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主页 中华姓氏起源 百家姓 淇县姓氏考证 朝歌姓氏研究 姓氏联谊活动 2018姓氏排名
id="table1">

源自古都朝歌的姓氏----石姓研究

石同勋 张林 王小运


    二、古今名人
      1、河南名人
      中国天文学先驱石申 战国时魏国人,约生活在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当时诸侯国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都十分重视天文的观测与研究,在这种环境中,石申编写了一部名叫《天文》的书,共八卷,后人尊称为《石氏星经》,可惜这部书在宋朝以后失传,但在唐朝编著的《开元占经》中了记载了其中的一些片断,后人根据这些片段整理出了一份“石氏星表”,记载有28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和115颗恒星(据《开元占经》中的恒星编号来推断,《石氏星经》应载有121颗恒星,《开元占经》的记载中遗失了6颗)的赤道坐标位置。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前二世纪测编过一份星表,在他之前,还有两位希腊天文学家于前三世纪对一些恒星的位置进行过测量,但他们的工作都比石申晚,因此,石申的《石氏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经》中对28宿距度(28宿距星间的赤经差)和其他一些恒星入宿度(恒星同所在宿距星的赤经差)的测量数据,是中国古代早期恒星观测的重大成果;石氏星表的赤道坐标有28宿距星的距度和去极度以及28宿之外其他恒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两种,从本质上看与现代天文学上使用的赤道坐标系是一样的,比欧洲早了两千年。石氏星表是后世进行许多天体测量的基础。例如对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测量,都要用到其中28宿距度的数据。因此,它是我国天文历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数据。石申生平活动情况不详,但一部《石氏星经》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汉代万石君石奋 (?~124)石奋的父亲是赵国人。赵国灭亡后,举家迁移到温县。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东进攻打项羽,经过石奋的家乡,当时石奋只有15岁,却已经当了一个小官吏,他被招去为刘邦办杂事,刘邦闲时常和他谈话,石奋在同刘邦谈话时一直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刘邦很喜欢,就问他说:“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回答说:“家里有母亲,但她已失明了,还有个姐姐,善于弹琴。”刘邦又说:“你能跟随我左右吗?”石奋回答说:“我愿意竭尽全力来侍奉你。”于是,刘邦就让石奋姐姐进宫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中涓,专门处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拜见这一类事情,石奋的家也随即迁了到长安。石奋的官职到汉文帝时已升至太中大夫。他不通儒术,但却严格按照儒家的礼仪要求自己,对人恭敬谨慎无比。
汉文帝时,太子太傅东阳侯张相如被免职,太傅一职空缺,朝臣都推举石奋,认为只有石奋称职,石奋于是做了太子太傅。汉景帝即位后,石奋因为是太子太傅官居九卿之位。石奋几个儿子也都官居高位,长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做了九卿、郡守一级的高官,加上石奋,一家竟有五个人俸禄为二千石,汉景帝感慨地说:“石奋和四个儿子都为二千石级的官吏,当臣子的荣耀竟集中在他们一家。”于是称石奋为万石君。
     汉景帝末年,石奋告老回家。但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还要手扶在车轼上向皇帝表示敬意。他当小官的子孙辈回家看他,石奋一定会穿上朝服见他们,而且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错,石奋不象别人一样大声斥责,而是坐到侧座上,默然无语,也不吃饭。这样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犯错的人,然后再由长辈求情,本人脱去上身衣服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石奋才答允他们的请求。
 

      父子名将石守信、石保兴 石守信(928~984),开封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少年时相貌英俊威武,骑术、射术都很好,石守信年轻时投身军旅,在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时就已升任侍卫亲军都虞侯。之后跟随周世宗柴荣出征北汉,在山西高平之战中,石守信作战勇猛,得到柴荣的赏识,提升石守信为侍卫亲军左一军都校。高平之战后,柴荣对军队进行整编,改任石守信为铁骑左右都校。随后又作为先锋跟随柴荣进攻南唐,石守信一路克六合、涡口、扬州,攻取了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遂被任命为嘉州防御使和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959年,已任陆路副都部署的石守信再次跟随周世宗出征,进兵关南(今河北省大清河以南至河间一带),因居功甚伟,升迁为殿前都虞侯,后又任都指挥使,兼领洪洲防御使。之后不久又加领义成军节度使。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代周自立,国号“宋”,史称“北宋”,石守信因拥立赵匡胤为帝有功,被任命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领归义军节度使。不久,原后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联合北汉,起兵攻下了泽州(今山西省晋城),赵匡胤下令石守信、高怀德率军平叛。李筠率军三万南下迎击,两军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西北)相遇,石守信率军大败李筠,并乘势攻下泽州、潞州(今山西省上党地区)。同年,原周检校太尉、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在扬州举兵反叛,赵匡胤任命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扬州行府事率军讨伐,不久便攻下扬州。961年,石守信移镇郓州(今山东省东平西北),兼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963年,赵匡胤担心手下将领拥兵过重,对宋朝政权形成威胁,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夺了石守信在内的一大批将领的兵权。在以后的十多年里,石守信意志消沉,将精力放在了聚敛财富和佛教上,政治再没有太大作为,984年病故。


    石保兴(945~1002)是石守信长子,字光裔,14岁时,就当了供奉官。赵匡胤曾经召集开国功臣的子弟询问时事,在这些功臣子弟中,石保兴年龄最小,但回答赵匡胤提出的问题时,条理清楚,赵匡胤很惊奇。开宝年间(968~975),石保兴领顺州刺使,赵匡胤出征河东时,任命他为御砦四面都巡检。太平兴国八年(983)任高阳关监军。雍熙初年,契丹军入侵,石保兴奉命驻守澶州前线。不久,西夏军又入侵宋朝边境,石保兴率两千士兵在黑水河大败西夏军。之后又任西京都巡检使。淳化五年(994),任团练使。至道二年(996),任延州都巡检使兼署州事,率军平叛,三天打了四十二仗。咸平二年(999),知威虏军,咸平三年(1000),任棣州防御使。咸平五年(1002),因病回汴梁(今开封),不久病故。
北宋文学家石延年 (994~1041)字曼卿,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县),后迁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以武臣叙迁得官,曾任光禄大理寺丞,后任太子中允。他对北宋的边防非常重视,主张平时加紧练兵,以防患于未然,宋仁宗时曾建议为了加强与契丹和西夏的边防应挑选将领加紧练兵,因为当时北宋已经30多年没打过大仗了。但宋仁宗没有采纳,后来西夏开始进攻北宋,北宋朝廷才开始起用他,根据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编练了几十万乡兵,他后来奉命出使办理军务时,对于各地兵将的勇敢与胆怯,粮草的多少以及山川河流等情况都很了解,同行的官员对他非常佩服,但是当时北宋政府推行的是苟安求和的政策,石延年大志难展,不到50岁便去世了。石延年所做文章雄劲有力,最善于作诗,他的书法也很有名,笔划遒劲,颜筋柳骨,曾经用南唐澄心堂的纸为欧阳修作诗,为宋初著名诗人,著有《石曼卿诗集》。石延年死后26年,他的老朋友欧阳修专门作了《祭石曼卿文》,这篇祭文写得低回缠绵而又凄清超逸,表现了友谊的诚挚和思念的深沉。笔意驰骋,变化自如,是同类抒情散文中的佳作。


     2、外省名人
      北朝后赵奴隶皇帝石勒 (274~333)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的创立者。他小时侯家里生活很苦,为生活所迫,经常出卖劳力,替别人种田,14岁时曾跟人到洛阳做过买卖。晋惠帝太安年间(302~303),石勒所在的并州地区发生饥荒,石勒逃荒离开家乡,后来被西晋并州刺史买到山东当奴隶,因不愿忍受压迫,与其他人一起起兵反晋。石勒原来有名无姓,这时他接受别人建议,以石为姓,取名勒。石勒后来投奔刘渊,因他才智过人,很快便被提升为安东大将军,之后又被封为赵公,他的力量一步步壮大起来。319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建立政权,国号“赵”,史称“后赵”。
      因早年深受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石勒起兵之初曾对汉人进行过屠杀,但在反晋战争中,他逐渐放弃了民族仇杀政策,如他有一次率兵攻下50多个坞堡后,下令禁止部队劫掠百姓,当地百姓未受损害。他还很注意团结汉族人士,他在河北作战时,攻陷坞堡一百多个,俘虏十几万人,石勒特意将汉族中的头面人物挑选出来,编为“君子营”,加以保护,他的一系列措施深得汉族人民拥护,许多有才能的汉族人士纷纷主动归附于他。张宾在永嘉三年(309)观看了一次石勒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后说:“我看了很多将帅,没有一个可以石勒相比的,只有跟随他才能成就大业。”然后就提着剑到石勒的军门求见,经过几次长谈,石勒发现张宾是个人才,就让他作自己的谋士,张宾从此跟随石勒,为后赵政权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石勒称帝后,设置学校,动员一些将领的子孙入学接受教育,并建立考试和保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因此石勒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石勒很重视佛教,不仅大兴佛事,建筑寺庙,还将儿子送入寺院学习佛经,他自己也拜佛求愿,祈求佛祖保佑他的子孙后代。因此他在位期间,佛教有了很大发展。石勒自己很喜欢读书学习,常常请人给他上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求教,听后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333年,石勒在西巡途中感冒,又引发其它疾病,回京后病危,他下诏简办丧事,各地官吏不得擅离职守来京奔丧,不要长期服丧,不要禁止民间嫁娶,并嘱托石弘、石斌两兄弟要团结。石勒死后,庙号高祖。
 

      唐朝清廉将军石雄 (?~847)徐州人。早年为牙将,勇敢、刚毅,很会打仗,在唐军中名气很大。会昌初年(841),回鹘时常侵扰唐朝边境地区,在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和朔州(今山西省朔县)等地抢劫人口、财物,为阻止回鹘对边境的骚扰,唐朝政府任命石雄为天德防御副使兼朔州刺史,辅佐刘沔在云州驻扎,经过周密筹划,石雄率军直捣回鹘首领大帐,斩杀一万多人,使唐朝西部边境回复了安定局面,石雄因此被提升为丰州防御使。之后,又以晋绛行营诸军副使的身份随李彦佐讨伐刘稹,石雄率军越过乌岭,大败刘稹军,斩杀千余人。石雄带兵时非常廉洁,所得到的赏赐钱物都分给手下的将士,手下将士都很感激他,作战时特别勇敢。石雄后来被任命为检校兵部尚书,在唐宣宗时失势,被任命为神武统军卒。
北宋奇才画家石恪 字子专,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生性狂荡不羁,能言善辩,玩世不恭。开始时拜张南本为师,绘画水平提高很快,他不遵循一般的绘画方式,画的画意境悠远,不久就超过了张南本。他能用水墨画蝙蝠、水禽等,了了数笔,所画动物活灵活现。后蜀灭亡后,他来到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奉旨为相国寺画壁画,北宋政府让他在他画院任职,他不接受,仍然回四川。石恪善画道教、佛教、鬼神、人物画,笔法纵逸刚劲,但他有好古僻,所画人物形状奇诡怪异。除相国寺壁画外,他还画有《玉朝皇会》、《鬼百戏》等嘲讽豪门权贵。此外还有,《田家社会》、《翁媪尝醋》等,可惜的是这些画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有画于乾德元年(963)的《二祖调心图》。
 

      北宋经学名家石介 (1005~1045)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天圣初年进士。曾任嘉州军事判官,后来到徂徕山归耕,在家里教授《易》,被称为徂徕先生。后历任国子监讲学、太子中允。他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与范仲淹、富弼因为对诗歌的喜爱而结为诗友,曾作有《庆历圣德诗》,此外还著有《中国论》、《怪说》和《唐鉴》以及《徂徕集》三十卷。宋朝初年,浮靡华丽的文风泛滥,石介对此极为痛恨,为此,他著《怪说》,猛烈抨击这种文风,并呼吁同道中人一定要将其排斥。景祐二年(1035)年,石介在京东路奉符创建泰山书院,以书院的主持、门人和支持者为主形成了泰山学派,石介无疑成了泰山学派的灵魂人物。他认为自韩愈死后,各家注疏已经与儒家经典严重背离,不能成为解经的凭据,倡言“道统”,认为孟子是自孔子之后“道”的承继者,儒学的正统地位需要维护。在石介等人的努力下,泰山学派的学术取向极大影响了宋初的学术界。以石介等人为核心的泰山学派开了“义理之学”的先河,成为北宋理学形成的源头。
 

      元代冀国公石天麟 字天瑞,顺州(今北京顺义)人。14岁进见元太宗窝阔台时,深受窝阔台喜爱。他非常喜欢学习,而且不知疲倦,尤其对当时各国的语言文字很感兴趣。后来元帝为中书令耶律楚材选副手,石天麟被选中,皇帝赐给他一个名字叫蒙古台。蒙古军征西域的时候,被任命为断事官。宪宗六年(1256),奉命出使蒙古宗王海都处,被拘押,过了28年,蒙古边将劫持皇子北安王投奔海都,住在石天麟的住所,石天麟知道后就去劝说海都,最后说服海都,把石天麟与北安王送了回去。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高兴,给石天麟大量赏赐,并拜他为中书左丞兼任断事官,石天麟推辞说:“我没有完成出使的任务,承蒙陛下宽恕,不诛杀我,我怎敢再蒙受陛下的恩宠呢?何况我才识浅薄,年老力衰,怎么敢再参政,这恐怕会使朝廷蒙羞,我不敢奉诏。”忽必烈很感动,安慰了他很长时间,遵从了他的意见。石天麟为人正直,直言敢谏,有人告发宰相安童曾接受海都所封的官爵,元帝非常恼怒,想处罚安童,石天麟上奏说:“海都是皇室宗亲,偶尔有不对的地方,毕竟不是仇敌,安童不拒绝他,是为了不使他生疑心,以便使他臣服于陛下。”元帝听罢,怒气顿消。江南有一个道观收藏了宋朝元帝的遗像,有一个和尚与道士有仇,就告发了他,道士将被处以极刑,元帝就此事询问石天麟。他回答说:“在西京还有辽国皇帝、皇后的铜像,没听说朝廷要查禁。”这件事元帝就没有再提。石天麟70岁的时候,元帝把自己的金龙头杖赐给他说:“你年纪大了,以后出入宫廷,就用它吧!”当时权臣当道,气焰嚣张,只有石天麟敢毫无顾忌的斥责他们,因此深受众人敬佩。成宗铁穆尔即位后,加封石天麟为荣禄大夫、司徒。武宗海山即位,石天麟又进平章政事。至大二年(1308)石天麟去世,被追封为冀国公。
 

      元杂剧大家石君宝 全名为石盏德玉,君宝是他的字,先世辽东盖州女真人,后戏剧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金末以良家子从军,积功官职武德将军。金亡后居燕,他善于画竹子,老年时专心著述,死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终年85岁。一生著有杂剧10部,现存《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3种。《鲁大夫秋胡戏妻》为其代表作,有《元曲选》本。作品写秋胡新婚3日即被征去当兵,其妻罗梅英在家辛勤操持,奉养婆婆。村中财主李大户倚势谋娶,遭梅英拒绝。10年后秋胡得官归来,在桑园相遇,秋胡将她调戏。梅英回家后发现调戏自己的竟是盼望多年的丈夫,要求离异;但迫于婆母之命,最后还是勉强相认。秋胡故事见于汉刘向《列女传》。唐代有《秋胡变文》,后来成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杂剧增添并改变了一些情节,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生活,塑造了罗梅英这个具有反抗性格的妇女形象。《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有《元曲选》等刊本,写妓女李亚仙与郑元和相爱,元和金尽被逐,沦落街头以为人送殡唱挽歌谋生。其父认为有辱家门,痛加杖责。李亚仙救他脱离危难,助他奋志读书上进。杂剧取材于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原作有所提高,对后世演出的《绣襦记》有着直接影响。《诸宫调风月紫云亭》有元刊本,写诸宫调女艺人韩楚兰与完颜灵春相爱,经历许多波折,楚兰守志不屈,终于团圆的故事。石君宝擅长描写下层妇女的痛苦遭遇和斗争精神,语言本色,成就较高。
 

     明代抗击瓦剌的名将石亨 (?~1460)渭南(今属陕西)人,袭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后累官至都督同知,守大同。也先犯大同时,石亨大败,单骑奔还,受到处分,后来还是于谦推荐他掌管五军大营。也先围困北京时,他跟随于谦参加北京保卫战,抗击瓦剌,率军击退也先军的进攻,此战论谋划,于谦居功第一,论野战,要数石亨居功第一,石亨因此被封为镇朔大将军。景帝很信任他,病重时让他代行祭祀大礼。石亨见景帝病情沉重,便起了异心,联合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密谋拥立英宗复辟,立不世功勋。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七日,副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乘景帝病重之际发动政变,拥立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石亨因拥立有功,受到英宗的重用和赏赐,由武清侯升为忠国公,食禄1500石。英宗对石亨言听计从,让其掌握京军。石亨借机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他的侄子石彪英勇善战,想要谋取大同守备的要职,这样就可以和石亨内外结合,遥相呼应。英宗本来对石亨的专横已经有所不满和不安,这次借口石紫禁城东华门彪私自让属下奏请谋取镇守大同事,便将石彪逮捕下狱。后来又罢去石亨的职权。次年,石亨因事被诏捕入狱,籍没家产,下狱致死,石彪亦被诛。
明末武术家石敬岩 (?~1635)名电,江苏常熟人。明朝末年著名武术家,他的枪法在当时自成一家,同时兼习刀法。万历年间,常熟县令耿橘因为盐盗薛四彭等人在境内作乱,遂招募各地勇士将薛四彭击杀,石敬岩就是应募勇士之一。万历三十七年(1609)跟随都请道陈监军出征,立下战功。崇祯八年(1635)战死于安徽宿松。石敬岩虽然在武术方面的造诣很深,但有关他的史料不多。不过通过他的徒弟的记述,我们可以对石敬岩的武术造诣有所了解。清朝初年著名思想家陆桴亭在《石敬岩传》中记载“(石敬岩)年已七十余,犹力举千钧,盘舞长八蛇矛,龙跳虎跃,观者皆辟易。”枪法是石敬岩武术体系的核心,石敬岩的另一个徒弟吴殳对石敬岩枪术的训练方法有较详细的描述,石敬岩教人习枪先从戳、革开始,戳就是其他流派中所说的扎,革即格,练戳时必须竭尽全力,每戳四、五次便需要稍憩片刻,然后再练。练完戳后,接着练革,革即格,指枪的防守技术,戳、革之后,再练习一戳一革的连环组合,戳、革、连环有一定基础后,才开始教各种枪诀。石敬岩的枪法朴实无华,极具实战价值,在明朝诸多枪法名家中独树一帜,被称为石家枪,在当时影响很大,以至于在战死27年后的康熙年间,“东南父老犹能道之”。


      清初“石佛“将军石廷柱 (?~1661)满族辽东人,隶属汉军正白旗,满族瓜尔佳氏。他的父亲叫石翰,为避仇移居辽东,以石为姓。后金天命七年(1622),奴尔哈赤率兵向明朝进攻,石廷柱当时是明朝驻守广宁的千总,后金军到时,石廷柱出城投降,被封为三等轻车都位,统管投降的军队和百姓。之后不久,蒙古贝勒囊奴克背弃盟约,石廷柱跟随奴尔哈赤对他进行讨伐,在讨伐战争中,石廷柱立了很多战功,被授予三等男爵。在随后的一系列对明朝的战争中,石廷柱屡立战功。松山之战前,石廷柱详细分析了双方的形势,认为应以袭扰为主,疲敝明军,避开明军的优势火器,对其进行围困,待明军内部混乱,便可趁势而进。松山之战时,石廷柱所部遭到明军的夜间袭击,他果断处置,击败明军,因此晋升为二等昂邦章京。不久,汉军八旗建立,设置了八固山,石廷柱被任命为镶红旗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石廷柱率部入关。顺治十二年,石廷柱被授予镇海将军,他在当地剿寇安民,严明军纪,深受百姓赞颂。百姓将他比作大慈大悲的菩萨,称他为“石佛”。顺治十八年去世,被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谥号忠勇。
乾嘉苗民起义领袖石柳邓 (1737~1797)苗族,贵州省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家里只有少量土地,靠全家辛勤劳作维持生活。石柳邓从小就喜欢武术,长大后,曾经在湖南、贵州一带寻访名师并结交了许多武林朋友。石柳邓不仅武艺高强,为人也非常正派,他不畏豪强,经常替百姓打抱不平,深受苗族人民拥护。当时,清政府对湖南、贵州边境的苗族人民征收繁重的田赋、徭役和苛捐杂税,加上清政府各级官吏强抢豪夺,广大苗族人民生活非常艰难。乾隆五十九年(1794),石柳邓与石三保、吴八月等商定于次年在贵州、湖南等地举行武装起义。由于地方豪强告发,石柳邓被迫提前一天起义。石柳邓起义后,石三保、吴八月等也在各地宣布起义。起义军连克湖南、贵州、四川交界的许多州县,队伍很快发展至30多万人,而且汉族、土家族等各族人民也纷纷参加进来。清政府对此十分震惊,调集附近七个省的军队围剿起义军。在反抗清军的围剿中,石柳邓始终与同义军在一起,并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多次重创清军。后来起义军中的一个首领吴陇登投降清军,致使起义军重要首领吴八月、石三保先后牺牲,起义军力量大大削弱。之后,由于起义军控制地区缩小,粮食弹药缺乏,加上起义军损失过大,处境极为艰难。嘉庆元年(1796),石柳邓被迫率领起义军撤至石隆寨,在寨后山顶的石卡里坚持战斗。十二月初五,石柳邓牺牲,所率几百名起义军全部战死,无一投降。
 

      清代多才状元石韫玉 字执如,江苏吴县人,号琢堂,23岁时考中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考中进士,经过殿试,获得一甲第一名,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之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七年,被任命为福建乡试正考官,不久又主管湖南学政,嘉庆三年(1798),进入清朝政府的中枢机构——上书房,同年出任四川重庆府知府,在此期间,他克尽职守,宽厚爱民,处理事物敏锐果断,政绩卓著。嘉庆十年被提升为陕西潼商道,当年发生大面积的饥荒,与陕西紧邻的山西情况最严重,一石米卖到了黄金17两,陕西的一些地方官主张限制商人向山西卖粮,以保证陕西的粮食供应,石韫玉断然否定,他说;“山西人也是朝廷的臣民,我不能眼看着他们忍饥挨饿。”对商人卖粮不加限制,使山西一直没有断粮,而陕西的粮商也挣了不少钱。由于在任上政绩卓著,四个月后就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后来因事被弹劾,皇帝考虑到他在四川军队中的功劳,赏给他一个编修的职位。不久,石韫玉因为脚有病向皇帝请求返回故乡,皇帝答应了他的要求。嘉庆二十一年返回故乡,由于学识渊博,被聘为紫阳书院主讲20多年,在这一期间仍关心人民疾苦,如道光三年(1823),吴县发大水,他向朝廷提出减免米税和与各地通商的请求。道光十一年,他极力劝说地方官妥善安置淮北的流民,并向流民发放回家的路费,再加上石韫玉性情平和,很少与别人争吵,所以在家乡很受敬重。除留心民间疾苦外,将大部分精力在了做学问上,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凌波阁,阁中藏书达四万余卷。石韫玉博览群书,治学严谨,他的著述贯通古今,他的诗破除唐宋以来门户,自成一家,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石韫玉的诗文著作有《独学庐诗文集》、《花韵庵诗余》、《读左卮言》和《多识录》等。石韫玉还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他创作的杂剧集《花间九奏》,包括《伏生授经》、《罗敷采桑》、《桃叶渡江》、《桃源渔夫》、《梅妃作赋》、《乐天开阁》、《贾岛祭诗》、《琴操参禅》和《对山救友》九种单折短剧,也深受当时人的喜爱。道光十八年,石韫玉去世,享年82岁。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1831~1863)广西贵县人。早年加入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同谋划准备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后,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不久又被封为翼王。在太平军从广西向南京进军的途中,担任开路先锋,一路打了不少仗,屡建战功。1853年春天,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石达开留在天京处理军政要务。1854年,太平天国派出的西征军在湖南湘潭被曾国藩组织的湘军打败,西征军节节后撤,不久武汉失守,九江告急。在危机关头,石达开奉命率军驰援湖口,并指挥九江等地守军顽强抗击湘军,设计大败湘军水师,一举扭转不利战局。1856年春,石达开奉命率军回援天京,协同燕王秦日纲等部,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围困。同年秋天,太平天国爆发内讧,杨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北王韦昌辉杀杨秀清,洪秀全又率军民诛杀韦昌辉,太平天国实力受到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将石达开诏回天京辅政,但洪秀全经天京之变后,对任何人都起了疑心。1857年夏天,石达开因到受洪秀全的猜疑,一怒之下率领10余万太平军,离开安徽、江西,经浙江、福建,进入湖南,打算在四川立足,但与湘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入广西。之后,他又重振队伍,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转战,但屡战受挫。1863夏天,石达开被阻于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并遭到清军包围,陷于绝境。石达开希望能以自己的牺牲保全部属,就投入清营,但不久他的部属就在大渡河畔惨遭屠杀,不久,石达开也在成都遇害。
 


                                                     上页 ---  请看  --- 下页

(第一页)概论   ( 第二页)石氏流源  ( 第三页)石氏名人  ( 第四页)祖居地新貌   ( 第五页)联谊寻根  

此文根据淇县统战部2003年4月组织编写的书稿整理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本栏目由 本站和淇县史志办公室 联合主办     主持人:王之珩、闫玉生   

淇县史志办公室电话 0392-7222204    本网站电话 0392-7226249