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主页 中华姓氏起源 百家姓 淇县姓氏考证 朝歌姓氏研究 姓氏联谊活动 2018姓氏排名
id="table1">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康姓

常永海 杜明道 李光玉


   
一、康姓源流
    1、起源
    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康姓的形成来源于四条干支的汇入:
    其一、康姓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康姓最早源自姬姓,今世康姓子孙的姬氏,姓源有两个。其一是周时卫国康叔。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姓苑》等书记载,汉族的康姓,出现于距今3000多年以前,他们的始祖是卫国的康叔。康叔,本名姬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幼弟,谥号为康,史称康叔。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将其打败后,纣王鹿台自焚,周朝建立。此后,为表示不灭商之意,武王把殷纣的遗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管辖,让他与诸侯同位,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以便奉祀先祖,世代相传。为防止叛乱,武王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亳〈今山东曹县南〉封给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以东为卫,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在今河南新乡西北〉,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邺〈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邺城镇〉,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监视并辅佐武庚禄父,安抚百姓。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助武王伐纣灭商)便代替成王主掌国事。管叔、蔡叔、霍叔等怀疑周公旦,武庚也认为有机可乘,三监便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攻打成周。周公旦托成王之命组织军队讨伐殷国,杀死武庚和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之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这时,关于殷商遗民的治理问题变得十分棘手。如果安置不妥,便后患无穷。周公旦经过反复衡量比较,认为只有康叔的能力和德行才可以服众,才最有可能治理好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于是他最后决定,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建立卫国,仍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卫成为当时大国,地位比以前更加崇高。周公旦担忧康叔年轻,难以维持统治,反复告诫康叔:“你一定找到殷朝有才德、有威望、有经验的人,向他们了解殷朝兴衰成败的历史,并务必关心爱护自己的百姓。”周公旦还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规矩的道理,撰写了《梓材》,还有《康诰》、《酒诰》等篇作为治国者用以效法的准则,并以之教导康叔。后来康叔果然不负众望,把王国治理得很好。他借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使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安定敦睦他的人民,因而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康叔的声誉日隆,到周成王长大亲政之时,被举用为司寇(掌管全国刑法的最高官员),权位高于其他诸侯。成王还把许多宝器祭器赐给他,用以表彰康叔的德行。卫康叔死后,谥号康。这个康字,包含了“使民安乐”的意思,是对他的一种肯定。此后,卫康叔的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氏(一说是封地为姓),骄傲地称自己为康氏,史称康姓正宗。这段经过,《书经》的序文上也有记载,其内容大致为:“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同时以“康诰”为该经的一个篇名。康姓的第二个受姓祖先是刘康公。东周周顷王(公元前618年~前613年在位)时封王季子(周定王之弟,姬姓)于刘累古封地刘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也有支系姓康者。这支姬姓康氏距今也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


     其二、来自汉朝时臣服于我国的西域康居国
    《梁书·康绚传》记载,“汉臣西域康居遣侍子待诏河西,因留,其后氏焉,望出京兆、东平、会稽。”这一支来自西域的康氏,距今已经有大约2100年的历史。当时汉朝国势正盛,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快了大汉天子的声名远播,西域康居国(亦称康里)派遣他们的王子来到中国,表示对汉朝皇帝臣服的诚心,那位王子到达之后就在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留居待诏,后来定居河西,子孙世代繁衍,后代以康为姓,日久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跟汉族没有丝毫分别。上面提到的《梁史》中有传的康绚就是一例。《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晋时陇右乱,康绚祖先迁居蓝田(今陕西蓝田),康绚曾祖康坚为苻坚太子詹事,生子穆。后来,康穆又率康氏家族迁居于襄阳的岘地,朝廷专门为其设华山郡蓝田县以安置,南朝宋时康穆还被任命为秦、梁二州的刺使。康穆有二子,长子名元龙(康绚的伯父),次子名元抚(康绚的父亲),两人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到康绚时,家族世代显赫,他自己也做到了司州刺使的高位。华夏西域康居国的后人还有不少,三国时高僧康僧会以及唐代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的琵琶演奏家康昆仑,其祖先也是康居国(西域城国)人。


    康居王子所定居的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的甘肃、青海等地,也就是说,这一支外来的康氏,主要是繁衍于中国的西北一带。关于这个康居国,《汉书•西域传》云其“去长安万二千里”。我们根据《汉书》、《旧唐书》的相关记载,可推断其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原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地区撒马拉罕一带。汉成帝时康居国王曾遣王子入汉。他们跟当时的大月氏属于同种,在汉朝初年国势颇盛,拥有现在新疆北境以及苏俄的中亚之地。到了晋朝之时,他们对于中国仍然十分归顺,曾经遣使入朝。隋唐时这个国家依然存在,被称为康国,是“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康居国人的后裔,最初居住在甘肃省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今甘肃张掖附近。西汉时,为匈奴人所迫,西迁至葱岭一带,建立了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史国等九个国家。隋唐时,他们分布在今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为了表示对故地的怀念,他们以昭武为姓,史称“昭武九姓”)之一。“昭武九姓”中的康氏名人有汉代的康孟详,唐代的将军康留买、康达、康洛以及富商康谦等。源自康居国的康氏,虽然不是汉族人,但仍然源远流长,值得自傲。


    其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后,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为音近的“康”氏
    北宋初年,为避太祖名讳,“匡”姓一度改为字形相似的“主”姓。但政和年间,朝廷又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其再度改为“康”姓或“正”姓。《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本朝避太祖庙讳,改匡氏为主姓,政和间以民姓主嫌,并改为康姓”,“太祖皇帝讳上一字,其地乃孔子所畏者。宋改为主姓。政和中多忌讳,官文书不得以主为人姓,又改曰康氏”,正是对这一史实的记录。北宋以后,有的康姓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根据目前存在的一本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康氏族谱,我们可以知道这支康氏即是宋时改姓而来。谱中说自己本是姓匡的,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而匡姓跟宋太祖的名字有了某种程度的重叠,读音相近的康便成了最佳选择。这一支康姓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云阳。


    其四、出自少数民族
    据《隋书》所载:“突厥亦有康姓”。突厥是指公元六世纪于金山(在今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部落。西魏时在今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隋之前疆域最广,东至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西达西海(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势力曾经推到了我国广大的北方草原和西北广大地区。唐朝西域突厥族康姓,移民西北和四川进入中原,最后成为汉族康姓,像隋唐之际突厥大将康鞘利就是一例。据说唐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的父亲也为康姓。据《新唐书》载: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早死,自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部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之子思顺、文贞等约为兄弟,一起逃离突厥,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另外金时女真人纳喇(亦作纳兰)氏,清时满洲八旗赫舍里氏,达斡尔族华力提氏汉姓为康。还有瑶、彝、蒙古、东乡、土家、回、羌、朝鲜等族均有康姓。


    2、播迁
    康叔被封于卫国,当时的卫国,是在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相当广大。而康叔则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今河南淇县),以后卫国国都又向东迁至曹(今河南滑县旧城以东),康氏子孙一代代在此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又曾几次迁都:康叔的后代卫懿公在位时(前668~前661),卫国被北方少数民族“狄”所灭,卫文公被齐桓公立为国君,靠齐的帮助迁都楚邱(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从此成为小国;卫成公(前634~前600年)在位时,又于公元前629年,徙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公元前254年为魏(西周时分封的今山西省境的诸侯国)所灭,成为魏的附庸,后来秦战败魏国,将他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秦的附庸。康叔的后代传到四十余代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卫国被秦国所消灭。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虽然未曾称雄称霸,与其他诸候一较长短,但是,它的寿祚却特别长。从康叔至君角共历854年,其中在朝歌为都403年,传世15代20君。这期间,康叔的后代繁衍成了好几个姓氏,除了以谥为氏的康姓之外,还有以国为氏的卫姓,乃至“本自卫之公族,以非正嫡,号庶氏”的庶姓等等,因此,康氏的兄弟之姓,是相当不少的。


    屡次都城的迁徙,使得康氏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从康氏早期播迁的足迹上,亦不难看出康氏早期播迁源于卫都的迁移,当然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此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秦代开始,康氏子孙已经向西、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并形成京兆、东平两大郡望。汉代,康氏有北迁至今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汉代初期政府在西部边疆置都护,西域各国来朝,康居国亦遣王子待诏河西,因留不去,其后子孙以康为姓。这支康姓人口相对较少,居住集中,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东南移民安徽与浙江。


    三国时期著名的康姓人物有康泰,吴国人,中国早期远行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吴黄武五年(226)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归国后撰有《吴时外国传》。另外还有高僧康僧会,其祖先是康居国(西域城国)人,世居天竺。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双亲并亡,服满出家,立志东游弘法。于吴赤乌十年(247,一作赤乌四年)来到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营造茅屋,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从此,江左一带佛法兴起。


    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康居国王子的后裔)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到南朝宋康穆时,他又带领家族三千余人迁湖北襄阳之岘南,朝廷专门为之设华山郡蓝田县,用以安置康氏族众,并任命康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二子元龙、元抚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孙康绚亦是司州刺使。康穆一支遂世代显赫,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总体说来,隋唐以前,康姓的分布还是以北方为主,且呈点状分布,即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较多,其它地方较少。


    唐、五代时期 唐代初、中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有康姓人因为做官移居南方,像唐玄宗时期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曾因功被封为泰山县男,当时的泰山县,就是现在的泰县(今江苏泰州市),这一家康氏,自此定居于苏北。传到了第三代的康日知之时,又以功被唐德宗封为会稽郡王,于是举家再度南迁,到了现在绍兴县(今浙江绍兴市)定居。康日知子康志睦身材魁梧,善于骑射,官大将军。后来讨平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会稽郡公。康姓因以“会稽”为号。这一支的康氏子孙发展繁衍,日渐壮大,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与此同时,会稽地区的另一个康氏家族也十分有名,那就是康国安家族。康国安的祖父康孝范曾任临海县令,父康英曾任江宁县令。康国安很早就考中进士,在朝廷国子监任职,后来升太学博士,崇文馆学士。有《驳文选异义》二十卷,《康国安集》十卷。其子康希铣年仅14岁即考中明经,先后六任刺史。著有《康希铣集》二十卷。康希铣的兄弟和儿子也都很有政绩。康氏家族世代以博学多才著称,子孙世代为官,这个家族与灵州迁来的以武功名扬海外的康氏交相辉映,会稽康氏一时享誉全国。他们所居的浙江绍兴则成为了南方各地康姓迁徙的主源,此后南方各地的康姓人家,大多来自浙江绍兴。


    唐“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向南迁移,康姓也随之南迁,到五代时,北方社会动乱,战争频仍,更使得这种南迁成为一种潮流,此时,南方的康姓人口已经明显多于北方。


    宋元时期 唐时,康氏已播迁全国,到宋代,康姓人更是大放光芒。当时康姓人口近1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85位。河南为康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康姓的26.8%,占河南总人口的0.5%。全国分布主要以河南、陕西、河北、山西、安徽为多,这五省占康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湖北、湖南,这二省又集中了康姓人口的16%。从全国分布情况来看,康姓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形成以中原的河南为中心向四周散射的分布。同时,由北方迁居江苏、浙江的康氏,又继续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
宋代,康氏中有杰出子弟跟随宋王室南征北战,为国效力,其家族也是显达一时。例如洛阳康再遇一家人。康再遇的父亲康志忠本是后唐军队将领,在讨王都的战役中殒职。康再遇跟随宋太祖开闯天下,出生入死,立下辉煌战功。后来在征伐李筠时战死。虎父无犬子,其子康保裔也是一名杰出的将领,他作战英勇,功绩显赫,累迁彰国军节度使,出为并州都部署。在与契丹交战时,因为寡不敌众,矢绝殉国。康保裔的子孙在父祖的余荫之下,自此显达。据《宋史》记载: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使,仕至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严于驭军;子继彬为洛苑使;子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康惟一为将作监主簿。另有宋代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康延泽,也以彪炳的军功而声名显著。其父康福,曾任护国军节度使兼侍中。康福去世后,延泽以荫得补供奉官。太祖乾德年间他被任为晋州刺史,当时正逢全师雄作乱,他以散卒千余人大破贼众三万,晋、遂等州皆平。其兄延沼亦是虎将。太祖亲征太原时,曾以延沼宿将,熟悉边境事务,诏领兵屯潞州。二人《宋史》皆有传。还有康德舆,河南洛阳人。其父康赞元,曾经以作坊使从曹光实袭击李继迁,获其母妻,擢崇仪使、武州刺使。赞元死后,宋真宗追念其功,将德舆任命为三班奉职,后改任右班殿直、泾原路走马承受,又升为閤门祗侯。天圣中,因为出使夏州(今陕西靖边)有功,回来后改任西头供奉官。由于疏密使曹利用举荐,升为为内殿崇班、河阴兵马都监,后历任原州、庆州知州,益州兵马钤辖、果州团练使、冀州知州、赵州知州等职。最后,死在陈州钤辖的位上。这时期的康姓名人还有以诗词供奉朝廷,以一首题徽宗画像之诗“王辇宸游事已空,尚余奎藻绘春风,年年花鸟无穷恨,尽在苍梧夕照中”而被誉为才华横溢的滑州(今河南滑县)人康与之以及在战场上威风八面,誓死力抗金军英雄人物康杰等,名气都分常响亮。北宋末年到元代,改朝换代频繁,北方多动荡,故有许多康姓人士徙迁南方安居乐业。
宋代的匡姓,因避帝讳而改康姓,成为康姓新的支脉。像上面提到的衡山康氏,本匡姓,因为祖上正巧在宋朝作了官,为避宋太祖的名字因而改姓康。这支康姓族人迁徙繁衍,后来分居三大处,分别是江西安福、卢陵和衡山以及重庆云阳。


    明清时期及清代以后代 明代的康姓大约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99位。分布更为广泛,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康姓族人的聚居地。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陕西为康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余年,康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西北部、东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以秦晋为中心的康姓聚居区。较早入潮的始祖康顺闰,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随母从福建龙海县紫泥乡迁入,落籍于潮阳黄陇都崎沟村(今两英),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潮汕康姓人口8500多人,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约200人;潮南区两英镇2600多人;澄海区东里、盐鸿等约200人;南澳250多人;潮州湘桥区约400人;饶平约4500人,集居井洲、黄冈,分布钱东、海山、高堂等镇;潮安、惠来等地亦有康姓居住。入潮的康姓著名历史人物有明代修职郎康耀国,到清代,进士康开仁名气也很大。明代较为著名的康姓家族有湖北蕲春康茂才家族。康茂才,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市)人,明初大将,元末归顺朱元璋,被授为秦淮翼水军元帅,转都水营田使。后来死在了西攻关中的回师途中,追封韩国公。其弟康茂林也为朱元璋手下大将,明朝建国初,被封衡王于山东青州府。茂才子康泽年十岁,入侍皇太子读书大本堂,以父功封蕲春侯,后来从征南将军傅友德征云南,卒于军,年二十三。泽子康渊因年幼未能袭爵位,被授为散骑舍人。弘治末,录茂才后为世袭千户。此外乾州康汝楫家族社会地位也很高。康汝楫,乾州武功人(今陕西武功县)。以儒求起家,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任燕府长史司录事,为人处世恭谨无过,后来升为四川乐安县知县,有政绩。成祖即位后念其燕府旧臣,擢北京行部左侍郎。汝楫死后,追其功,长子康爵任为上林苑左监正,次子康礼任为左监副。


    清代有名望的康氏家族亦有不少,如山西兴县康绍镛家族累朝仕宦。绍镛父康基渊曾任江西广信知府,有政绩。康绍镛,字兰皋,嘉庆四年(1799)进士,累迁郎中,擢鸿胪寺少卿,后又历任礼部侍郎、广西巡府等职,卓有政声,《清史稿》有传。再如广东南海人康国器父子,清代也很著名。康国器,初名以泰,字交修,少为吏员,道光末年从军,以功授江西赣县桂源司巡检。国器带兵打仗能够以少胜多,有谋略,受到朝廷器重,因为曾经在战役中受伤陂足,故军中有“康拐子”的绰号。他的儿子康熊飞,也是个勇敢有谋的将才,曾经在军队里担当前锋之职,其父的许多功劳是依靠他的帮助实现的,后来他累计功劳升到了浙江候补道,康国器家族在当地也是名门显宦之家。


    从清代开始,闽、粤康氏中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移居海外者。现在康姓几乎遍布于台湾岛的每一个角落。据台湾省文献会表示,康姓,在台湾为第79个大姓,康氏以屏东和嘉南地区最多,此外台北、苗栗、台中等地方也相当不少。在台湾其他各地,也有康姓人士的踪迹,这种情形不得不让我们感慨种姓生息繁衍力量之巨大。


    今日康姓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这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75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

                                                     上页 ---  请看  --- 下页

(第一页)概论   ( 第二页)康氏流源  ( 第三页)康氏名人  ( 第四页)祖居地新貌   ( 第五页)联谊寻根  

此文根据淇县统战部2003年4月组织编写的书稿整理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本栏目由 本站和淇县史志办公室 联合主办     主持人:王之珩、闫玉生   

淇县史志办公室电话 0392-7222204    本网站电话 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