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都朝歌

朝歌:成语之都 
  作者:燕昭安




总目录


一、卫都朝歌

二、卫国人物

三、淇卫文化

四、历史评说

五、朝歌姓氏








   提起成语,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成语之乡邯郸。其实,淇水之滨也是出成语的地方,出自朝歌的成语典故有数百个之多,朝歌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成语之都”。

产生于朝歌的成语100多个

   成语典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的短语,含义精辟,形象鲜明,生动简约,我们说话写文章用上一些成语典故,语言马上就形象了生动了,就能显得你的语言又简单,又深刻,显得有文采,还容易被人理解。
   成语是怎么形成的呢?三个来源:一是起源于典故,古代发生的一些事件、故事,大家对这个故事都熟悉都了解,慢慢的就形成了成语。比如说“掩耳盗铃”,人们再遇见类似的装模作样自欺欺人的情况,就会用掩耳盗铃来嘲笑来揭穿,几个字就可以了,不用再解释半天;成语的来源二是起源于名人;第三出自于文学作品。
   名城出典故,名城出名人,名城招评论,所以,名城就出成语。
   笔者收集到的产生于朝歌的成语典故122个。这一百多个成语都是与古都朝歌有直接关系的,如果再算上衍生的、派生的,那就不止一百个两百个了。

名城出故事、出名人,因此出成语

   这一百多个成语,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与商纣古都有关的。这一类在朝歌成语典故中比较多,占了三分之一还多,比如肉林酒池、助纣为虐、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前徒倒戈、不食周粟等等;
   2、与卫国国都有关的。如郑卫之声、墨子回车、高风亮节、好鹤失国、玩物丧志等等;
   3、源于古代诗词名作的。如肤如凝脂、旁若无人、式微、谆谆教诲、耳提面命等等;
   4、与朝歌其他历史人物有关的。比如鬼谷子、宁武子、宁戚等等,这类成语有纵横捭阖、盘根错节、愚不可及等等;
   5、属地方俗语或风物的。比方有殷纣王的江山铁铜一般、扯淡等等。

与商纣王有关的成语也有褒义的

   朝歌成语中,关于商纣王的较多,大概要占三分之一以上。
   几千年来,纣王的形象被妖魔化了,所以关于商纣王的成语多半是贬义词。如何科学评价商纣王,学术上已经基本上有了共识。但是,有关他的成语多数是贬义的,没办法,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助纣为虐、酒池肉林、前徒倒戈、除恶务尽、血流漂杵等等。
   有一个词叫“牝(pìn)鸡司晨”,牝鸡,就是母鸡,牝鸡司晨是说母鸡打鸣报晓。《尚书》有:“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牧誓》)”清晨打鸣是公鸡的职责,母鸡打鸣,预示着家庭要败落,显然是不好的。这是周武王说的。牧野之战前夕,周武王向几万大军作战前动员报告,他历数了商纣王六大罪状,其中之一就是“听信妇言”,他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国运就要衰落了。周武王用“牝鸡司鸣”比喻纣王听信女人的话、让妇女参加到政治里面。这一层意思后来又演变成说纣王“好近女色”。这个成语是贬义的,但显然是周武王为了讨伐商朝为了打商纣王而寻找的理由。
   但是,关于商纣王的成语典故,也有褒义的或者中性的。比如说“托梁换柱”、“膂力过人”、“倒曳九牛”等等,这些词中我们看不到丝毫的贬义,反倒是有一种令人羡慕的英雄气概。
   再看成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不能过于相信书本,搞教条主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尚书》中说牧野大战,仗打得很惨很激烈,死的伤的很多,血流漂杵,战士们流的血能把木头做的武器飘起来。孟子对“血流漂杵”存疑,表示怀疑,孟子不相信《尚书》的说法。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他来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应该是所向披靡、刀不血刃,怎么会打得那么艰苦那么血腥,怎么能牺牲那么多战士使血流成河呢?所以,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因此提醒大家,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是孟子对周朝贬低商纣王提出了质疑。

不食周粟与以暴易暴

   还有两个成语叫“不食周粟”、“以暴易暴”,也是倾向商纣王的。这两个成语出自《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伯夷和叔齐他们两个人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 ,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说西伯侯周文王最讲仁义,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投奔周国。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周文王刚去世,周武王就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头牌位去打商纣王。
   伯夷叔齐他们两个人立即对周武王大失所望,叩马而谏,拦着周武王的战马,说:“你父亲死了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对于商朝来说,周是臣子,以臣子的身份来讨伐君王,这能算作仁吗?”
   伯夷叔齐来投奔周武王,是奔着“仁义”来的,仁义孝廉,是他们心目中的净土。但是,来了一看,不是那么回事,“仁义”什么的只是停留在口头。彻底失望,认为周武王和商纣王是半斤八两,“以暴易暴”,都一样。
   伯夷叔齐感到很绝望,他们认为周武王的做法太可耻了,假仁义,就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这就是成语“不食周粟”。但是你不食周粟怎么活呢?他们就跑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不吃周朝的粮食,吃野菜。后来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子贡问过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

历史名人成语多

   朝歌作殷商都城先后八十多年,做卫国国都时间更长,整整383年,历十八王。所以朝歌成语中,牵涉卫国的占了将近三分之二。成语典故,是灿烂的卫文化中的华彩乐章。
   产生于卫国的成语,也不外乎三个来源:一是历史事件,二是古诗古文,三是卫国人物。
   来源于卫国的历史事件的成语典故有大义灭亲、二子乘舟、三监之乱、玩火自焚、好鹤失国、玩物丧志、剖腹葬肝、墨子回车、弟子掩目等等。这些成语故事,本书多数都讲过。
   第二个来源是古诗古文,这样的成语典故更多。诗文中精辟的词句被人们记住了就成为成语。古诗文中尤其以《诗经》中出典出词最多。《诗经》中的《国风》,语言最丰富、最鲜活也最精练,朗朗上口,所以《诗经·国风》就成为成语典故的“富矿”。《邶风》、《鄘风》、《卫风》,都是淇水之滨的民歌,这些诗歌里的一些句子,流传下来,都成了成语。有的还很常用,耳熟能详,比如:载驰载驱、投桃报李、匪石之心、燕燕于归、携手同行、泣涕如雨、桑中之约、信誓旦旦、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耿耿于怀、新婚燕尔、巧笑倩兮等等等等。
   第三个来源,一部分成语出自朝歌的名人。从卫康叔、卫武公、州吁、卫懿公等等卫国君主,到石碏、庄姜、宣姜、许穆夫人、鬼谷子、宁戚、田子方、荆轲等等朝歌名人,都给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卫武公是卫国中兴达到鼎盛时期的君主。他在位时间长,九十五岁还在位临政;他的威望很高,赞扬声音多,所以跟他有关的成语典故就比较多。卫武公还是个诗人,留下一些政治诗和讽喻诗,比如《抑》、《宾之初筵》等等,《诗经》里还有赞扬他的诗歌《淇奥》等,这些诗歌又产生了一些成语。
   因此,卫武公就成了卫国留下成语最多的名人。比方说:高风亮节、谑而不虐、卫武期颐、切磋、琢磨、白圭之玷、舌不可扪等等。

谁敢提着耳朵教育周天子

   有关卫武公,还有两个成语,大家很熟悉,经常用,这两个成语是“谆谆教诲”和“耳提面命”。这两个成语都是卫武公的事情,出于卫武公对周平王进行教诲的故事。
   周幽王因为“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攻破京城,马上要亡国。危难时刻,卫武公率领卫国的精兵强将,联合晋、郑、秦等国军队,到镐京平息了犬戎叛乱,解救了周朝。然后举行即位大典,把周平王推上王位。
   此时,卫武公与新继位的周平王谈了一番话,指点教诲了一番。卫武公作为一个诸侯国王,竟然向周天子“谆谆教诲”,有点不可思议。卫武公已经八十三岁高龄,无论在周王朝还是在各诸侯中,都享有很高的威望,只有他才有资格向新的周天子直言不讳地进言献策,敲响警钟,指明方向。只有他敢。
   《诗经》中的《抑》就是这次谈话的记录,记载了卫武公扶持周平王登上王位以后,告诫周平王不要学周幽王昏庸贪婪,诗中讲:“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耳提面命”就是从这里来的。意思是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晚辈热心恳切。诗中还讲:“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谆谆: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卫武公在诗中对周平王复兴周室寄寓厚望而“谆谆教诲”。
   诸侯教导天子,是一大忌讳,闹不好会招来灭顶之灾。然而以卫武公的功劳、威望、德行、资格和年龄,卫武公作为诸侯去教诲周天子,耳提面命,谆谆教诲,他的行为不但没有引起不良后果,反而带来一片赞扬声和很大的荣誉。

贬义变成了褒义,褒义变成贬义

   朝歌成语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现在仍然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文章中和口头语言中,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
   在世界几大语言中,汉语生命力最强,汉语汉字最具稳定性。就比如说这些成语,一直沿用了几千年。但是,汉语言生命力强,并不是说它就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推移,词语的含义和词性、使用的范围等等,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研究朝歌成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原本属于贬义词的成语,经过历史变迁,变成了褒义词;有的正好相反,原来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
   打个比方,郑卫之声,靡靡之音,这两个成语原来是毫无疑问的贬义词。从春秋战国开始,儒家就认为郑卫之声其音淫靡,不如宫廷里的雅乐高雅,所以把它贬斥为淫声,说郑卫之声会“乱国、衰德”,提高到这样的政治高度,后果这么严重,使“郑卫之声”成为一个贬义词。
   但是到现在,恐怕没有几个人还把所谓“郑卫之声”当成洪水猛兽了,它无非是软了一点、柔了一点、好听了一点吧,�����会再去批判���了。音乐回归了它的娱乐功能,不能硬是把它与政治、与道德捆绑得那么紧密。所以这两个词已经没有了贬义,起码成为了中性词。
   再举个相反的例子,原来是褒义词,现在变成了贬义词:“投桃报李”和“愚不可及”。
《诗经·大雅·抑》有一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抑》是卫武公写的一首诗,诗中告诫周平王要以史为鉴、中兴周室;要修德养性,举止要谨慎,行为要规范,仪容要端正,不犯过错不害人。诗中说“投桃报李”,你送我一个仙桃,我还你一筐李子,友好往来,意思是收受的少,但回赠的要多,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这是投桃报李的原意。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毫无疑问,褒义词。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投桃报李”的意思变了味儿,经常用来比喻走后门,托关系,用行贿的方式、不正当的手段,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投桃报李成了以权谋私,不讲原则,互行方便。你看,投桃报李就这样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

原来的含意一点踪影都没了

   中国的语言是充满活力的,不断地在古老的语言中注入新的信息。我们揣摩一些词语含义、词性、使用范围等等细微的变化,就能从中发现时代的脚印。
再说一个词“愚不可及”,你说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现代人理解,愚不可及的意思非常明确,愚蠢得别人比不上,这是标准的贬义词。
但是,愚不可及的本意不是现在理解的这样,它原本是个褒义词。
   这个典故出自春秋时卫国宁武子的故事。宁武子,也叫宁俞,卫国卫懿公时候的人,卫懿公好鹤误国,国都沦陷了,宁武子随卫国贵族逃出朝歌,后来在卫文公、卫成公的时候担任大臣。卫文公当政时治国有道,政治开明,宁武子竭力尽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到了卫成公的时侯,君主昏庸无道,形势恶化,宁武子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世道开明的时候宁武子就聪明就高调,世道昏庸的时候,宁武子就糊涂就隐匿了;孔子说,宁武子那种聪明别人还可以做得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得到了。后来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孔子说“愚不可及”实际上是赞扬宁武子的,赞扬他的政治智慧,而绝不是批评宁武子愚蠢。但是我们现在的“愚不可及”,成了“愚蠢至极”的意思了。这又是一个原来褒义词变成贬义词的例子。

商纣王的江山铁铜一般

   在朝歌成语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有一些有关商纣王的俗语、歇后语。这些俗语歇后语有两个特点,一是只在当地有,别的地方没有,而且在当地老百姓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二是基本上都是替商纣王说好话,赞扬商纣王的。比如:商纣王的江山,铁铜一般;喝朝歌的水,不能说纣王无道;凿不断的金牛岭,攻不破的朝歌城;凿金牛以断王气;殷纣王的儿子----死别;等等。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持人:老农(信箱qxzhd@126.com)    

电话  0392-7226249    QQ:1036847795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制作人:王涵怡、杨杨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