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
  岳武佐先生文集                                    代序:闫玉生         编辑:郑厚德
  主页 代序 为帝辛正名 淇史钩沉 扯淡碑 朝歌杂谈 纪念文章  



朝歌


朝歌寨:云霄之中的古城堡

 

朝歌寨:云霄之中的古城堡

作者:鹤壁淇河晨报记者 陈志付    受访者:岳武佐

  朝歌山曾是殷纣王屯兵和避兵的地方。山上的朝歌寨、金銮殿、收粮洞、拦马墙等均是殷纣王留下的遗迹。当年,殷纣王十分看重朝歌山,便以山名为都名,将国都沬邑更名为朝歌。

  朝歌寨因其古老,在当地俗称老寨。朝歌寨所处的朝歌山海拔700余米,四周皆是刀削般的崖壁,且壁立千仞,令人望而却步。7月30日,记者与淇县文史工作者闫玉生等人来到朝歌山寻访殷纣王的遗迹时,幸遇当地两位热心村民主动为我们做向导。两位村民说,只有爬上一条通往朝歌寨南寨门的乱石小道才能到达位于山顶的古寨,当年殷纣王的金銮殿就在那里。

  朝歌山巍峨挺拔、直插云霄。从山下向上看去,只见群山环抱中的朝歌寨云雾缭绕,如梦如幻,景象壮观。朝歌寨的南寨门立于半空中的悬崖之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看来,3000多年前,殷纣王选择在这里屯兵和避兵自有他的道理。

        两朝金粉地 朝歌依旧在

  “两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作为古都的淇县曾经是殷商四帝的国都和西周卫国的都城,有人便拿淇县与六朝古都南京相提并论并改写古诗,将淇县称为“两朝金粉地”。

  长期从事淇县文史研究工作的淇县县志办公室副主任闫玉生介绍,早在殷纣王之前,淇县先后称作沬、沬乡、沬邑。到了公元前约1255年,商王武丁从西亳(今偃师)迁至沬邑,并修建沬城和武丁宫。此后的近200年间,商朝的国都由淇县或迁出或迁入,几经兴废。武丁后来放弃了营建多年的沬城,将国都迁至殷邑(今安阳)。到了公元前约1143年,商王武乙又将国都由殷邑迁回武丁的故都沬邑。武乙死后,其子文丁把国都又迁至殷邑。公元前约1115年,文丁之子帝乙继位后又以沬为都。帝乙在位37年,以沬为都17年。帝乙死后,其子帝辛继位。帝辛即世人所称的殷纣王,他在沬邑扩建都城,兴建了多处军事设施和游乐场所。《史记》中对这段历史这样记载:“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

  沬邑西面的群山之中有一座朝歌山。朝歌山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殷纣王的军事重地,他在朝歌山屯兵囤粮,以备平定东夷之需。朝歌山上当年有殷纣王时期修筑的城堡,史书中称其为朝歌寨,朝歌山因而也称老寨山。传说殷纣王兵败之前曾躲进朝歌寨避难。明、清两代的《淇县志》中分别记载着朝歌寨是“商纣屯兵之处”、“殷纣避兵之所”。如今,在朝歌寨还能够看到殷纣王时期作为粮仓使用的收粮洞和驯马用的跑马岭、饮马泉,以及残存的城堡、拦马墙等等。

  殷纣王看重朝歌山,也喜爱“朝歌”这个名字,遂将都城沬邑也更名为朝歌。

  殷纣王在位52年,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他背上了亡国之君的骂名。3000多年来,殷纣王称得上是中国最具有争议且耐人寻味的历史人物之一。在殷纣王的家乡淇县,人们对殷纣王总体的评价是,他前半生是个明君,后半生是个昏君。他毕竟在历史上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业。 

  历史前进的脚步不可阻挡。到了公元前约1066年,原为商朝辖属的一个姬姓诸侯国的国君周武王已经羽翼丰满,不愿再对商朝俯首称臣,遂起兵东征向朝歌进攻。一时间,朝歌城外“血流漂杵”。锐不可当的周兵要活捉殷纣王。殷纣王在周兵的剿杀声中来不及躲进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朝歌寨,只得登上昔日歌舞升平的鹿台,最终与鹿台一起被付之一炬。周武王把象征着国家政权的九鼎从朝歌运到镐京,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领衔主演了600多年的商朝宣告谢幕。后人曾为此发出了“九鼎周迁谁与问”的感叹。

  商朝灭亡了,取而代之的西周不会丢弃朝歌这个昔日的金粉之地。周武王把山清水秀的淇河之滨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康叔来统治和管理,将这块封地取名为卫国,国都定在“河淇间故殷墟”。卫国在朝歌立足近400年,朝歌城也繁荣兴盛。

  朝歌,盛极一时的殷商故都、西周卫国都城,那“两朝金粉地”的繁华早已化为历史烟云。然而,正如古诗中所云:“人世几回伤往事,山河依旧枕寒流。”商周王朝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朝歌山依旧岿然耸立于云端,朝歌寨遗址仍然带给人们诸多思考,朝歌大地始终与历史的车轮同步前进。

  登上云端寻古堡

  朝歌寨位于淇县桥盟乡大石岩村境内朝歌山的山顶之上。我们来到海拔700.3米的朝歌山山下时突降阵雨,望着如刀削斧劈般峭拔的山峰和脚下湿滑的山路,记者问两位当向导的大石岩村的村民:“要走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朝歌寨?”“下雨天起码要两个小时才能爬上朝歌寨的寨顶。”村民说,当地人都管朝歌寨叫老寨。老寨长年被云雾包围着,阴雨天在山下更难看到它。老寨上有殷纣王的金銮殿,要到老寨看金銮殿只有走通往南寨门的这条羊肠小道,村里的人历来都说“自古老寨一条道”。

  登山途中,我们看到时断时续的一道道石墙像一条腰带围在半山腰上。石墙的上半部分都已垮塌,残存的墙体有的高度在1米以上,有的高度不足1米;石墙上垮塌下来的石块仍堆积在墙边。闫玉生说,这些依山而建的石墙名叫拦马墙。老寨旁边有道山岭名叫跑马岭,跑马岭是殷纣王当年在老寨屯兵时驯马的场所,拦马墙是用来阻拦马匹往山下跑的。依此说来,拦马墙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

  雨天登山别有一番情趣,身上的汗水和雨水一起往下流。雨停了,山谷中的岚霭随风飘来荡去,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接近朝歌寨的南寨门时,我们不得不手脚并用向上攀爬。这个所谓的寨门原来是朝歌寨南面崖壁上的一个豁口。从豁口上往下看,云遮雾罩、深不见底,令人有些眼晕。在前面带路的村民指着身边峭壁上留下的一排直径约5厘米的石眼说,古时候这里设有护栏,这些石眼是安装护栏时铣凿而成的。殷纣王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顶上建寨屯兵,说明他有勇有谋,很有军事才能。

  过了南寨门,视野顿时开阔起来,眼前出现一大片建筑废墟。我们终于登上了书中记载的“商纣屯兵之处”、“殷纣避兵之所”──朝歌寨。

  闫玉生指着废墟说,朝歌寨地势险要,殷纣王不仅在这里屯兵,而且还用它来避兵,住到这里最安全了。正在朝歌寨上放羊的大石岩村村民王治海告诉我们,听老辈人说殷纣王曾经多次来朝歌寨并住在这个城堡里,当地人一直把这片废墟叫金銮殿。

  废墟中所谓的金銮殿仍保留着高低不等的墙基,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出它是一排布局为九间的建筑。残存的墙基全部用大块大块的青石砌成。经实际测量,这些青石的长度在1米到4米之间;残存的墙基长28.76米、宽12.8米、厚度1米有余,残高不等,最高处达4.6米。有一面墙砌在绝壁之上,令我们不禁赞叹,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条件下,古人竟能在如此险峻的绝壁上建起这样的房子来。

朝歌寨上残存的建筑相传是殷纣王的金銮殿。

  废墟的西边是大块大块的青石板,青石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马蹄状的印迹,传说这些印迹是殷纣王的马留下来的。废墟的东边有一大片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面有许多酷似文字的人工雕刻的印迹,有人说这是殷纣王留下的文字。废墟前面不远处有一小小的水池,名曰饮马泉,水量虽不大,但一年四季从未见它干过。相传当年殷纣王就是在这里饮马的。

  如今,殷纣王的马在朝歌寨上连一匹也看不到了。而朝歌寨的上上下下到处都是羊群,村民们所说的金銮殿以及整个朝歌寨的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羊粪。村民们帮助我们用树枝将石块上面的羊粪清除掉,才让我们看清了他们所说的殷纣王时期的马蹄印和文字。时过境迁,当年的宫殿成了羊群的乐园。不过,村民们说,到了今年年底,朝歌山上就要禁止放羊了。这个规定果真得到落实的话,对历史遗迹朝歌寨的保护将很有好处。

  云雾深处的朝歌寨古城堡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只留下一些遗迹供后人端详。

  朝歌寨的故事

  朝歌寨南边的崖壁上有个口小肚大的大石洞,洞口的石缝中生长着黄连,人们一直称它为苦奶奶洞。苦奶奶洞的位置非常隐蔽,没有村民带路还真不容易找到它。抗日战争时期,山下曾经有1000多名百姓逃进这个洞里躲避日本兵。我们从朝歌寨下来,在苦奶奶洞一边休息一边听村民讲述朝歌寨的故事。

  “老寨由于是殷纣王的山寨,多年来一直有文物贩子来寻宝,整个老寨不知被人挖过多少遍了。”长年在朝歌山上放羊的大石岩村村民王治海说,前几年他经常看到有人带着探测仪来到朝歌寨寻宝。金銮殿遗址的里里外外被人挖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到底挖走过一些什么东西谁也不清楚。这些年,村民们在朝歌寨开荒种地及放羊时发现过箭头、兵刃等各种各样的兵器和头盔、护心镜、铜镜、铜盆、铜锅等古物,还有位村民在开荒时挖出了一口罕见的铁制六腿锅。王治海说,他曾经用自己挖到的一个铜盆换回了两个碗,家人现在还在用这两个碗吃饭。

 

  朝歌山下的百姓都晓得,上世纪初大石岩村村民王某在朝歌寨开荒时挖出过一枚“御印”,据说上千张纸摞起来让这枚印章一次能从上印到下,人们称它为千层印。千层印是在开荒时被挖出来的,王某便将他的儿子取名为王开印。王开印成家后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千层印,后来他用千层印向当时的淇县伪县长李埏换回了两斗粮食。李埏将千层印高价卖给了一名国民党军官,卖印所得都让李埏换成了机枪和子弹。后来,据说千层印从国民党军官手里流失到了国外。

  琼浆金粟列仙家

  让记者深感兴趣的除了人们所说的金銮殿之外,还有朝歌寨殷纣王的收粮洞。

  收粮洞位于朝歌寨北边半山腰的崖壁上,洞口高10米、宽6米,洞内深不可测。由朝歌寨南门沿半山腰向北绕朝歌寨半圈才来到了收粮洞,我们一路手脚并用沿崖壁攀爬。想这殷纣王也真够精明的,他要备战、备荒,还要将粮食藏到这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

  为我们当向导的村民说,收粮洞内的容积相当大,里面深不可测,越往里走越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多年来,他们一直想把整个收粮洞看个究竟,可是向里走着走着便感觉到瘆得慌,便又退了回来。

  收粮洞洞口有一方明朝崇祯四年李宇光的摩崖题记《游收粮洞》:“古洞流云滴玉华,琼浆金粟列仙家。鸾骖一去无消息,唯有险岩锁碧霞。”

明崇祯四年李宇光的摩崖题记《游收粮洞》。

  收粮洞里的粮食为殷纣王所藏,诗人因而称其为“琼浆金粟”。“鸾骖”一词也是在说殷纣王。摩崖题记从另一方面说明,人们把朝歌寨上的废墟称为金銮殿遗址是有历史根据的。

  村民说,相传当年殷纣王将从四方百姓那里收上来的粮食贮藏在收粮洞里,用兵打仗时再将粮食从这里运到前方。

  站在深不可测的收粮洞洞口向山谷中看去,山谷也一样深不见底。站在洞口,记者仿佛看到殷纣王为了平定东夷、打造“铁桶一般的江山”,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囤积军粮。成群结队的士兵和奴隶肩扛沉重的粮袋在这悬崖峭壁上攀爬,将粮食由收粮洞或运进或运出。有的连人带粮食一起坠下山崖,其惨状让人不敢再接着想下去。

  时光不会倒流,殷商故事却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压题图片:朝歌山上拦马墙。)

       来源:淇滨晚报2008-8-6

上页 <---      --->    下页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