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代史六辨》 作者:殷作斌

 

 

《殷代史六辨》

 
 

 

 

 

第六节 驳否定微子的论据之四 

 
 

第六节  否定微子的论据之四 

近代、现代学者否定微子的论据之四是:微子派胶鬲充当殷使候周师。胶鬲于鲔水探知周师将于甲子日到殷都的消息,遂回京报告微子,以便做好里应外合的准备,终于使武王在牧野战场,兵不血刃,就伐殷得手。这个论据缘于《吕氏春秋•贵因》: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朅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期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这则故事的白话文大意是:“武王的军队到了鲔水。殷派胶鬲来侦察周师,武王会见了他。胶鬲说:‘西伯将到什么地方去?不要欺骗我。’武王说:‘我不欺骗你,我们将到殷都去。’胶鬲说:‘哪一天到达?’武王说:‘将在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你可以拿这话回去报告。’胶鬲走了。这时天下起雨来,日夜不停。武王命令快速行军,不停止前进。军官们都劝谏说:‘士兵们都很疲惫了,让他们休息休息吧。’武王说:‘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的事报告给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会使胶鬲失信胶鬲失信他的君主就一定会杀死他我急行军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啊。’武王果然在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殷军已经先摆好阵势了。武王到达后,就立即开始战斗,结果大败殷军。这就是武王的仁义。武王做的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而纣王自己做的却是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所以事先摆好阵势又有什么用?这正好让武王不战而胜。”这段话中主张否定微子的学者都一口咬定胶鬲不是纣王的使者而是微子的使者微子是胶鬲的主人。其实这个问题是不经一驳的。因为从文中可看出胶融回来后是向纣王报告的正因为胶鬲的报告纣王才预先知道周师将在甲子日到所以他才预先拼凑出七十万奴隶兵(从《史记•周本纪》预先将这些奴隶兵开到牧野战场摆好阵势计划拒敌于国门之外因此以京郊牧野为主战场是纣王预先选定的不是周武王预先选定的牧野决战前殷军预先选好战场布好阵势的事实说明胶鬲不是微子的使者而是纣王的使者。再说,史已明载,当时微子已经出走,不在纣都,他已失去了在朝中作里应外合的机会。如果按照否定微子者的说法,微子已经早就出走奔周了,武王率师到达商郊牧野时,微子还远在周邦西岐,胶鬲回到殷都又怎么向他报告?如果是微子隐藏在武王军中,与武王一起率周师伐纣,那又怎么能做到“里应外合”?总之,笔者认为,那些试图否定微子的人,先说微子出走奔周与武王密谋合力倒纣,后又说微子在殷都派胶鬲去刺探周师动向,以便决定如何与周师配合行动云云,是前后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破绽百出,不能自圆其说。因此,微子与武王合谋倒纣的说法,史无实据,不经一驳。另外,记载殷周牧野会战的史书多得很,也未见有任何一部史书上有关于在牧野会战期间微子与周师如何具体配合行动的任何记载,现代的某些学者怎么能一口咬定微子里通外国,与武王里应外合,甚至是配合武王发动军事政变呢?由此可知,宋镇豪主编韩江苏、江林昌著《商代史•卷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第230-231页的分析和推测是值得商榷的。该书第233页对微子作了如下的结论性评价:“种种疑点说明,即使文献记载不见微子投奔周人,从史实出发而得出结论:微子与周人在灭商之前联络过,得到周人允诺后,与周人一起,里应外合,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故有周灭商后微子受到周王分封而国于宋的结果。”显然,对微子的如此评价,与上述分析的史实不符,因此,宋镇豪主编韩江苏、江林昌著《商代史•卷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第233页对微子的结论性评价不能成立,起码是不严肃的,因为该书中没有提供任何在牧野会战期间微子与武王里应外合、配合行动的证据。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殷代史六辨》经作者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