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七)                                            作者简介

 

 

《爱民评论007》---作者: 徐爱民

雄关漫道从头越

     当初25岁的和利强向父亲谈起自己想当一名法官时,父亲却冷冷地说:“那是石狮子的屁股,没门儿。”

知子莫如其父。虽说父亲这么说多少有点儿泼冷水的味道,但也并非无根无据。和利强高考落榜,在法院当聘任制书记员,政法编制没占上,就连工资也比别人少一大截子,在法院属于“二等身份”。虽说这些年通过自学接连拿到了成人专科和本科文凭,但想被招录为公务员并通过司法考试,他能顺利过关吗?做梦吧。

谁知道和利强这梦成真了。才过去5年多时间,和利强 “过关斩将”,成了河南淇县法院一名助理审判员,并被提拔为把办公室副主任,被评为三级法官。

提起和利强,知道他的人都说他现如今“鸡毛上天了”,但背后的辛酸和艰难,却很少有人知晓。

话还要从头说起。2003年,河南省面向社会招录法院工作人员,其中淇县法院要招收6人。这在和利强眼里可是个难得的机遇,没说的,报考呀。

这次录用人员规定在报名者中间至少三个挑一个,报名者中也不乏全日制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此外还要过去笔试关、面试关、体检关、考核关。有人劝和利强别报考了,可他把脖子一梗,较上劲儿了。

笨鸟先飞。和利强深谙这个理儿。报名回来,他就跟新婚妻子晚上商量,把要孩子的时间往后推推,好集中精力准备好考试。妻子先是不同意,也给他逐渐给说服了。第二天中午,他一下班就钻进了书房,妻子给他做了平日里最爱吃的炸酱面,喊一遍不搭腔,喊两边不应声,妻子去书房喊三边,他还说自己不饿。妻子硬是拉着他到餐厅吃饭,他只吃了小半碗,就撂下碗筷学习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试的成绩下来了,和利强顺利进入了面试。他又向这个请教,向那个取经,晚上还跟妻子模拟面试演习,终于拿下了面试,顺利进入了体检和考核程序。招录表上有了省委组织部招录专用的蓝印章,这可是个“硬通货”,确认公务员身份和政法编制都得 “一路绿灯”。

病重的父亲听说了,高兴得拿出好酒来庆贺。和利强却又默默地瞄准了下一个目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竞争激烈,通过率又低得可怜,连法律专业的研究生都发怵,和利强能不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两军相逢勇者胜。出路只有一个,豁上去啦。

如果说古代有个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和利强就是在给这则故事写续集。他晚上12点前不眠,早上5点半钟即起,顶寒冒暑,秉灯夜读,人一圈圈地往下瘦,只让妻子和母亲心疼。

可命运多舛。老父亲病重耽误了一些学习时间,后来父亲不幸去世又办理丧事占有了一部分精力。2004年司法考试的分数一公布,和利强以十几分之差落榜。领成绩单的路上,他的脚步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妻子和母亲都来安慰他,劝他不要操之过急。他落泪了,说,迟过关一年,也许就会错过不少机遇。当他看到三名通过司法考试的同事兴高采烈地拿到了助理审判员的任命书时,泪水更是噗噗嗒嗒地往下落。

失败是成功之母。和利强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关口。他学习更加刻苦了,手不离书,法不离口,除了上班就是学习。别的同学欢聚,他离群索居;别人打麻将喊他,他躲避不出;
别人跟妻子逛街,他让妻子独自去超市。

2005年,司法考试成绩下来了。和利强得了整整400分,超出分数线40分。这个分数又一次让人对他刮目相看了。

助理审判员很快就通过了河南省高院的备案,并得到了法院院长的任命。正赶上法院开展竞争上岗,和利强又以高票被推举为办公室副主任,并获得了县委组织部的任命。

最近,推迟五年出生的女儿象天使一般降生了,满月那天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庆贺,只是缺少了性格爽朗的父亲。端起酒杯,满脸幸福的和利强居然喜极而泣,喃喃地说:“爸爸,您说孩儿过不了关,孩儿过了。今后的关再多再难,孩儿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您在九泉之下就放心吧。”

这是一个庆贺新生命诞生的大喜日子,和利强一家人却泣不成声。这里边有喜悦,更多的却是辛酸。

这时候,街头大喇叭里正播放着毛主席的诗词《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邮政编码:456750
通讯地址:河南省淇县人民法院政治处 徐爱民

上篇<--- 本篇 --->下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河南省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