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林县蹲点(1968)


 

      文革中,工农兵是正面形象,知识分子是再教育对象,被称为“臭老九”,排在地、富、反、坏、右、特务、叛徒、走资派之后。在安阳地区农科所,虽然领导班子瘫痪了,科研工作处于无序状态,但除勒令劳动改造者之外,大多数技术人员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放下手头的科研课题。一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也与当时延续科研工作有关,如安阳3号小麦、豫谷一号谷子等品种培育,都是那时奠定的基础。

 

      1967年时,安阳地区农科所在各县农村建立有五、六个科研基点,干部轮流赴农村基点工作,一年一换,调查情况,安排试验,推广新技术,解决农村急需的技术问题。林县城关公社曲山村便是当时农村基点之一。曲山在林县城东北浅山区,距城3公里,有一条砂石公路相通,村在山谷中,耕地全部在山坡上,是林县当时生产条件较好的村庄之一。

 

      春天,我和路长保、魏文学、刘端敏四人,到林县城关镇曲山村搞基点工作。从县城扛着被褥步行入村,住在大队部(现在叫村委会),召集社员讲农业技术,安排春季试验。在农家吃派饭,除小米红薯外,农民特意给我们煮玉米面饼,吃面条浇米饭。我们和试验队的铁姑娘们一起用独抡车往山坡上送粪,引来谷子新品种搞试验,费了不少辛劳。

 

      好景不长,大队部对面山坡上的林县水泥厂,安装了两个高音喇叭,从早到晚不停广播,进行派别攻击,闹得我们夜不能寐,平静的山村添了不少困扰。这时林县各派斗争加剧,武斗升级,农村班子瘫痪,有人造谣说我们支一派压一派,更有甚者传言路长保密语要打村中一老头,别有用心地赶我们走,见势不妙未来得及带行李就匆匆撤兵。(路长保,林县人,与我同龄、河南农学院毕业,豫谷一号培育者之一,后来成为河南省著名谷子专家,是享有政府津贴的研究员,省人大代表。不幸英年早逝,宏愿未竟,惜哉!)夏季我们试图再入林县,因林县两派武斗,车至林县东部的横水镇即被拦住,无法进去。直到秋后才又进曲山取回被褥。

 

      所内派仗不断,对上层领导你打我保各不相让,对中层干部你拉我拽扩大阵营。“革命大联合”中,小山头合并为大山头,人数最多的组织叫“燎原兵团”,大多数知识分子和“黑五类”站在我们一边,被诬为“大杂烩”。可能认为我有“济世之才”,被推为七名服务员之首。当时要求在知识分子中“掺沙子”,七名服务员中工人四名(陈彦斌、张福娥、王振家、侯玉彬),技术员三人(郑厚德、李双元、丁永法),我虽是“燎原一号”,但被认为 “思想右倾、办事中庸”,特别是一些观点不能为多数人接受,经常与别人意见相左,实难发号施令。(注:李双元是林县人,后任安阳市农科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丁永法是江苏人,北京农大毕业,后任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室主任,研究员)

 

      “文攻武卫”中农科所也热闹非凡,是淇县重点。我虽年轻好胜容易激动,但从未主张武斗,坚信“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后多次查证,武斗与我无关,反之,这年我却遭到过一次毒打。

 

      后来“燎原兵团”分裂为“二七”和“炮委”两个组织。

 

[上篇]<---1968--->[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