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史迹丛书《淇水关》---淇园工作室编

今天是:   

主页 序言 封面 目录 插图 附录 编后记 封底
     

淇水关古建筑


淇水关古建筑

李全志

    在高村村南,有一条田间小路在茂密的小树林中若隐若现地穿过。沿着小路往前走一两百米,有一约30度的缓坡慢慢上升。缓坡路面宽约6米,长约170米,全是青石铺成,当地人把这里称为石板坡。走上石板坡,走过一段残垣断壁的古寨墙,就进入了淇水关。

 外来的路人并不知道,他刚刚经过的田间小路,就是古代的官道、驿道,多少官府信使背负着十万火急的公函文书在这里跃马飞驰,多少才子士人怀揣着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梦想从这里眺望京师……古驿道进入淇水关,就是高村的南北大街。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整个淇县几个繁华的集市之一,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招旗飘飘,车水马龙,叫卖声声。直到现在,村里老人能扳着指头数出来的商铺、银号就有几十家,可想而知,那些消失于历史记忆的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和其他村庄相比,这里的庙宇很多,不仅有南、北大庙(详见本书专章),还有西北门北边的白衣店,现存一对石雕耕牛柱墩和一个石门额;在淇河石桥西头,有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二圣殿,供奉着老子、孔子两位圣人,现存一块完整的石碑;在古寨东北角还有佛爷殿三间,现存佛像一尊;在北大庙东侧建有广生祠,树有文王像和文王百子,方圆几十里地的善男信女都来求子抱孙……明清时期这里的人气究竟有多旺,从这些庙宇就可见一斑。

 高村村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从始建于殷商末期的古寨墙,到清末光绪皇帝的行宫遗址,跨越三千年。在南北大街上,百年老屋更是随处可见,有的已无人居住,有的仍被居住使用。从建房记署年代和建筑样式特征来看,这些老房子可分为清代建筑和民国建筑,清代古建筑有刘利家的明三暗五楼房,徐永林家的明柱走廊带山秀的五间瓦房,石家的古大门等则是民国时期建筑代表。在这些百年老屋中,最典型的是清代民房百忍堂和民国建筑王家大院的老夫人楼。

 

(一)古寨墙

淇水关早在商朝时就是一个南来北往的重镇,并由名将黄飞虎带军驻守。从那时起,他们在四周陆续修建了寨墙。据老人回忆,到解放前,古寨墙周长2000米,东段靠近淇河,既做寨墙又做防洪堤,高10米,西段高8米,顶宽2米。墙体内以粘土夯筑,外下砌石基,上砌青砖,砖石缝隙以白石灰为泥浆,非常牢固。墙壁向内层层收分,城墙上外侧有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了望;内侧有矮墙称为女墙,无垛口,是为了防止兵士往来行走时不慎坠落。

别具一格的是城墙建有四门,各门均有城楼,门楼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翘角飞檐,筒瓦屋面,小方格木质板门,四周为走廊;各正门上边还有斗板石作门额,上刻吉祥文辞,东门上题“淇澳绿竹”,南门上题“淇水关”,西门上题“行山映翠”,西北门为“山河镇”。字体苍劲有力,独具书法艺术性,题意也和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可惜的是这些负有盛名的文化古迹,或毁于战火,或毁于人为的历史原因。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只剩下南门一段仅存70%左右的残垣断壁古寨墙,还有东门上的半块门额,门额上刻“淇澳绿竹”中的“淇澳”清晰可见。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淇水关的古寨墙建有四个门,为什么唯独没有正北门却建了西北门呢?事情是这样的:据说是从淇水关南门入关,顺着南北大道走到尽头,往东一拐,人们就迷了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这就是相传悠久的迷魂阵说法,也正因此,淇水关没有正北门。

 

(二)光绪帝行宫遗址

19006月,以英、法、德、俄、日为首的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北京沦陷前,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辗转逃亡至大同、太原最终落脚在西安。

1901年,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认为赔偿条约已经签订,时局已无大碍,决定返京。堂堂天朝的太后、皇帝,被外国人从自己的京城里赶出来,本来是旷古罕见的丢人事,想当初逃命时惶惶如丧家之犬,如今外国人走了,她就要在天朝子民面前摆谱,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建行宫,仿佛这样可以找回点面子。更可气的是,随行千人,车辆上千,每路过一地,都要鸡入笼,狗上绳,牛羊入圈人禁行。十一月初的一天中午,慈禧太后一行来到了淇水关,在西门里南边临时修建的行宫里歇息、喝茶。约半个时辰,就匆匆忙忙涉过淇河北上了。也就是这短暂的停留,却使得淇水关的百姓好长时间不得安生。

如今,光绪当年的行宫早已不存在了,但是那片遗址还在。一百多年以来,没有人在那里建房,可能是村民们觉得光绪皇帝软弱无能,而慈禧太后卖国求荣太可耻,大家谁也不愿意沾上这种晦气吧。于是那片废墟就一直荒废在那里,成了教育后代的反面教材。

 

(三)百忍堂

 ������书记载,唐高宗时,山东郓州有个人叫张公艺,九代同堂,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全靠“忍”字,因而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誉。于是就有了民间传说,如果一个人遇事能忍一百次,就能榜上有名,吃到朝廷俸禄。后来,山东、河南等地就出现了很多以此为堂号的宅子。

 高村的百忍堂是本村大户段家从乾隆二十年开始兴建,坐西朝东,共有三进院,是一座标准的九门相照院落。其户型布局是这样的:进入大门后又是一层门,即二门子,走进这层门,迎面是一面墙,墙中间有门,除非是特别的日子,平日里一般不开,被称为山屏门,从山屏门两侧进入前院,依次穿过主房的中厅就可以走到中院和后院,这样三进院落九个正门正好在一条中轴线上前后相照,后边的院子比前边的院子略高,寓意着长长久久、步步高升。

 据村里的老人讲:百忍堂的最后一个院的主房规制最高,为五间二层平房楼,正门上边有斗板石,上刻“善积百祥”。百忍堂现在保存完好的也仅仅是中院南北屋各三间瓦房和那一块“善积百祥”的斗板石了。中院的南北三间瓦房现在还有人住,青堂瓦舍,前出檐,木门窗,房两边前檐上有砖雕,北屋砖雕上“存心忍耐”四个字清晰可见。

    “忍”是段家的祖训,凡事“百忍”,“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段家历代子孙为人处世的写照,也是保守家业、家庭和睦的秘笈。在这里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这家的主人时时处处都按祖训的“忍”待人行事,积善行德,口碑甚好,已忍了九十九次了,如果再忍一次,就可榜上有名了。这最后一次,正赶上他明媒正娶,喜结良缘的大喜日子。他新郎身上披挂的红绣球还没有解下,有个和尚正好路过他家门口,看到“百忍堂”的匾额高高悬挂,他心生一计,索性就不走了,对主人提出了一个很非礼的要求:他要住下来和新娘子过夜。是可忍,孰不可忍!主人气极了,想上前去扇他几个耳光,轰他出门,转念一想不行,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啊!他眼一闭,牙一咬,心一横,就答应了。

 那一夜好漫长啊,主人辗转反侧,彻夜未眠,那毕竟是自己的洞房花烛夜啊!鸡叫三遍,天还不亮,主人就在洞房的窗前转来转去,心里不住地暗暗责骂:“你这个花和尚趁天还不亮快快离开吧!”可这个和尚睡觉如泥,一动不动。看着窗内灯烛摇红,幻想着和尚在洞房中的是是非非,主人再也忍不住了,仿佛万箭穿心,他叫人人不应,敲门门不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脚把门踹开,冲进里屋。一掀被窝,主人立马傻了眼:被窝里的和尚已变成了金头银身。据后来人们相传,如果主人能忍到天明,那个和尚就全身变成金的了。

 

(四)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民国建筑样式,坐西朝东,三进院,所建皆为西屋。主房五间二层高楼,南北陪房三间二层楼。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中院北屋,三间小楼,被称为老夫人楼。此楼房屋为砖木石结构,房顶为一坡一流水瓦房(俗称前瓦后搭平),也可能是由于宅地不够宽敞,只能因势而筑,却成为一种独特造形的建筑样式。

远看古树老屋,气势宏大,尽显百年瓦屋的古朴厚重气息;近看墙体稳固,砖石相间,用料讲究,可以看出当时王家确实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外墙每隔一段都有块稳墙石,横梁下面还有稳梁石,四角还用约一米长的整块石条两块上下直角交叉相参,被称为锁脚石。在过去建房没有钢筋和水泥的情况下,锁脚石起到了加固和装饰房屋的作用。整座楼造型美观,别具特色。老夫人楼如此气派,傲骨犹存,让人仿佛看到了女主人不减当年的风韵,也好像是女主人在陈述着高村古寨过去的繁荣与富庶、苍海与桑田以及兴衰变迁的历史,同时她也在告知后人这样一个道理:创业难守业更难!

 

看完了淇水关的古建筑,已经走到了南北大街的北头,往东转弯,地势又缓缓而下,又是一段青石铺就,路面宽6米的石板坡,其长度约为375米,稍微弯曲通向了淇河古石桥。

细细想来,淇水关的地势就像一艘船,南门和东门外的石板坡拉近了船与岸之间的距离,块块青石记录着淇水关往古来今的足迹。多少年来,人们从这里上船下船,在淇水关这条船上生生不息,扬帆远航……

 

 

淇县史迹丛书《淇水关》---淇园工作室编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授权独家刊载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