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再受教育(1971)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生活显得十分枯燥。所谓“文化大革命”竟把文化扫荡成了一片空白,许多文艺作品都成了“毒草”,银幕上只剩下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舞台上只剩下八个样板戏了。当时没有电视,闲暇之时,大家都跟着广播喇叭学唱样板戏。


      所领导一茬茬换,革委会先后由秦运德、杜希鹏、石英汉、傅景元、李成榜等同志负责,我的工作却始终未变,与李双元(林州人,时任革委会常委,后任安阳市农科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一道抓生产与科研。农科所每一块土地都有我们的足迹,都洒下我们的汗水。和杨振华、杨式贤等同志编辑《安阳农业科技》杂志,每年3~4期,我是主编和倡导者之一。 


      这年 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所谓“两个估计”,即: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从这“两个估计”出发,提出的许多“左”的政策,让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所内干部和工人一样一身泥一身汗地干,参加劳动的时间更多了,对科研工作的影响可想而知。


      当时国内化肥工业落后,所用肥料尿素是从日本进口的。其包装袋为尼龙制品,废物利用,每人分了两个,经染色拼在一起可做成一条裤子,穿起来既飘逸又凉爽,成了当时一种时尚。染色褪后仍有字迹,大家编顺口溜自嘲曰:“工人见干部,比比尼龙裤,前边日本产,后边是尿素,一掘屁股,含氮量46%”。


      我抓生产工作,渐渐远离政治旋涡,一个原因是兴趣使然,另一个原因是在众人眼里我是“右倾”人物之代表,政治立场“有问题”,什么专案、外调、批斗之类,统统与我没有瓜葛。


      涉足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对自己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学会不少东西。经常开拖拉机犁地送肥,使用各种农业机械,也集累了一些农业实践经验。秋收时,我驾拖拉机从地里往场上运谷子,突然所里有人喊我接电话,正好原种一场一拖拉机手找我联系工作,我就托他开车,自已跑回去接电话。当我回来时,他把车已开出地头,由于拐弯太猛,拖拉机和两拖斗谷子,连人带车翻进沟里,他在众人帮助下才爬出驾驰室。事后才知,他只会开洛阳履带拖拉机“东方红”,从来没开过天津轮式拖拉机“铁牛”,不知拐弯后要打回方向盘,造成事故。所幸人员安然,未酿成大祸,否则我就有口难辩了。


      九月中旬一天,我去郑州参加一次会议,在火车上听到人们窃窃私语:林彪坐飞机摔死了,当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想毛主席自已挑的接班人,咋会如此下场?后来从上而下说明情况,才知道林彪、叶群、林立果确实于9月13日凌晨仓皇乘飞机外逃叛国,途经蒙古温都尔汗时坠落,机毁人亡。


      一场武装政变被彻底粉碎。林彪集团的灭亡,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破产。但国内自上而下仍然坚持说“文化大革命”大方向是“正确的”,使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那几年家乡济源最热闹,搞“三线建设:五三一工程”,在承留、思礼、王屋一带荒芜的大山里,涌进了两万多工程兵。加上各地的民兵团,建筑工人,浩浩荡荡,修建由十三个分部组成的保密兵工厂。有的暂居当地百姓家里,还有的就在半山上随便搭个帐篷,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五三一工程” 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十分神秘,少有所闻且不见报端。后来才知道,这是林彪、邱会作集团搞的工程,随着林彪集团的灭亡,工程被废止了。现在只留下几处遗址和老人们的记忆。 

 

1972年全家照

 

 

[上篇]<---1971--->[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