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物资匮乏(1961)


 

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中生活极度困难的一年。心而论,不仅是天灾,也有人为因素和政策失误,全国范围内刮五风(即共产风、瞎指挥、强迫命令、浮夸、特殊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跃进”不仅没有“赶英超美”,还拉大了差距,粮食紧张,物资极度匮乏,出现严重饥馑。城乡各地成立大伙食堂后,户户断炊,前两年稍好一些,到1961年,做饭由稠变稀最后竟无米下锅,“瓜菜代”也坚持不下去了,只得以野草秸杆粉碎充饥。农村开始出现因饥饿而浮肿的病人。

兴荣调到县政府卫生科工作,抽到石桥村“保人保畜”,两颊消瘦,面带菜色。我在农业单位还算幸运,烧玉米、煮毛豆、啃红薯,肚未受屈,养猪自宰吃肉,被城里人羡慕不已。虽然国家干部粮食标淮每月减至14.5公斤,农科所和试验场仍可吃上窝头和白镆。

家乡生活困苦得多,每回家一次心情总多日不能平静,弟妹从食堂端来钣莱是稀汤照人影,玉米窝头母亲也舍不得吃,挨饿的滋味可想而知,我也无计可施。祖母在饥荒中逝世,终年83岁,她是我童年时最疼我爱我的人。逝世前我和兴荣返家看望一次,乘火车到洛阳下车,当时洛阳到白鹤渡口没有汽车,我们是步行翻越邙山的,上了渡船就皓月当空了。

1961年,浚县农科所领导让我负责筹建土壤化验室,我到郑州购置了玻璃仪器,赴开封采购了化学试剂,到南京购置了分析天平,然后到达上海选购烘箱和浴锅。住在十六铺,跑遍南京路,克服很多困难才完成任务。抽空逛逛外滩,临返回时我到人民广场,想看看当时中国的最高建筑物——上海国际饭店,吃饭为名远眺为实,坐电梯到14楼西餐部,要了一杯奶一盘沙拉,服务生送来两片面包,饥肠之下两片面包实难饱腹,依窗环视半小时上海风光。走下电梯时自语道:花十元钱(近月薪的1/3)也未吃饱。别人说餐厅面包可以随意要,后悔之余自愧仍是个“老土”!

那时,购物不仅要凭票,有时还要排长队。粮票、布票、糖票、油票、毛线票、肥皂票、工业卷……名目繁多,几乎包括生活必需品的全部内容(现在成了收藏品了)。机关发烟票时问我:“小郑您要吗”? 我说“要”!每月一张票4盒烟,本来不吸烟,从此染指,现在还后悔不该要票!

这一年,我仍在浚县农科所搞试验,自己设计建造一座玻璃温室。值得一提的是有两项试验被人津津乐道。一项是红薯试验,以前农民有翻秧习惯,特别是雨季要翻几次秧,其理论是秧上扎根会影响主根产量。我的试验推翻了此理,路根只有极少数可澎大成小薯,这是额外收入,不仅不影响主根产量,还因路根多吸收水分养分,可增加主根产量,据此提出“无事不翻秧”,在全县推广。另一项是玉米叶片定向,试验得出一个规律,在新乡地区(当时浚县归新乡所辖)农科会议上发表,语惊四座,被同事王石铮(汲县人,河南农学院毕业,浚县农科所技术员)戏称为“郑氏定律”。

刨红薯是农校学生负责,有一个品种是“北京553”,生食脆甜,学生分而食之。至今还记得学生编的顺口溜:“553(红薯), 腰里钻,老师见了罚顿餐(餐证)”。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我和陈清顺)

棉花高产试验 (左起:武金铎、刘文铨)

 

[上篇]<---1961--->[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