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乡 路 歌
通往县城的路只有十多里,越过八里坡便是淇县城。
在这条路上,祖祖辈辈留下多少艰难的脚印,洒下多少辛酸的泪水,今天又荡漾着多少由衷的欢乐。解放前,哪是路?记得刚学说话时就随着伙伴们数念家乡民歌:“十里路,八里坡,坡洼地里有蛤蟆。深一脚,浅一脚,老鸹叫的打哆嗦。鬼打灯笼贼劫路,浮尸漂漂水上搁“。
大概这就是解放前家乡真实的写照吧!
共产党,领导人民砸碎了封建制度,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到了农民手里,有路了!
庄稼人肩扛犁耙,起早贪黑,双双男女,耕种收割,在八里坡踩出一条路,种地人都叫它“忙路”,在这条忙路上,我跟着大人上晌下田,哪个不会哼唱“菜籽油点灯灯花亮,种地人有了地脸上发光……”的小曲。
也许中华民族天生就多灾多难吧!真理和谬误总在搏斗。
就在高喊种地不用牛时,八里坡犁耙套上了串串“剪发头”!
刚刚报道河南小麦亩产七千三百二十斤的收成,社员却吃着每天二两七钱二的口粮,在八里坡上“放卫星”。
八里坡每亩播种量下到六十斤的年头,收成只有五十斤!
那时农家小曲只能偷着这样念:“十里路,八里坡,沟沟里边怨声多,真话不能讲,假话随便说,气得老农牙打牙,唉,这条路子怎样摸!”
粉碎了四人帮,人民重见天日。三中全会以来,家乡实行了责任制。天亮了,地也醒了。今天农民又有了自主权,土地,这农民依赖的根本又交给农民手里了。望田间水泥电杆架着电线穿越八里坡,坡地里泵机喷灌,铁牛奔跑,一季变两季,亩产超千斤,今天才真正实现了!这十里地,八里坡,脱去金装披绿纱,大路上,人马多,骑着凤凰超飞鸽……随着格格欢笑,飞来车群,飞鸽、凤凰、飞鹰展翅比翼,她们高兴地对唱着心底的歌:“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方人,为什么人露笑脸地生金!为什么人露笑脸地生金!……
赶车把式听着姑娘们唱的小曲,哈哈大笑了:“那还用说,路顺了!”他一个响鞭,骡马飞奔,车轮滚滚……
啊!是,路顺了!
1980年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