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史迹丛书《淇水关》---淇园工作室编

今天是:   

主页 序言 封面 目录 插图 附录 编后记 封底
     

淇河古石桥


淇河古石桥

李全志

 从淇河高村橡胶坝向南约100米,有一座平板石桥,这就是淇河古石桥。它横跨在淇河两岸,千百年来一直是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淇河古石桥原名太平桥,由东西两桥组成,全长360多米,宽5.15米。东桥16孔,孔高1.5米、宽1.5米;西桥27孔,孔高1.75米、宽1.5米,全部由青石建成。桥面上的青石大都呈长方体,长1.75米、宽50公分、厚30公分。青石与青石之间均匀分布着长22公分、宽10公分的铁燕尾,把桥面上的青石牢固地连成一体,即使遇到洪水也不易冲垮。据高村村中的老人讲,在桥面铺成后,石匠们在相邻的青石上以缝隙为中线,先凿成一个横“8”字形,然后在里面浇上熔化的铁水,每个铁燕尾需要浇铸铁水4.5公斤左右。这样青石与青石就被焊接在一块,浑然一体,牢不可摧。

 我国的石桥分为石拱桥和平板桥,高村的淇河古石桥是标准的平板石桥。由于这一地段位居淇河中游,两岸地貌复杂,河道弯曲,河宽面大,季节性水文特征明显,每到雨季水流湍急,漫过桥面,甚至冲垮桥身,因此历代官府都本着节约成本、方便交通的原则,在淇河上修建了这座平板漫水桥。

 淇河古石桥原来由东桥、西桥、马鞍桥三座桥组成。东桥七孔,西桥二十四孔,马鞍桥四孔,经多年洪水冲涮和战乱破坏,曾多次重修。据史籍记载:淇河古石桥于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王越(浚县人)奉旨修建;现存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修太平桥碑记》、清道光四年《重修淇河古石桥碑记》、清同治五年《修淇水桥碑记》。另据《淇园纪氏族谱》记载:纪东陵,生于光绪元年,职贡,督理赈工修高村桥石桥,省赏三等奖章文凭。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由于古石桥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各个朝代对它都很重视,反复整修。现存古石桥在1955年时由国家拨款修缮。如今,这座桥成为淇河上唯一保存下的古石桥。

 这座桥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中间高两端低,这是根据淇河当时的水文特点而产生的独特设计。古时的能工巧匠们在建这座桥时,考虑到了淇河到了雨季河水猛涨,涨得快落得也快,洪水绕过河中间的小洲,顺着两岸迅速漫过东西两头的低桥滔滔而下,这就起了一个分洪泄流的作用,又减轻大水对中间部分冲击力;雨停水落,桥面显现,细流缓缓漫过东西两端,急流则从中间桥孔激荡而下,这样既保护了两岸百姓的安全,也方便了他们的来往。从远处看去,淇河古石桥虬曲斗折,呈太极走势,也是为了利用桥体的弧度减弱洪水的冲击力。

 走在桥上,只见青石铺就的桥面在岁月的无情剥蚀下,高低不平,伤痕累累,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的面庞,平静地述说着无尽的沧桑。也许有人会说:这座桥和别的桥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淇河上一座普通的漫水桥吧!是的,它没有长虹卧波的雄姿,也没有小桥流水的妩媚,但是,它却亲历了高村沧海桑田的兴衰巨变,见证了绵延数千年的淇河文化史。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的爱情故事还在它的耳畔回响;天灾兵火过后,家园破落,人们孤苦无依,流离失所,徘徊在淇河古石桥上发出的凄凉哀号已成空谷绝响: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在淇河古石桥的眼里,往事并不如烟。当通衢大路在村西开通,当昔日的官道废弃为荒野小径,古石桥终于卸去了承载千年的交通重负,如同一位完成历史使命的功臣,把一个美好的明天交到淇河两岸人民的手上,自己则默默地归隐于历史的深处……

淇河古石桥  (纪翔摄影)

 

淇县史迹丛书《淇水关》---淇园工作室编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授权独家刊载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