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作者:杨金国
     

 

 

淇汤两县合分始末

 


  淇汤两县历史上有两次合并,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两次合并期间,淇汤县人民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然而这些史实鲜为人知,现概述如下。

     第一次淇汤两县合分情况

     1943年,中共太行区党委在淇汤两县的西部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7月初,中共汤阴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邢真任县委书记,杨征远(又名杨羽)任县长。7月12日,淇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淇县工委相继建立,刘哲民任县长兼工委书记。淇汤两县建立人民政权以后,力量十分薄弱,活动范围很小。汤阴县只有一个20多人的武工队,活动在盘石头一条山沟内。淇县虽有百人的县大队,但只能活动在大石岩、黄洞、土门三条山沟内,山外的城镇和交通要道全被日伪军所占据。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斗争相当残酷。当时干部配备特少,两县总共不足20人。为了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新生的人民政权按照上级指示,实行“三三制”政策,即在县政府、区政府内,除了中共干部以外,还吸收了一部分积极抗日的地主、绅士和国民党员参加工作。次年春季,山区发生了旱灾和蝗虫灾害,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给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带来很大困难。
     1944年3月,中共太行七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会上淇县和汤阴县的县委书记一致反映了山区活动范围小,工作有困难等情况。地委认为淇县和汤阴县两块抗日根据地只有一山之隔,如果连接起来,回旋余地大,有利于开展抗日斗争,有利于扩大党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因此决定淇汤两县合并,成立淇汤联合县。于是,会上宣布了干部任免。中共淇汤联合县委由7人组成,赵滔任县委书记,刘萍任组织部长,王耀文任宣传部长,县委委员有张超海、程西海、和烈、邢真。新组建的中共淇汤县委驻淇县西掌村,隶属太行七地委领导,下设三个区分委,一、二区区分委在淇县境内,三区区分委在汤阴境内。一区区分委驻对寺窑村,书记刘自浩;二区区分委驻西掌村,书记王耀文;三区区分委驻盘石头村,书记王莹。
     在中共淇汤县委成立的同时,还成立了淇汤联合抗日民主政府,张超海任县长,程西海任副县长。县政府内设两科一局一处。民政科科长由程西海兼,财粮科长韩毅,公安局长由刘萍兼,承审处承审员王镇山。下设三个抗日区公所,驻地与区分委相同,一区区长史荣保,二区区长王锡庆,三区区长王彪。
     中共淇汤县委、县政府建立以后,积极开展工作,首先废除了旧政府加在人民头上的各种苛捐杂税,按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本着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农业税收政策,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钱多多出,钱少少出,无钱不出”的合理负担口号,并组织有贫农、中农和士绅参加的评议小组,量土地,评产量,实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地主、富农占有土地多,公粮相应就多,中农占有土地少,公粮相应减少,贫雇农占有土地极少,公粮就更少,有的贫雇农极其贫穷就免交公粮。如西掌村(当时包括东掌村),1944年夏季公粮6万斤,18户地主、富农负担了4.68万斤,占全村公粮总数的78%;120户中农负担1.08万斤,占全村公粮的18%;169户贫雇农,负担了0.24万斤,占全村公粮的4%,其中60户免交了公粮。党的新农业税收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公粮完成得又快又好,这样既解决了人民政府领导人民抗战的经费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其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相继成立了县武委会和县大队、区武委会和区干队,积极进行抗日斗争。在解放区废除保甲制度,各村选举村长建立抗日基层政权,成立农会、青年救国会、民兵、儿童团、妇救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在解放区肃清敌特,消灭零散敌人。在敌占区,县大队和民兵多次袭击敌人据点,有效杀伤日伪军,并缴获不少武器弹药。1944年秋,县委、县政府还组织了百余人的破路大军,破坏敌人的铁路交通和通讯联系。破路大军夜间行动,锯线杆、割电线、卸铁轨,把枕木运至抗日根据地,把路基一段一段挖坏,使敌人无法通车和联络。当时,尽管抗日力量薄弱,环境恶劣,生活困难,但抗日热情非常高涨。
     第三,县委、县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剿蝗运动。1943年至1944年夏,淇汤县境内发生了严重蝗灾。蝗虫铺天盖地,响声震耳欲聋,一步之内蝗虫达80余只,最多处蝗虫成堆,一巴掌可打死30余只。敌占区因无人组织灭蝗,庄稼和树叶全被吃光,颗粒不收,饿殍遍野,据史料记载,淇、汤两县饿死近7千人,外出逃荒者近5万人。当大批飞蝗从敌占区向解放区袭击时,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指示,成立了剿蝗指挥部,县长任指挥长,书记任政委,各区、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剿蝗运动。在剿蝗运动中,淇汤县人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挥创造力,采用截击战、围歼战、流动哨、封锁沟、布袋阵、挖坑埋、用火烧等多种灭蝗办法,保住了10万亩秋苗未被蝗虫吃掉。1944年8月中旬,两大批蝗虫风驰电掣般地来到黄洞至将军墓一带。在这危急时刻,解放区人民家家落锁,人人上阵,出动5万余人,加上从林县老区调来的3千名灭蝗大军,立即投入战斗。曾在一夜之内,消灭蝗虫30万斤,取得了辉煌胜利,保住了1.1万亩庄稼获得七八成收。据县志记载,解放区人民没有饿死1口人,没有1户逃荒者。
     1944年12月27日,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太行七地委决定淇县、汤阴县分开,淇县与汲县合并为汲淇联合县,汤阴县合并到安阳县,从此淇汤联合县宣告结束。

     第二次淇汤两县合分情况

     1954年9月16日,淇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上县长李桂华作了《关于第一次人代会议的执行检查和撤销淇县建制,合并为汤阴县》的报告。9月20日,根据省政府决议,撤销了淇县建制,正式合并为汤阴县。淇县所属地区归汤阴县领导,原淇县二区、四区、一区、三区分别为汤阴县的九区、十区、十一区、十二区。原淇县城关镇改为汤阴县朝歌镇。中共汤阴县委隶属安阳地委领导,下辖12个区党委,两个镇党委。县委书记由崔毅担任,县长由李桂华担任。全县共计8.9244万户,43.0094万人。从此,中共汤阴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开始了8年的曲折历程。
     1955年元月20日,县委根据党中央“1955年巩固农业合作是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本县具体情况,确定了全县“集中全力,巩固现有社,突出抓住增产环节,严肃慎重地准备一批够条件的社,再发展一批新社”的方针,并对全县农业社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为了推广农业合作社,4月1日,县委向全县印发了《九区高村五一农业合作李树合的模范事迹》,详细介绍了该社从1951年建社到1954年发展壮大的曲折过程,赞扬了李树合等同志不怕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化道路,总结了该社的主要经验:一是勇于创新改进劳动组织;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实行包耕包作,提高生产积极性;四是完善财物管理制度,日清月结,按期公布。次年元月,县委通过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互助合作运动进一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全县初级社(包括未来得及转初级社的互助组)转为212个高级社,共8.4595户,占总农户的99%以上。在左的思想支配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的称集体农庄)社员土地全部入社,取消报酬,耕畜集体喂养,农具统一使用,生产统一指挥,收益减去公共积累,然后统一按劳动工分分配。是为冒进之始。
     1955年底,全县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是年,建手工业合作社38个,合作小组15个,人员达2167人,占手工业总人数的98.6%。
1956年6月以后,全县连遭暴风雨袭击,七河(卫、淇、折、汤、羑、永通、思德)八沟多次出现洪峰,河水漫溢,秋收作物95.3万亩受淹,倒塌房屋6.7万间,树10万余棵。灾后,县委、县政府组织各项生产自救,获益达890万元,并发放救济粮折款11.5432万元,各种贷款288万余元,使灾民家园得到恢复,灾区生产在恢复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957年12月17日,县委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扩大会议,与会者3583人,历时20天。会上,第一书记薛双庆传达了党中央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和省党代会精神,第二书记张凤岐作了全县实现高级社以来的工作报告。两位书记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汤阴县党内有些同志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决定在全县开展整风运动。整风程序分为大鸣大放、反击右派、重点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实际反击右派阶段过长,挤掉了后两个阶段。1958年元月,全县共抓右派分子506名,最后定案为321名。是年秋季,县委又组织反右补课,又划右派分子数百名,但这些右派分子后来全被甄别。反右斗争对于国家来说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因为它打击了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对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猖狂进攻。但汤阴县反右斗争扩大化,伤害了不少同志和朋友,破坏了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优良传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和后果。
  1958年8月,全县全民大办钢铁运动开始,抽调民工1万人,干部100名,在高村车站以西建起了钢铁基地。9月,大办钢铁运动逐步掀起高潮,在各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带领下,全县4万民工投入钢铁生产,在淇河以北五里岗分设钢铁基地。初期共建厂25个,年底建炼铁炉3612个,上民工7万余人,生产钢铁9.25万吨(当时统计数字,无法核对)。最后钢铁厂缩小到14个,干部民工增至9.7万人。结果,大办钢铁运动,给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害。是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下,全县434个高级社,并成21个大社,继而又合并为13个人民公社。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办钢铁运动的开展,全县“五风”(共产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和干部特殊化风)严重泛滥。集体财产和社员私有房基地、牲畜、林木等,统统归公社所有,“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劳动不计报酬,有的地方命令群众昼夜苦战,虚报产量,竟放“卫星”,同时各村实行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饭钱,禁止私人开灶,群众的正常生活被打乱,造成了人心惶惶的局面。
  1959年5月11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县委办公室向各公社转发了《西岗公社沙窝大队在算帐中的五边八兑现的办法》,五边是:边贯彻政策;边发动提意见;边处理;边算帐;边兑现。八兑现是:社员1958年的劳动工资兑现;大队占私人的房屋兑现;食堂用社员的家禽兑现;社员向食堂投资的粮煤兑现;用社员的工具兑现;社员积肥兑现;用社员的炊具兑现;干部转变作风贪污多占挪用兑现。
  1959年8月1日,中共朝歌镇党委向县委报送了《关于地段责任制10大好处》。同时,县委办公室向各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推荐了《桥盟大队巩固田间地段责任制的经验》。这些创造性的经验为以后的包产到户和责任田不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是年11月,在县委领导下,位于思德河上游的夺丰水库破土动工,1972年冬竣工,共投工129.58万个,投资273万元。可灌溉土地5万亩,同时,还解决了18个大队、3个农场2万多人口的吃水问题。
  1960年4月16日,西岗、朝歌两公社发现浮肿病数百人,县委对此十分重视,立即组织卫生部门逐队进行检查,据统计,全县12个公社2231人染上浮肿病。为限制浮肿病的发展,4月20日,县委以书记处书记刘庆云为首,成立了浮肿病抢救突击队,组织防病治病,县委还及时作出了《关于防止和消灭浮肿病的15项决定》。
  1961年元月8日,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即12条)精神,在全县开展反“五风”运动。全县8个公社召开万人大会,各级干部全部进行集训,对犯“五风”严重的干部批评斗争。5月9日,全县举办了反“五风”特训班,集中国家干部122人(其中科局级2人,股级10人,公社书记4人,副书记14人,社长16人,一般干部76人),进行学习。这次运动是党重新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开端,对扭转农村经济形势,克服各种困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2年8月21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安阳地委发出《关于恢复淇县建制的通知》,淇县和汤阴县开始分设。23日,中共汤阴县委也发出了《关于恢复淇县县委的决定》。淇县下属朝歌、北阳、庙口、西岗、高村5个公社,淇县党政领导机关,从即日起开始办公。中共淇县县委分工是:张风岐任代理书记;刘炳恒任副书记兼县长;关耀任副书记兼监委书记;牛升堂任副书记;张兴义任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兼检察院院长;宋孟珍任县委候补委员、团县委书记;杨瑞文、齐学顺任淇县副县长;韩茂修任县委常委、供销社主任;魏全太任县委候补委员、庙口煤矿党委书记。从此淇汤两县完成了第二合并的历史使命。
                                                                  (原载《淇县文史资料》第7辑)
 

上篇<-- 本篇 -->下篇

 
     

《轨迹》作者:杨金国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0392-7221027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