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初到百泉(1955)


 

    我们上初中时是春季,高中和中专招生后来改为夏季,不得不多上半年初中。

      1955年麦收前一天下午,沁阳风雨大作,下了一场冰雹,最大的如鸡蛋,学校院内厚厚一层,房檐下的抬框中足有半筐,小麦倒伏,将要成熟的麦粒撒了一地,损失惨重,家居农村的同学,相拥而哭。

    毕业时学校更名,扩招中学班,发的毕业证不是“沁阳师范”而是“沁阳一中”。毕业后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升高中,将来考大学,可能是前途无量鹏程万里,但难过的门坎是要再拿三年学费;二是参加工作,那时初中毕业生好象比现在大学毕业生还要宝贵,各行各业都在用人,找工作容易,但只适于大龄同学;三是上中专,在校期间有助学金,食宿无虑,毕业后分配工作,服务三年后才能报考大学。根据我家经济条件,唯一选择只有后者。

    当时考中专竞争激烈。与现在相反,考高中倒比考中专容易一些,豫北的中专没有几所,当时招生的只有豫北医校、焦作煤校、百泉农校、焦作卫校等几所。

    一群同学说说笑笑从沁阳步行40公里到焦作,再坐火车到新乡。我们大多是第一次乘火车,兴奋异常,尽管当时的车厢是小窗木条硬座,同学们仍新奇地推窗户拉窗帘跑厕所,体验初次乘车乐趣。一个半小时就到新乡了,很不过瘾,下车时还恋恋不舍!考场设在新乡师范学院(现名河南师大),咨询了几个学校后决定报考百泉农校。我们同班共有三人报考,即沁阳的郝勤善、孟县的耿全杰和济源的我。录取比例11 1,三人无一落榜,足以证明“沁师中三班的学生素质高”此言不虚。

    百泉农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1952年前称“平原农学院”,1953年平原省撤销后改为“百泉高级农业学校”。校址位于辉县城西三公里三小营村附近(现已迁到新乡市,改为“河南科技学院”)。当时在校学生有一千多人,同届共八个班,其中作物栽培两班、棉花栽培两班、植物保护两班、兽医一班、动物饲养一班。我们三人同被分在“棉二班”(一年后改为作十一班)。该班共40名学生,主要来至豫北各县。男生居多,女生只有4名。

    初到百泉,一切都感到新鲜。校园很大,周围以水沟绿蓠为墙,正面一座别致的砖砌两层办公楼,有灰墙红瓦的教室和实验室,有大操场、生活区、实习农场,还有学生挖的游泳池。助学金每人每月十元,九元吃饭一元医疗,在砌有水泥台的礼堂兼餐厅内蹲着吃饭,黑粮票白粮票粗细搭配,因学校有菜园,蔬菜多些,尚能果腹。宿舍是桶子房八人一间上下铺,当时条件下,同学们都很满意。我也首次用上了搪瓷盆和钢笔。唯一不便之处是校址偏僻,交通不便,进辉县城须步行3公里,还要趟城西一条河。

    当时校长是郑重与我“同姓”,副校长李黎五是孟县“老乡”转业军人。

    这一年,农村由互助组发展成初级社了。

 

 

[上篇]<---1955--->[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