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沁阳求学(1952)


 

      1952年元月,我小学六年级毕业(学制是春季入学冬天毕业)。同学中有几个参军入伍,有几个从商从农,也有直接参加工作的。当时,济源和附近各县都只有一所中学,自主招生。济源中学招生晚,以收本县生为主。沁阳中学(原省立十三中),不招春季班。而沁阳师范招生最早,除两个师范班外,还招一个中学班,且广收各县学生。我们十几个同学决定到沁阳应试。

 

      天寒地冻,半夜即起,披星戴月,我们背着被子带着干粮出发,结伴走小路步行60公里到沁阳考学。这是我第一次步行出远门,在孟县的山岭中还迷了一次路,走了一整天,天黑才进沁阳城,脚上磨出两个血泡。

 

      报考的人很多,其中中学班招50名新生,有400多学子竞争,8比1录取。记得放榜那天,沁阳师范门口东边墙下,挤满人群,别人看榜是由前而后,我则是由后至前,看了大半截仍未见名,忐忑之间,有人喊:“厚德快看,你是第八名!”。真是喜出望外,高兴 得犹如中了 “状元”。

 

      同时考上的还有蒋万福,与我同在一班。而同学郑庆勋、权得舒等则考入师范部。

 

      1952年春节后开学,要离开了家了,就像刚离窝的雏燕,一切生活均需自理。母亲除打点鞋袜衣服外,专门给我淮备一个针线包,教我如何钉扣子补衣服。

 

      沁阳师范是座历史悠久的老学校,创建于清末民初,但办中学班时间不长,“中一班”和“中二班”是高年级,本届只有一班称“中三班”,学生来自沁阳、济源、温县、孟县、博爱五个邻近县。51个学生中,女生只有张莲风、王绍玲、董光等几个。

 

       时任校长宣仁和,山西人。班主任由田士芳担任,他早年留学日本,知识渊博,威严可敬。他家住北京,单身一人执教于沁阳师范。他对同学要求严格,但从不训斥人。班里同学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俏皮活泼,田老师喊我们小鬼,对我们衣食住行很关心。天冷了,他摸摸我们穿的衣服薄不薄,夜里到宿舍查铺,有睡觉不老实蹬开了被子,他就轻轻地盖上。每天夜自习,他都坐在教室里陪伴,指导学习。

 

      中学课程与现在差不多,语数外理化政史地生皆有,还有体音美,另多了一门生理卫生。大家学习都很用功,我各门功课都在4分以上(当时学校采用从苏联传来的5分制)。只是教科书黑白印刷很粗糙,没有多少插图,有些内容靠同学们刻蜡版油印讲义进行补充。外语课因缺俄文教师,开始半年学英语,后来改学俄语。最使我头痛的是那个俄文字母P(卷舌音儿),天生舌短,得儿!得儿!发不准,如将ХОРОШО(好)读成“哈老嫂”,课堂上不敢举手朗读,怕成笑料。

 

      “中三班”团队精神很强,体育比赛、建校劳动、学习成绩、团结友爱都不落人后。

 

      入学时,沁阳师范学校设施仍很差。教室破旧,夜自习用的是自制小煤油灯。宿舍是大房子通铺,每人所占空间约70厘米。同学们用很多时间参加为盖教室清理场地和修操场的劳动。但学习却紧张而愉快。

 
 
 

 

附录:同窗王梦奎的回忆录翠微居杂笔书摘:

      学校生活是艰苦的。尽管已经进行过土地改革,农村经济仍很困难,绝大多数同学家境都狠拮据。有一次,为了给我准备书费,妈妈到多家挪借,才借到两元多钱。我们班的同学,多来自沁阳、济源、温县、孟县、博爱、武陟几县,远者百余里,都是自己背着铺盖卷,靠当时所说的“11号汽车”——两条腿走路。穿的都是家里缝制的布鞋和衣服,有的还打着补丁。洗脸用的是当地出产的小瓦盆。睡通铺,一间房子钉两排木板,睡十多人。伙食也差。吃的是玉米面粥、汤面条和窝头、咸菜,还经常吃不饱。同学们没少给司务长老卫提意见。也难怪他,一个月伙食费只有不到七元钱。为了办好伙食,他尽了很大努力,还想了一些新鲜名词儿。在玉米面粥里掺入几粒大米,美其名曰“金银粥”。当时沁阳师范在城中鲁斋庙旧址,一条大路,一条河沟,把校园划作三块:教室在路北,宿舍在路南,宿舍之南是河沟,河沟之南是操场和饭场。所谓饭场,是一排不能避风但可躲雨的棚子。每餐由值日生打菜,七八个人围着菜盆蹲着吃,河南人谓之圪蹴。河南人从小练就的这种“蹲功”,在全国是很少见的。没有柏油路,每逢雨天,踏着很深的泥泞去吃饭,鞋袜湿了没有干的换,很难受。不少同学用二寸余厚的木板做成“泥札”,绑在脚板上行走。我是到1954年才买了雨鞋的。学校设施很差。教室破旧,二年级以后才盖了几座新教室。操场也是后来修的。同学们用很多时间参加为盖房清理场地和修操场的劳动。废址破砖碎瓦数量大,埋藏深,清理颇为费力。活很重,但大家干得都很起劲儿,因为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校园一天天地美好起来。学习是紧张而愉快的。我们班的同学,绝大多数是放下锄头到城里求学的,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有一年麦收季节下冰雹,不少同学不禁呜咽。大家知道父母供自己读书之艰难,学习都很刻苦。课堂学习自不必说,晚自习每个教室都是鸦雀无声。老师要求极其严格。特别是教语文的成安仁和马宇文老师,一字,一词,一个标点,都要求准确无误,不得丝毫马虎。作文课经常让学生自己命题作文,选优秀者在班上朗读,并且张贴出来。当老师评说作文时,同学们热烈而又紧张的情绪,简直像等待抽签中彩似的。其他科的老师也很认真。在这种气氛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严谨的学风。我的文章也是这时开始有了明显的长进。板报是我们发表作品和议论的园地。在全校评比中,我们班的板报经常受到表扬。我是板报文章和打油诗的主要撰稿者,书写和插图主要由葛有国和郑厚德同学承担。我至今印象很深的,是郑的一幅反映我们班真实生活的水彩画:雨天去饭场的路上,穿雨鞋的背着没有穿雨鞋的,打雨伞的护着没有打雨伞的。

 

      (注:王梦奎,经济学家,曾任红旗杂志编辑,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等职。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篇]<---1952--->[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