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二)        首页  

 
《王守振文集》---作者: 王守振

孙老与周公

作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如果说周俊杰的作品琳琅满目,大家都可以理解和想象。但他近十几年来,给朋友、同道、后生和自己撰写的序和跋,竟然洋洋洒洒四十余万言110多篇,这不能不让人们在他书法所取得的斐然成就异常羡艳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千般敬佩万般尊崇。

在书法艺术上,周先生已是炉火纯青重如泰斗。在书法理论上,翻一翻他那厚厚的序跋集,就可领略到这位学人大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他对同道、对朋友、对后生们的热肠古道和无私情怀!他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满腔的创作热情和超乎寻常的勤奋,划动起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双楫,而成就蜚声书坛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然而,仅仅沉醉在如畅饮醇醪般的翰墨挥洒中,流连在理论探索的思想空间里,但他还远未满足,他说“人们的生活再多姿多彩,如不能诗意地感受并将之诉诸文字,那将是人生一大缺憾”,于是,他又拿起笔墨,用心灵、用心智、用慧眼、用对生活的感悟,写出了如同他的书法一样神采飞扬的诗篇,写出了如同他的书法理论一样深邃悠远的诗篇。

可能是整天和文字材料打交道的缘故,自己也曾钟情于文学、书法,甚至偶尔也能捣鼓出点诗歌散文之类的稿子发发,但根底尚浅,浮光掠影。在书法艺术上,尤喜隶书,无论秦隶汉隶,一看到那些蚕头燕尾,燕不双飞的流畅墨迹,看到书家们创作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运笔技巧,往往爱不释手,流连忘返。所以闲暇时,也常常磨墨铺纸,比划一番,但要想真正的将那些横平竖直的笔画通过线条的变换和结构的变形演变成艺术,还遥远难攀。有一天,与孙荪、周俊杰、冯杰、蔡云川等几位大师聚会,恰逢周先生《书法序跋集》出版,出版社的杨吉哲编辑刚刚把带着油墨香气的样书送到了周先生手中。周先生便挥笔题写“守振道友惠存,周俊杰赠,此为签字第一本也”,让我倍感珍惜。如今,这本书就放在我的案头,一有闲暇我就揣摩周先生的书法理论,解读众多书家的创作真谛,彷佛看到了周先生的殷殷目光,聆听到了周先生那平易近人的谆谆教诲。

看到周俊杰先生的《书法序跋集》,马上就会想到给周先生写序的孙荪先生。记得上高中时,就熟读孙先生的散文。“小时候在农村,二八月看巧云,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每逢这样的机会,天上美景总是引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粮垛能落入人间仓库,那数不尽的羊群马队能赶到乡村的圈栏,那无数的瓦块能送给百姓盖房,该多好啊。”只不过那时心中神奇遥远的作家竟是如今能够时常晤面的一位睿智随和的长者。孙先生是一位文学大师,著名的评论家、散文家,曾任河南省文学院院长,领衔文学豫军,他的文章脍炙人口,他的著作汗牛充栋,在河南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业绩。但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竟然还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笔走龙蛇,隽秀飘逸,看在眼里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挂在墙上是一种“故意”的炫耀。那次我家里装修新房,为了营造一点文化气息,建设学习型家庭,也表明一下房主人的爱好和追求,与喜欢咬文嚼字的妻子推敲琢磨,一同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请装修师傅雕刻在墙壁上:清弄玉笛静扶筝,慎微识己自从容。勤勉求道徳载物,忍将浮名换秋风。其重点在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即“清”、“慎”、“勤”、“忍”四字。“清”即清风明月,喻人品位;“慎”为慎始慎微慎独慎终,喻处世为人;“勤”即天道酬勤,行者常至,功不唐捐,要求自己及家人勤奋勤恳勤劳勤快,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忍”是隐忍包容,恬退隐忍,容人容事容言,雅量异常,喻为人为事所应追求的品格。四句诗可以作为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一种家风。孙老阅读后,颇为赞赏,面对望其手书赐墨的请求,欣然应允,随挥毫泼墨,一气呵成,扇面字幅,游刃洒脱,奔放流畅,如张之颠,如素之醉。挂在客厅里,顿时让小家蓬荜生辉,柴门生光。

然而,更令人敬慕和钦佩的是孙周二位长者,还是一对好友。对他俩比喻成形影不离毫不过分,甚至比作如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如影随形也很贴切。周俊杰称孙荪为孙老,孙荪称周俊杰为周公,或坐或站都有定式,虽都是年逾古稀,但相敬如宾。当然,二人有时也开点玩笑。周公65岁生日寿宴上,高朋满座,少长咸集。孙荪先生未说贺语,却要“揭发”周公个人生活的秘密,说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有十女子不离周公左右。一言既出,语惊四座。大家都试着猜想到底是哪几位女子与周公过往甚密,但无一猜中。后来孙先生笑说着公布了谜底,就是他自己亲撰并题写在折扇上的一段妙语,也是作为文友要送给周公的生日礼物:“好(hào)朋友、好(hào)酒、好(hào)好(hǎo)酒、好(hǎo)酒量;好(hào)学问、好(hào)书、好(hào)好(hǎo)书、好(hǎo)书法。周公可称十好先生也。”众人恍然大悟:一个好字由“女”“子”组成,周公竟有如此“十个女子”。且十个“好”字音义不同。既是祝福祝寿,还是一副妙对,引得满堂喝彩,一直把寿宴推向高潮。周公诗兴大发时,也雅致异常,曾专门赋诗《赠孙荪》:“绿蚁微醺且共饮,青芽细品自相融;千言妙论清风起,三赋遐思逸兴浓。”二人一对一答中,留下了不少风雅谐趣,成为圈中美谈

 更有缘分的是,大别山腹地被誉为将军县的新县,境内一山为金兰山,在青山翠峰古木修篁中,有飞瀑清泉溪涧汇聚而成湖,名曰金兰湖,去年夏日二老携友临湖听雨,把酒擘划,高论青云,胸怀至畅,乘兴而作《金兰湖记》。金兰者,朋友交情深厚,进而结为异姓兄弟或姐妹也,所以历史上有很多义结金兰的典范,武侠小说中更是司空见惯。二人同游金兰山,同醉金兰湖,于是一人作记,一人书丹,文章脍炙人口,意境宏阔深远书法稚拙奇秀,笔墨华贵散淡。现如今这一碑刻就静立在青山腹地金兰湖畔,真乃天作之合,自然之缘。

愿文学艺术界的这两位长者,更幸福的生活,更诗意般的创作,联袂出更多优秀成果,友谊出更多文人典范。   
 

[上篇]<---孙老与周公--->[下篇]              [ 返回主页]

 


      作者简介:王守振 男,汉族,196410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198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卫生监督等工作, 200312月任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