鸟们,正悠然沐浴在暖暖秋阳中,有的伸长弯曲有致的脖颈抚弄羽毛,有的似在清澈的湖水中叨琢鱼虾,同行者有人惊讶地认出,那就是仙鹤!忽然,又有几只大鸟飞出苇荡,晴空排云,响遏云宵,在空中展出优美的造型,并自觉地排成一线,又有人惊喜得喊出:大雁!片刻平静后,再看无际的湖面和大片大片的芦苇,只觉芦荻如雪,浪花涌动。秋风起处,芦花飞扬,在阳光的折射里,我眩晕于眼前这飘忽迷离、漫天飞舞的景象,思绪摇曳,点点片片。回想自己离开家乡,上大学四年,工作后到周口参加省直机关讲师团一年,几年后到焦作驻村一年,然后又到鹤壁挂职三年,早就有了第二、第三乃至第四故乡,这一切都幻化成飘飞的芦絮,幻化成儿时的怀念和年轻时的记忆,遥远而亲切。

    我的故乡也在离黄河不远的一个小村庄,村名就叫“苇园”,可见芦苇的繁盛与悠久,村东村西,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蒹葭苍苍,河水泱泱,蛙鸣鱼跃,鸟语花香。芦苇塘里,留下了乡下孩子们的欢乐与笑声,也培养了农家子弟勤劳质朴坚韧不拔的秉性。

    初春,到芦苇塘边拔茅草芯,那嫩嫩的花穗和甜甜的味道,使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有如吃水果一样兴奋。夏天,几场雨下来,苇塘便成了汪洋。放学路上,总想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趟水过塘,那种冷不丁被小鱼碰着腿肚子给人惊喜的感觉至今还能记忆犹新。星期天擓着草篮割草,也总是要偷偷到苇塘边,凭着芦苇作屏障,躲过大人们监视的目光,一个猛子就能扎出好远。如今在城里工作二十多年了,一进游泳池,仍然是在乡下练就的姿势,既不是蛙泳,也不是蝶泳,但能游得飞快。夏末秋初,满塘的芦苇已长出天缨,我们就用芦苇做竹笛,比赛似的“呜呜”乱吹,后来竟能用手掌配合吹奏出当时流行的《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小小竹排江中游》等歌曲。用高粱秆和苇篾做蝈蝈笼子,能插好几层,谁养的蝈蝈多,谁就成了受小伙伴们崇敬的“英雄”。秋末的芦苇塘,大人们开始割芦苇编席、做篓、织门帘,或者盖房作苇芭,小孩子们则捉鱼抓虾,最多的是白条,捉到后用麻叶或南瓜叶包起来放进火塘,等外层烧糊时,里面包裹的小鱼也就熟了,剥开撒上点盐巴,那味道可真是鲜美,令人垂涎欲滴。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曾经在年轻时候为养家糊口到焦作烧过石灰窑下过挖煤窑生性要强并当过青年突击队长的父亲,因长期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和糟糕的劳动条件,不幸患上了尘肺病,后又转化成肺气肿,长卧病床,气奄一息。有次在放学的时候,路边的一坑水突然出现漩涡搅动,我立即意识到里面应该有一条不会太小的鱼。随即跑回家,拿来铁锨、篮筐和脸盆,把水分成段,再用脸盆把水泼进篮筐流走,直到天黑把水泼净,抓到了一条足有八两重的鲤鱼。回家后,母亲随即切成块炖成汤,喂给病榻上的父亲。看着瘦弱的父亲脸上露出的微笑,我仿佛觉着这条鱼就是救命良药,也许疾病折磨和长期得不到营养的父亲身体会硬朗起来,他会重新拿起鞭赶着牛犁地耙地耩地,挣生产队里最高的工分,分最多的粮食,让家里人都能吃饱。尽管父亲在不久的那个冬季,就永远地离开了他牵挂的孩子们,但至今的三十多年里,我上学、工作、成家立业,虽然早已告别了贫穷和饥饿,甚至还能经常品尝鲈鱼鲑鱼石斑鱼,但都忘不了那无垠的芦苇,苇丛下面的水塘,水塘干涸后留下的那坑水,和那寄予我天真期望的鱼汤与“良药”┄┄

    遐想间,丛丛芦苇仍在微风中轻轻舞动,不停地飞出如雪的花絮,纷纷扬扬后,有的飞向了天际,有的又悄无声息的漫天落下,回归到芦苇丛中。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的确,人很脆弱,面对疾病,面对贫穷,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有时竟那么无能为力。但人是有思想的,虽然有时像芦苇一样耐受着清贫和寂寞,但思想生出了智慧,智慧改变了环境!春季的芦苇是弱小的,夏季的芦苇是茁壮的,秋季则是成熟与骄傲。他们火烧不绝,刀割不尽,水淹不死,风吹不倒。他们不择环境而生长,不惧风雨而挺立,单个能繁衍,群居而盎然。他们纯正而无私,包容而谦让,柔弱里孕育出刚毅,朴实中折射出灵性。他们要求人的甚少,奉献给人们的却是一切。这,就是芦苇的精神,更是游览雁鸣湖、凝视满荡芦苇、感受柔曼秋风吹佛芦花所给人的最新启示啊!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认识泥河<---芦花飞绪--->古灵山散 记              [ 返回主页]

 


      作者简介:王守振 男,汉族,196410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198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卫生监督等工作, 200312月任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