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作者:杨金国
     

 

 

朝歌镇大办钢铁运动

 


  一、历史背景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对现实生活中已经严重浮夸和混乱现象,不仅没有加以纠正,反而加以支持,并制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其中决定钢铁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会后,在全国各地掀起全民大办钢铁运动。同时,以钢铁为中心,兴起了电力、交通、水利、文教等各行各业。“全民大办”“以钢为纲,全面跃进”、“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口号响彻云霄。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大规模群众性的盲目蛮干,不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二、炼铁始末
    1958年,朝歌镇还隶属汤阴县管辖,汤阴县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大办钢铁的指示精神,召开全县工业会议,向各乡镇下达了后半年钢铁生产任务,朝歌镇钢铁生产任务为3000吨。为了完成钢铁生产任务,中共朝歌镇委召开了大搞地方钢铁工业的誓师大会,全镇工业、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社的主要领导7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由镇长龙济凤作大办钢铁动员报告。大讲特讲大办钢铁对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和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伟大意义。并指出大办钢铁的方针是:“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以小型为主,以土法为主,在小型土法的基础上,土洋并举,大中小相结合。”他要求全镇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走群众路线。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动手,人人出力,开展一个城市、农村、大小工厂、手工业、农业社、学校、部队、企业、街道、居民、全党全民、各行各业的炼钢取铁运动”,会上镇委员会向各单位下达了钢铁生产任务。大会通过讨论,一致认识到大办钢铁的重要性,并提出:“乘卫星,驾火箭,三千吨钢要实现,苦干实干拚命干,日夜不息把铁炼;钢铁就是命,人人作保证;小高炉6天建成,7天出铁是好汉是英雄,钢铁战线抢头名”的行动口号。
    为了确保钢铁任务的完成,朝歌镇委以第一书记为首成立了地方工业办公室,抽出5名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各农业社以支部书记为首也有专人负责。镇党委经过研究,首先从农村抽劳力140多人,背着行李口粮,分赴北阳开矿、铁路西建厂修炉,并派15辆大车专门向工地运送物料。然后号召全镇各行各业都来支援大办钢铁。7月24日,炼铁高炉正式投入生产,但因原料、技术等问题,铁水流不出来,一次又一次的炼铁失败。因此不少人情绪低落,十几天以后,议论纷纷,有的人说:“矿藏不明,矿石含量低,技术不高,条件差,没设备,没钱,要啥没啥,想炼出铁来不好办!”有的人说:“不会跑就想飞。炼钢是工人老大哥的事,庄稼人干不了!”还有人说:“炼铁影响农业生产,应该农忙不搞,农闲大搞,不忙全搞!”当时,镇党委把这些值得考虑的说法归罪于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于是8月5日,镇党委书记郭同太在高村开完战地会议以后,连夜回镇召开镇党委委员和各经济部门参加的扩大干部会,重点批判钢铁战线上的右倾保守思想和松劲情绪,他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大办钢铁工业”的口号,决定抽调劳力560人组成钢铁突击大军,全体镇委委员和各经济部门负责同志,分五路指挥,立即行动,完不成炼钢任务誓不罢休。
    第一路大军由镇委书记郭同太负责,以铁锤、铁钎、火药为武器,到赵庄矿区开矿;第二路大军由财贸委员詹子钦负责,到四井一带开矿;第三路大军由宣传委员宋金铭负责,到庙口一带开矿;第四路大军由镇长龙济凤负责,统帅大批人马,到工地昼夜不停地建土高炉;第五路大军由副书记朱振学负责,担任后勤供应工作,抽调1200名劳力,85辆大车,运输物料,支援炼钢前线。在镇委领导的带动下,各部门也纷纷支援钢铁生产。邮电局长亲自给工地架线,综合商店主任亲自给工地送汽油灯。通过昼夜苦战,采矿石490吨,建土高炉271个。为了促进钢铁生产,镇委书记郭同太带领全体社干到工地开展反右倾保守和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战地会,又提出:“头可断,血可流,铁水不流不罢休”的口号。8月8日下午4时,土高炉终于流出铁水,人们皆大欢喜,朝歌镇委向县委报喜,宣告炼铁成功。
    朝歌镇委在大办钢铁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想办法促进钢铁生产。例如,曾开展“八推广”、“八结合”、“十变”、“六提高”竞赛活动。八推广是:推广土法炼钢、长寿高炉、动力多样化、综合利用风力设备、评比检查、宣传经常化等;八结合:即整风与生产、前方与后方、土洋、劳武,外地经验与本地经验、工种与工种、关心群众生产与生活、企业化管理;十变是:农民变工人、不会变红专、临时突击变正常、临时安排变计划管理、平炉变高炉、人力鼓风变机械鼓风、一级操作变技术管理、平地变工厂、粗餐变细餐、土马路变石子路;六提高是:政治觉悟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技术操作提高、数量质量提高、工效提高、生活水平提高。
    朝歌镇委在领导和组织两个月的大办钢铁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群众大办钢铁的热情也充分发动起来了。但由于水源、煤源、矿石等缺乏,困难越来越大。10月8日,汤阴县委通知朝歌镇委将钢铁基地迁至高村钢铁基地。这样,朝歌镇大办钢铁在县钢铁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规模愈办愈大,组织愈来愈健全,分工愈来愈细。行政机构设一个办公室和八个股,即物质供应股、政治宣传股、治安保卫股、卫生股、生活福利股、劳动组织股、工具改革股、修配股。生产组织方面还建立了冶炼、粉碎、煤球加工、运输、基建、采矿、打罐等专业队,生活福利方面建立了伙食委员会、洗衣局、卫生所、理发社、缝纫组、掌鞋组、商店门市部、副食品加工厂,同时还建立了红专大学,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朝歌镇在大办钢铁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了庞大的宣传队伍,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曾经抽调学生和积极分子80多名,组成戏剧组、采访组、快板组、快报组、唱歌组、广播组、乐器组、漫画组、读报组、推广组等宣传组织。印发钢铁快报49期9467份;写标语17500多张;编快板3164个;编剧目4个;召开战地会、动员会等250次;写决心书5次9000余张;写挑战书、应战书2130多张;评选模范人物1762名。在宣传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包含各种内容的快板,如工具改革快板:“隆隆隆隆隆隆,一片震耳鼓风声,远听好象机器响,近看是人来带动。万座高炉流铁水,工具改良显威风。”又如描写炼钢规模的快板:“高村石棚至北阳,总共六十余里长。满山遍野人劳动,到处都是机器响。厂厂铁水滚滚流,炉炉钢花放金光。千军万马齐奔腾,好似生产铁和钢。打击美英侵略者,世界和平有保障。全国实现机械化,粮食产量百倍长。人人心情喜洋洋,处处都是在歌唱。”再如用夸张手法表示炼钢决心的快板:“携地球飞上天,伸手要把太阳掂。一口喝尽海洋水,双肩能担万架山。血流尽汗流干,一身骨头也要千。没有资金我们兑,没有住处铺地盖天心情愿。”
    朝歌镇在大办钢铁中,职工从140名最多增至4306人,正常参加生产的也有2300多名。参加人员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等等。据当时统计:出动大车230辆,牲口476头,建小高炉59个,地上平方炉276个,小土高炉236个,鸡窝炉763个,地下平方圆炉715个,反射炉83个,建新房246间,修旧房135间,调动柴油机、锅炮机、大小煤气机7台,风箱736个,鼓风机73个,手摇机200余套。培训建炉、冶炼等技术人员733名,制造新工具273件,修配旧工具17276件。这次大办钢铁的规模,对朝歌来说,是亘古未见的,是前所未有的。
    1958年11月,汤阴县南五乡(即高村、西岗、庙口、北阳、朝歌)完成钢4560吨,铁4609吨,12月份要求完成钢6750吨(其中朝歌1023吨、北阳1170吨、庙口1400吨、西岗1868吨、高村1289吨)。12月底,为了节约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汤阴县成立了钢铁联合企业,朝歌镇及其它乡镇将大办钢铁业务移交县上统一经营,朝歌镇大办钢铁宣告结束。
    三、经验教训
    朝歌镇大办钢铁运动和全国其它乡镇一样,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效果是极差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大办钢铁运动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那种不讲科学的人海战术,大规模的盲目蛮干是极端错误的。因此,它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
    首先,大办钢铁运动实际上是劳民伤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朝歌镇大办钢铁规模在汤阴县的13个乡镇中虽居中等水平,但从人力物力的投入,我们不难看出全县乃至全国的浪费现象。据统计,1958年,汤阴县大办钢铁投入劳力达7万多人,直接投资金额达977.5万元(其中生产投资790.4万元,生活投资187.1万元)。另外,生产用煤10万余吨,折款243.3万元;用木材1.2万立方,折款46.5万元;油料211.2万斤,折款19万元;吃粮649.2万斤,折款6.5万元;吃红薯1620万斤,折款30万元;蔬菜1168.8万斤,折款19.1万元;食油7万斤,折款3.6万元,其它折款550.5万元。这些浪费是巨大的,炼出的钢铁大部分不能使用。
    其次,在大办钢铁运动中,随着人民公社的一哄而起,“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一平二调”到处可见,私人财产受到损害,给人们造成思想上的大混乱。当时,有些地方把讲真话的人说成是右倾保守,甚至受批判,挨辩论,而把爱浮夸讲假话的人说成是敢想敢干,以至受表彰,被重用。这种不讲实事求是的作风,严重污染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第三,在大办钢铁运动中,命令群众无代价的把饭锅、饭勺等铁器交出来炼钢,不准各家各户立灶吃饭,成立公共食堂,实行供给制,要求集体住宿,实行行动军事化,天天大跃进,日日放“卫星”,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给人们生活造成莫大困难。
    第四,在大办钢铁运动中,由于抽调大量的农村劳力,使各乡村的农业生产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加上“共产风”猛刮,似乎一切都是人民公社的,所以有些乡村的棉花没人组织采摘,或者摘下来堆在野地里没人收藏,有些乡村的红薯没人组织收获,使大块大块红薯冻僵在地里,造成了秋季丰产并未丰收的后果。
    第五、在大办钢铁运动中,由于职工人数猛增,超过了朝歌镇财政负担能力,好多集体和私人财物被平调出去用于钢铁生产,市场物质供应非常紧张,不仅给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困难,而且给后来的“三年”困难时期埋下了祸根。
    总之,朝歌镇大办钢铁运动弊多利少、损失很大,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今天,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把我们的事情办得更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原载1994年《史海》第2期)
 

上篇<-- 本篇 -->下篇

 
     

《轨迹》作者:杨金国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0392-7221027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