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云溪桥畔(1960)


 

      1960年,我一兼三职,既在农科所当技术员,又在试验场搞试验,还在农校代课(教棉花栽培)。我仍和试验农场场长武金铎一起住在东马庄,管理100亩农田、17项试验、一天忙到晚经常加班到深夜。试验场后来又增加一个技术员陈清顺(武陟县人,中牟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吃苦能干,得到工人干部好评。

 

      浚县城西门外卫河上的云溪桥,是著名古迹。当时卫河航运较发达,有小客轮逆水而上达新乡,帆船顺水而下达天津。浚县水利局两间小砖楼就坐落在云溪桥畔,设有防汛专线电话总机,通各乡镇。经农业局长程建国和政府打字员刘素青介绍,我认识了两位接线员之一王兴荣,其父王景贤时任浚县县长。恋爱四个月后于8月2日结婚。

 

      婚前写信征求我父母意见, 老人对娶县长女儿为媳半信半疑,回信骂我“吹牛”。七月炎夏一天,由于放心不下,父亲带着两条被子和一条床单,专程到浚县探探虚实。乘火车到“浚县站”下车,发现火车站到县城竟距35公里,且不通汽车,步行一整天才到城里。我向父亲谈了事情经过,他悬着的心才石头落地。我领他游览一下浮丘、大伾两山,既没去见县长亲家,又没去见未过门之儿媳,留下对儿子婚事的祝福,返回济源去了。

 

      结婚时双方家人均未参加,我也没去迎亲,因为当时提倡简朴,机关办婚礼都是晚上开个茶话会而已,既不准有迎亲车队,更不兴穿婚纱,连结婚照也是后来补的。兴荣是那天傍晚坐在通讯员自行车后到农科所的,手提的小包袱就是嫁妆,唯一值钱的东西是岳父赠给的两支英雄牌钢笔,每支15元,约合俺俩半月工资。结婚仪式晚上进行,所、校、场三个单位四十多人参加,鞭炮一卦,红花两朵,行礼成亲。大家围着拼起来的课桌大碗吃菜,用茶杯礼让劝酒,热闹至午夜才散。

 

      新婚是幸福的,但蜜月只有三天假期。

 

      岳父王景贤(1920-1985),安阳县都里乡南阳城村人,抗日战争时参加工作,曾任乡长、区长、安阳县副县长,1953年五月调浚县任副县长,1958年五月至1962年四月任浚县县长。当时的县长与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初到任时下乡骑马,后来骑自行车,1960年时浚县政府还没有小车,只有县委有一辆美式吉普,全县都是土路,偶而坐坐吉普,尘土飞扬,满面汗水泥痕,“父母官成了土地爷”,绝对没有骑车舒服!县长唯一特殊之处,是人委后院有个小灶,他和王玉纯、程修德、张德林等副县长在小灶吃饭(当时规定县级干部可吃小灶),不必到大食堂排队。在那把家庭亲情都淡忘了的年代里,我很少能见到他,偶年节时能坐在一起,我的印象是:他非常平易近人,绝没居高凌人之感!

 

      岳母赵福莲(1918-1986),安阳县都里村人,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妇女,善良忠厚,勤劳朴实,膝下三女一男兴荣为长。1960年在浚县时,住在南街家属大杂院中,两间瓦房,拥挤不堪,里外间三张床就占满了几乎所有空间。当时干部家属也实行食堂制,一日三餐需端着盆到大伙食堂打饭,轮流到大伙帮厨。门口搭建有一个约两平米油毡灶房,以备加热饭菜或来客时急需。

   

三年后补的结婚照

制作小麦标本(左起:我、陈清顺、刘文铨、岳朝仁、段志明、王永善)

 

土壤化验





制作昆虫标本 (左起:王永善、陈清顺、岳朝仁、段志明、我)
 

[上篇]<---1960--->[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