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卫星堕地(1959)

 

 

我承担的山南头村小麦试验田,穿城而过往返达10公里,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辛苦一季,每亩产量只有200多公斤特别是那块插牌是县领导“卫星”试验田,品种是“中农28”,群体过大,密不透风,茎杆细嫩,遇雨倒伏,用小竹杆支撑也无济于事,最终产量还不如一般大田,以失败告终!得不偿失。 “卫星”堕地了,沮丧之余,也有所获,我悟出:所谓“卫星”是人吹上去的,西平县地翻三尺、施肥十车、播量百斤……等技术措施,都是瞎编骗人的。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品种潜力,亩产三百公斤绝对是高产上限了。事后打听,那年与我相同遭遇的人不少,各县都有。

    1959年,浚县农科所由河西苗圃迁至城北4公里处的桑村庙,发展壮大到15人,刘文铨仍兼所长,段志明任副所长,负责常务工作。全县大部农业科技人员集中在此,承担的任务几乎是农业服务全部工作,还是各公社农业试验场的业务主管。品种引进、虫情测报、技术推广、土壤肥料、农机农具……什么都管。不久,浚县农科所(所长刘文铨)与浚县农校(校长张廷富)、浚县农业试验场(场长武金铎)合并为“三结合农业科研基地”,各公社也成立了科研队、试验场、红专学校,实行产教研结合,在全省也算独树一帜,其经验曾在全省推广。我负责编辑油印小报《浚县农业科技》,撰稿、编辑,连刻带印,每月两期发往全县各地。

    浚县农业试验场人员是从双庙农场调来的,除武金铎场长外,还有李金泉、李有福、周国宪等几名工人。在东马庄村南端一座农家小院住,上浚县农业试验场的牌子,调用马庄耕地100亩,我又被派到试验场当技术员,负责各项田间试验。武场长丰富的实践经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朴实的生活对我影响很大,俺俩同住一屋,他在下边,我在阁楼上,一老一少无话不谈,工作很累,心心相印。

    1959年,小麦试验田不再单纯追求高产了。引进了十几个小麦良种,如:碧蚂2号、徐州438、北京1号、华北672、早洋红等,搞了品种比较、播期试验、密度试验、施肥试验、灌溉试验等。大田生产靠工人,试验田则组织农校师生参加,因为农校当时有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授课之余要参加生产实践。当时浚县农村小麦平均亩产只有48公斤,我们搞到200多公斤,被周围村民羡慕不己。局长程建国告诉我:省农科院成立,来函想调我到土肥化验室工作,被他回绝了。

供给制实行半年后停止,转正后月工资定为34元。节衣缩食,每月省出10元寄给父母补贴家用。

又是一年严冬,马庄水塘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为了御寒我买了件棉大皮,白天可穿晚上可盖,一举两得。然而好景不长,俩月后进城,把大衣绑在自行车后,到城北门时才发现,车后拖着一根绳子,大衣没了,折返而寻,无影无踪 。

 

1960

 

[上篇]<---1959--->[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