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二)        首页  

 
《王守振文集》---作者: 王守振

故乡回眸

 

2007的年末岁尾,一连数日大雾笼罩,严寒的冬日在弥漫的雾霭中更显得清冷异常。然而,长垣县委、县政府邀请长垣籍在外工作的有关人士回乡省亲并参加“谁不说俺家乡好”恳谈会的那一天,却突然天晴气朗,白云高远,暖阳高挂!不少人感叹,有的说是家乡巨变感化了上苍,有的说是长垣游子带回了好运,更多的人则认为是家乡父老与长垣游子联动创业,为家乡营造了晴朗的天!

创业长垣

恳谈会上,被仰望为长垣旗帜之一、德高望重的省委党校原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王春峰首先代表在郑州工作的长垣籍及曾在长垣工作过的4名省级干部、50名厅级干部、300名处级干部、300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100名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向家乡父老乡亲拜年问候,接着他试图揭开长垣迅速崛起的谜底。他认为长远的迅速发展,关键在人,突出在长垣人的 “能吃苦,脑子灵,胆子大,会交友”12个字!此言既出,可谓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字字千钧,立即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共鸣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位从长垣奋斗出来、高中毕业、当过中小学教师、公社办事员、县委宣传部干事、省委党校讲师、办公室主任、副教育长、教育长、副校长直至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和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长者,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一步一个陡峭的台阶,走出了绚丽的人生。而他,只是众多自强不息的长垣人才队伍中的一个缩影。如今虽然年逾古稀,仍钟情家乡的发展,乡亲们一直尊称其为“乡长”,但他乐此不疲。他在会上还用风趣幽默的讲解,把创业初期的长垣业务员住不起招待所而在水泥管子中过夜,说成是 “住管(馆)子”的“地睡(税)干部”,他们能吃苦,会经营,凭慧眼时时捕捉商机,靠诚信处处承揽工程。奥运会主会场的“鸟巢”,融入了长垣新蒲建设集团的智慧,三峡大坝有长垣施工队的身影,西昌卫星发射架也是长垣人做防腐,国内很多医院必不可少的卫生材料,近三分之二来自长垣。餐饮业上到首都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下到中小城镇的街头小吃,处处飘散着长垣的厨香。正是一批又一批聪明勤快商品意识强创新活力大的长垣人,带动了长垣的发展,促成了“起重机械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卫材之乡”、“中国厨师之乡”四大品牌的形成,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几年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黄河滩区县,跻身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形成“长垣模式”,被媒体热议为“长垣现象”,被业界称为“北方的温州”。“乡长”的这番讲解,立即引起与会家乡游子们的共鸣!作为在外创业的长垣人,家乡的巨变为游子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自己的发展又助推、增辉了家乡的巨变,怎能不激动和自豪?

厚重长垣

行进在县城新近开通的长4000、宽40,两侧栽满女贞、石楠等常青花木的桂陵大道上,很难想象春秋战国的桂陵之战就发生在长垣大地,长垣也因这场著名的截击战而在军事史上留下青名。春秋战国,群雄逐鹿,当时的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后,与齐威王争霸中原,赵国(今河北邯郸)在齐国(今山东临淄)支持下,迫使先前曾归附于魏国的卫国(今淇县朝歌)转而投靠赵国。正是由于卫国的变故,魏惠王大怒,派庞涓统兵8万攻取朝歌后,又继续北进伐赵。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便命田忌为主将,派曾与庞涓一同在云梦山随鬼谷子习练兵法并在学成后又因庞涓嫉妒其才而设计陷害被施以刖刑致残、再被齐国救走辅佐齐威王的孙膑为军师,率8万精兵救赵。田忌按照孙膑的计谋,没有直接发兵赵国,而是派部分兵力攻打魏国,迫使庞涓从赵国撤兵南下救魏。然而在途经桂陵(今长垣张三寨附近)时,被早已埋伏的齐国军队截击。庞涓虽然与孙膑同在云梦大草原拜鬼谷子学计,一同演练阵法,但由于自己心浮气躁,便提前“毕业”赴魏国“功成名就”,没想到桂陵之战,学识深浅一览无余,庞涓最终在孙膑的“颠倒八门阵”中一败涂地,损兵折将2万余人,“围魏救赵”成为美谈,桂陵之战也就成了古代截击战的典型案例。如今聪明的长垣人将桂陵之战的地名作为城区路名,标识其历史之厚重,重视文化建设可见一斑。县城里,类似的路名还有杏坛路,是为纪念孔老夫子曾在长垣杏坛施教讲学而命名。不但孔子在此讲学,其得意大弟子子路还曾是长垣的第一任县令,被孔老夫子尊称为圣贤的蘧伯玉,其家就是现在城东的伯玉村。到了明代,长垣更是人才济济,名士辈出,有“满朝文武半江西,小小长垣七尚书”的历史逸闻。据史料记载,正是由于明代很多仕子在外做官,他们或许是想安置家乡人就业或许是留恋家乡的口味,多数人从家乡选“厨子”,这些厨师们到外地后,虚心好学,在自家饭菜营养与口味的基础上,取百家之长,回乡后又相互切磋交流,遂成独具特色的菜系,这也就是豫菜的起源,所以,长垣厨师遍天下,“烹饪之乡名不虚传”。近代清宫御厨宋登科、张学良最赏识的厨师姜会元、何香凝疗养保健厨师姬永昌,被授予钓鱼台国宾馆终身厨师长的侯瑞轩,都是长垣人,当下热播的《大长垣》,就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精彩展现。

朝气长垣

漫步在长垣的新城区,昔日在家乡县城求学时那脏乱拥挤的小街道、老旧平房和泥泞不堪的居民区早已不见了踪影,那时乡间的“冬季白茫茫,夏天水汪汪,见种不见收,年终闹饥荒”的景象也荡然无存。在昔日琐碎的记忆与眼前充满生机迸发朝气的现实交汇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迅速崛起的工业厂房,是一片片整洁亮丽的住宅小区,是一条条井然有序的城中大道,是一个个文明富足安居乐业的县城居民。目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县域企业达到30家,高品位的住宅小区包括独立别墅、连体别墅在内的住宅小区16个,新城区已形成了七纵六横、内外环密切相连、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的县城规模。人们诚实守信,崇尚文明,把长垣当成了安居的乐土,兴业的高地,所以人人神清气爽,处处祥和文明。走进一中,立刻让我眼前一亮。一中曾是我的母校,当时住40多人一个房子的宿舍,现在已改造成了6人一间的宿舍楼;当时因为吃不上菜所以基本不用筷子、大家都是席地而蹲的饭场,现在已变成食堂、礼堂、多功能厅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楼。而新投资近2亿元兴建的高中部,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米的新校区,已拥有教学班120个,在校生9000人,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排排挺立,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场场相连,法桐国槐垂柳枝杈镶嵌,教学区井然有序,生活区功能齐全。时常让师生们引以为荣的省政协主席王全书回到母校后,欣然题词:“贺母校长垣一中,源远流长,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素质,造就一流名校,桃李芬芳满天下。”

卫材是长垣四大知名产业之一。参观完飘安、宇安两大卫材企业后,又沿着通畅的乡间公路,来到了位于苇元村的驼人集团。望着那一排排白墙蓝顶的现代化厂房,走进一个个规范有序的生产车间,看到一条条严密规范的生产线,近距离接触这个占据国内麻醉产品市场10%以上份额且有中国麻醉耗材第一品牌的企业,真不敢想象其总经理王国胜竟是一个严重驼背的残疾人!正是这样一个身材不高却能顶天立地、眼睛不大却充满睿智、音调并不洪亮但字字铿锵的王国胜,身残志不残,不但自己致富造福乡邻,而且还安置380多名残疾人来厂就业,形成医疗器械、利普包装等五个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年创产值3.8亿元,其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曾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人,不少客商和用户也被其身残志坚诚实守信所感染。

愿景长远

谁不说俺家乡好。参加回乡省亲并亲眼目睹亲耳所闻家乡飞速发展和一个又一个艰苦创业成就事业全民创业的动人事迹的代表们,都深深为之感动和兴奋。但言语中,执掌长垣发展帅旗的刘森、蔺自治、李刚、赵丙元等县领导,并未因此而陶醉,而是把长垣想得更长远,谈出了更加令人感奋的愿景2008——2020年,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夯实基础阶段,即从2008年~2010年,确保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力争突破150亿元;第二步是加快发展阶段(2011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亿元,力争突破240亿元;第三步是全面腾飞阶段(2016年~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力争突破370亿元。一番阔论,如大吕洪钟,振聋发聩。不久的长垣,就会呈现现代气息更浓的城市氛围,人们还能享受更多的杨柳倒影、鱼翔浅底、鹅鸭满塘、原野牧歌的田园生活。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富足的新长垣将崛起于北中原!

愿家乡更美好!

                                  2008年春节于郑)

 

静泊园速写<--- 故乡回眸--->浮光掠影看巴黎             [ 返回主页]

 


      作者简介:王守振 男,汉族,196410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198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卫生监督等工作, 200312月任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