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学而不专(1954)


 

      与我同过事的人,都说我是“百事通”,而我则把自已比作“万金油”,爱好广泛,学而不专。

    这种性格是初中时形成的,一直影响我的一生。由于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想弄个究竟,属干那种“打烂沙锅问到底,还问锅片抛哪里”之类。

    初中时期我就涉猎广泛,什么书都想看,什么技艺都想学。天文地理、琴棋书画,爱好非常广泛,然而精力有限,象狗熊掰棒子一样,拿起这个又放下那个。

    每天到报栏下读新闻,是这时养成的习惯,关心时政直到老年。但这种习惯也有坏的一面,思想情绪易受潮流左右,“文革”时历尽风雨,亦缘于此。

    三年级时,班主任田老师调走,改由著名语老师成安仁担任,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对同学们每一篇作文都详细批改,还择优在班上朗读。中三班的写作水平是最棒的,我写的第一篇小小说是《黄河岸边》,具体内容己经遗忘,是受李准那篇《不能走那条路》感染,说合作化之事。

    初中阶段,虽然各门功课都在4分以上,但很少拔尖,只有美术例外。由于自已酷爱美术,绘画写生常受老师表扬。当时各班都办有壁报,一月一期,全校以中三班的壁报最引人注目,图文并茂,其刊头插图全部出自我手。王梦奎、王风山、栗殿梧的文章,葛有国、李梁、胡坤山等人的书法都身手不凡。这年冬初,雨雪交加,通往饭厅的路上,同学们相互帮助,有伞的遮着没伞的,有雨鞋的背着没雨鞋的,据此作水墨画一幅,作为壁报报头,受到好评。这期壁报被评为全校第一,此幅画被成安仁老师从壁报上收藏下来,贴在办公室多年。

    我也曾在学校军乐队中“滥竽充数”,早晨是军乐队练吹号时间,不必去跑操,拔号音胀红两腮,但参加游行时总走调儿。学琴会弹几首歌,拉弦知道刀来米。象棋、跳棋、军棋都会,特别是田间地头游戏棋:蹩牛角、五字丁、逼跳井、呼雷炮、大炮打洋人、夹子挑担等,许多人不是我的对手。如果现在有人要把这些游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还记得游戏规则呢。

    师范班排演了话剧《保尔•柯察金》,我们班组织演出古装戏怀梆《游龟山》,我本不会唱戏,在王梦奎、李怀庆等人鼓动下,一人竟扮两角,先饰卢公子游山杀胡父,后饰中军领兵搜卢府。因天下雨,观众散去,演出并不成功。至今我还放着抄写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一车高梁米》等说唱词。

    麦收季节,同学们打着红旗到国营博爱农场参加收麦,第一次看到拖拉机,嗵嗵嗵的响声震人心肺,对五铧犁、园盘耙、播种机、收割机等各式农机具都感新奇,大家对着无际麦浪兴奋异常。当时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社会主义充满渴望;对“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苏联集体农庄非常向往。这也为我后来报考农校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年半中,身高长得最快,入学时是排在前边的“小不点”,毕业时成为“大小伙子”了。身体很好,毕业时还拿到“劳卫制二级”(体育等级证)证章。

 

附录:同窗王梦奎文章《桃李春风惠泽长》(节选)

    那座金大定年间所建的古塔,是沁阳城的标志。从我的家乡温县安乐寨村,到沁阳城,是45华里路程。每当走到离城8里路光景,初见塔尖就驱散了大半天跋涉的疲劳,增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我和要好的同学不止一次结伴到塔院玩耍。所谓塔院,除塔外,只是一片瓦砾废墟,但看得出,那里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塔的底部有门洞,钻进去,像红薯窑似的,每一级竖洞都有踏脚的眼儿,可以逐级而上。到上数第四层,再无竖洞可以攀登,但有个向南外开的洞,可以钻出来远望。一般的探险,即到此止步。使我大为惊讶的是,一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朗读王绍玲的作文,说她同其他几个同学,从上面钻出来,在塔身外面往上又爬了三层,到塔的顶端。一个胆小的爱哭的女孩子,竟有如此惊险之举,足够使我们这班男子汉脸红的了。我下决心也去试试,但老师既表扬了她的勇敢,又命令不准再这样冒险。听说,现在古塔周围已经建成文物保管所,比我晚一届的沁阳师范学生邓鸿礼君主持其事。塔基的门洞现在还敞开吗?沁阳师范的同学还能够钻进去上到塔顶吗?我真想再次上一次。

由于统一学制,寒假毕业改为暑期,我在沁阳师范初中部多读半年,于1955年暑期毕业,考入沁阳一中。高中三年毕业,1958年暑期后进入北京大学读书,离开了我学习和生活了六年半之久的沁阳城。其后三十多年,除19895月作过一个多小时的短暂停留外,再也没有回过沁阳。………….

沁阳师范创办于1910年,19118月正式招生。不久清朝覆灭,帝制瓦解。这所学校或许是帝制时期创办的最后几个洋学堂之一。创办至今,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几度沧桑培养的人才该超过了孔子的三千弟子之数了吧。桃李春风,惠泽源远流长;德被香乡梓,益国利民非浅。今逢校庆八十周年,我在沁阳师范的同班同学,现在校长栗殿梧君来函,希望我写些什么。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拉杂书写回忆如上,并有七律一首为赠云。诗曰:

三朝兴废几沧桑,桃李春风惠泽长。

报国但凭三寸笔,怀师总系九回肠。

每从昨日思今日,却把他乡作故乡。

何当同为归去赋,三千弟子咏流觞。

,

 

[上篇]<---1954--->[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