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初中生活(1953)


 

      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校园一天天地美好起来。1953年时,新的教室也安上了日光灯,操场也有了环形跑道,添置了篮球、排球、双杠、单杠等体育器材。还开办 了一个图书馆,学生轮流值日维护。

    同学们读书风气很浓,我也爱读小说和诗歌,学校图书馆这类图书我几乎翻了个遍。《西游记》、《水浒传》看了两遍。《新儿女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耳熟能详。《王贵与李香香》、《藏克家诗选》可吟数篇。

    食宿费每月7万元(折合第二套人民币7元),吃的是玉米粥、窝头、咸菜、汤面条,只有过节改善生活时才有白面馍、肉菜。八人一组,用大盆打饭,蹲在地上分着吃。1954年前主食不限量,尚能吃饱,到三年级时,限量供应,三十五斤口粮(后来降到30斤持续三十多年),副食很缺,常言道“半桩饭仓”,很多同学不到下课就饥肠辘辘了。

    沁阳求学使我学会生活自理,缝补衣服、拆洗被褥、相互理发全靠自己。衣服和鞋是母亲手工缝制,年轻爱动,穿布鞋 磨损特别快,一双新鞋穿不了一个月就露出脚指。母亲说我脚上长有牙,一年啃坏十五双鞋!一条紫花(天然棕色棉花)土布裁成的西装裤,是我最爱的时装。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刚停,国内物资紧缺,用苏联花布(苏联进口的平纹花布)作汗衫成为时尚,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件,不分男女。

    学生中令人羡慕的四大件是:搪瓷盆、胶鞋、手电筒和金星钢笔,我一件也没有,因这四件必需品价格不菲,哪一件也须半月乃至一个月之生活费。当时洗脸用瓦盆,刷牙是牙粉,洗衣到河边,舍不得买肥皂就用碱面。夏天有雨打赤脚,冬天雪时用木板订个“泥踏”,把鞋垫高免得湿鞋冻脚。大多数同学用沾笔醮着墨水写作业,夜自习后摸黑返宿舍。

    从家到学校有60多公里,全是土路。走大路是直角,往北需过济源城,往东需过孟县城,走对角线近些,抄小路要翻槐树岭,爬大坡。因无钱乘车,每学期往返都是结伴披星戴月步行,戏称坐“11号”汽车,脚上总少不了血泡。现在全是油路乘车不足一小时车程,当时翻山越岭步行则须十二小时以上。

    这年,小弟(建军)出生,这是我放寒假后才知道的。

 

附录:同窗王风山等回忆录桃李常怀雨露情节录

      一九五二年元月,那是隆冬的季节,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在沁阳师范学校校门外东墙下,人头攒动,喊声吵杂,人们指看着墙上榜示录取的名单,四、五百个考生,只录取五十一名,像考状元似的,怎能会人人高兴哩!

      我们这一期学生是沁阳师范中学部招生,赶上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全国进行肃反运动,寒假延长了一个月,才接到入学通知书,五十一名学生背着行李卷,徒步入校,编排为中三班。

      我们第一任班主任田士芳老师,家住北京,单身一人执教于沁阳师范。他早年留学日本,知识渊博,给我们的印象是威严、可敬。他对同学要求严格,但从不训斥人。班里同学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俏皮活泼,田老师喊我们小鬼,对我们衣食住行很关心。天冷了,他摸摸我们穿的衣服薄不薄,夜里到宿舍查铺,有睡觉不老实蹬开了被子,他就轻轻地盖上。每天夜自习,他都坐在教室里陪伴,指导学习。我们初次远离父母,难免想家哭鼻子,他开导我们,准假让我们回家探望父母。

      田老师善于给我们灌输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启发大家要为中三班争光。在他的教导下,中三同学很快从自由散漫状态变为组织性纪律性很强的班集体。今天不敢想象,中三班同学当时过的是军事化生活,早上起床钟一响,十分钟起床,排好队去跑操,三顿开饭时间,全班排队一二一,走去食堂,集体打饭,一组六个人围着一盆菜蹲在地上就餐,课外活动跳集体舞或举办组级、班级之间球赛。逢到雨天,就在教室里开展串桌子跑步比赛,那时大家竟没有人说怪话发怨言。这样中三班成了全校的先进班集体,后来和中八班还结成了友好班。李樌梁、郝勤善同学在一九六八年二月回母校拜访(后任班主任)成安仁老师,成老师讲:“中三班是我们学校的一面旗帜,十三年来,中三班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直影响着几十个班级。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为重蔚然成风。班里有同学病了,大家抢着给病人送饭送水,遇到重病号,背上病人就医,端屎端尿,喂病人吃饭,彻夜守护。酒永德在班里年龄比较大,大家称他为大哥哥,张莲凤来自农村,是军属子女,为人老成,同学们喊她大姐姐,李 梁回忆说:“酒老兄真得感谢他,我摔折了胳膊,他用火酒整整给我洗了半个月!”张玉俭说:“我的裤裆烂了,张莲凤像关心小弟弟那样,扯住破口几针就好了。”雨雪天气,道路泥泞,食堂离教室远,有雨鞋的同学背着穿布鞋的同学去食堂,大家没有争吃助学金。

      中三班同学有着艰苦朴素和勤劳的作风。班上同学来自济源、孟县、温县、沁阳、博爱五县,最远路程二百多里,假期回乡返校全凭两条腿走路,我们的铺盖,只有盖的被子,没有褥子和枕头,躺在凉苇席上睡觉,砖头当枕头,伙食是玉米粥、镆和咸菜,开初放开肚皮吃了一个时期,伙食又改为定量供应。那时吃住生活十分清苦,精神却很饱满,大家在日本轰炸的破庙废墟上进行热火朝天的劳动,修操场、盖教室,个个满头大汗,人人手掌磨出了血泡,劳动完毕,同学们乐观的说:“今天又缴获了几门大炮(泡)。”农忙时节,我们还到博爱国营农场劳动,大家看到农场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似乎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前景,非常受鼓舞。后来农村开展集体化运动,同学们热情讴歌写文章,有的同学毕业后抱着建设新农村的热望,不升学考试,便愉快的奔回农村家乡去了。

      有一天,忽然听到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就在沁阳县的消息,全校马上沸腾起来。第三天,宋学义被邀请来校作报告,记得全校师生集合在校园里,土台作讲台。宋学义来了,他穿农民棉装,个子不很高,看上去很平常,很难想象就是他和八路军战士在狼牙山坚持了一天一夜打退过日寇的多次进攻,打得鬼子横尸遍野,焦头烂额,当五壮士完成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英勇跳崖之后,日本鬼子才发觉不是八路军主力,只有五名八路军战士,赞叹地伸出大拇指晃了几晃。宋学义报告了他受伤后,怎么被营救、治疗腰伤,出院后主动要求复员回沁阳的经过。当时回来只带一张介绍信,沁阳县委不知道他是抗日功臣,直到党中央颁布嘉奖令,中央慰问团来到沁阳,县委才知道宋学义的英雄事迹。

      我们的学习生活格外紧张,大家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学习气氛很浓,那时侯学习苏联实行五级分制,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动物学、植物、物理、化学等都想门门五分。老师们举行课堂小测验十分频繁,预习功课也提问口头考试。刚讲完课文,检查你的听课效果,当堂出题考试。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每天脑子绷的紧紧的。虽然紧张,却学到了许多知识,为我们以后深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三班同学的写作水平比较高,现在有的当了经济学家,有的做了新闻工作,大多做了教师和厂长,他们动起笔来,不怎么犯愁,这和中三班时期的文字功底分不开的。

 

       [注:此文由王凤山执笔。参予回忆的有焦作市六位同窗:王风山(原焦作电台台长)、李樌梁(原焦作陶瓷厂书记)、谢新祥(原焦作汽车配件厂副厂长)、郝勤善(原焦作市农科所所长)、史颂禄(原焦作制动器厂长)、张玉俭(原焦作供电局高级工程师)]  

 

[上篇]<---1953--->[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