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七)                                            作者简介

 

 

《爱民评论007》---作者: 徐爱民

“纸箱馅包子”的假新闻爆出了小贩坑人的真伎俩

     引起群情激昂的“纸箱馅包子”新闻,最终被北京市公安机关揭开了真相,原来是一位“编外记者”导演的假新闻。既然这则新闻被认定为假的,好像就能说明“纸箱馅包子”在社会面上是不存在的,天下本无事,“编外记者”出来哗众取宠了一番而已。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非也!“纸箱馅包子”新闻的拍摄过程有违新闻制作规范,并不等于说“纸箱馅包子”就在世上就根本不存在。相反,种种迹象表明,“纸箱馅包子”确实是极个别小贩坑人的真伎俩。这种论断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诸多依据的。
首先,“纸箱馅包子”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尽管“编外记者”“导演”这则新闻,但从新闻中明显可以看出,用“纸箱”这种非常廉价的东西,是可以制作出高度“疑是”猪肉的包子来的。由“纸箱”变成“猪肉馅”,还有经过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加工”过程。那就是——“将其放在工业用火碱水里泡三五分钟,切碎再放进锅里煮煮,加些猪肉香精,和肥肉以6∶4的比例搅和一下”。如此流畅的“工艺流程”,如此恰到好处的“搭配比例”,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摸索,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准吗?如果说这仅仅是“编外记者”一时突发奇想,那他也太有才了,可惜他有才得让人难以置信。
其次,“纸箱馅包子”的存在有着经济原因。近一个时期,各地猪肉紧缺,一涨再涨,加大了包子的成本。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受收入状况的限制,不容忍包子价格猛涨。包子制作者又要保持原有的销量,还要确保自己的利润空间,寻觅一种廉价的猪肉替代品就显得顺利成章了。倘若纸箱的价格比猪肉都贵,打死我也不会相信有人会费气巴力地去用纸箱来冒充猪肉制作包子馅。事实是,纸箱价格远远低于猪肉,这就给“纸箱馅包子”的出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第三,“纸箱馅包子”有着生存的“空间”。包子作坊在各地星罗棋布,既不需要设立工厂和车间,又不需要每个包子都出了笼去检验一番。工商和食品部门的检查也不是不间断的,而是“一阵风”式的,这就给制作“纸箱馅包子”提供了“空挡”。况且,消费者买到包子也不会去化验一下是不是真猪肉在大快朵颐,“纸箱”尽管很肮脏但也不会吃了就犯病,更不会当即就出人命。由此可见,包子作坊秘密地使用“纸箱馅”制作包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编外记者”的新闻拍摄手段不合规范,其实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直接去采访拍摄能是很难得到“纸箱馅包子”的制作过程的。这则新闻就像是一部艺术品,它是来源于生活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生活中存在的阴暗面。那就是“纸箱馅包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从经济上是划算的,具体实施起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于是,这则新闻虽说假了点儿,但它反映出了小贩坑人的真伎俩,对此管理部门不可麻痹大意,消费者也不可掉以轻心。
 

上篇<--- 本篇 --->下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由河南省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